|
音乐剧中文版成市场热选
% o7 r- c( w2 \' x
: y; i) w% {. O3 X 近几年,打造国外优秀音乐剧的中文版成了国内演出市场的热选。“中文版”解决了语言障碍,降低了观剧门槛,让更多中国观众得以领略到外国优秀音乐剧的魅力,从而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回报。今年,多部国外优秀音乐剧中文版接连登上舞台,市场态势引人关注。
7 i$ J# B( P2 [2 s
* Y" T( Q9 s7 B- ]' { 中文版音乐剧市场升温
" B' k, D- y2 Q! z: t% g8 ~2 ?) Z P$ ]/ {6 d+ a
《想变成人的猫》《音乐之声》《变身怪医》《谋杀歌谣》《狮子王》……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文版”可真不少。, B' C( ]+ Y0 [! L; C. X
@3 B) E0 B. s
据了解,《音乐之声》中文版至今已在全国各地上演了超过150场,而在上海华特迪士尼大剧院上演的音乐剧《狮子王》将于10月8日迎来其中文版的第500场演出。0 R, G9 P/ w3 @) x( }
& U$ u- h, G5 Y 音乐剧《变身怪医》的中文版是该剧20年来巡演28个国家后诞生的首个中文版本。导演大卫说:“我们不是做一部文化译制品,而是要把它做成一部贴近中国观众的音乐剧。”
+ `1 i9 w4 F# c% L3 T+ a* A
0 d! h) R5 e: m" k1 v7 M: |& `) s “情节精彩、歌曲美妙、舞蹈漂亮,作为一个爱看音乐剧但对‘中文版’有偏见的人,这次真的很惊喜。今年这几部音乐剧我应该都会买票看。”观众李小小看完引进自日本的家庭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中文版之后在朋友圈留言。
9 [5 s" F# g1 O0 h3 h$ f& G9 V: p$ o/ ` z
发掘品牌红利 激活潜在观众群
* o, Q( t! r& a
1 Z- `8 v6 A, g3 [% P “外国音乐剧中文版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行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演出市场风险高、投资成本昂贵,即使是有实力的文化公司或剧院也无法保证其制作或上演的每一部舞台艺术作品都卖座。这些外国知名音乐剧经过实战,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保证了观众的基数。该业内人士说,为了降低风险和把握实时更新的现代观众审美,打造“中文版”成了国内文化市场的热选。“像《音乐之声》《狮子王》等百老汇音乐剧早就拥有多种语言版本,在不少国家的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中文版’的渐热也是迟早的事。”
: w- n3 p, \/ z0 H" Y
$ ^( x8 K/ y4 U1 G 与《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好莱坞系列电影一样,拥有良好口碑的外国知名音乐剧自带宣传效果。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观剧习惯的人群基数并不算小;而且,在豆瓣等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与音乐剧有关的话题常能引起热议,经典音乐剧很容易吸引文艺爱好者相约观剧。七幕人生文化产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CEO杨嘉敏说,《我,堂吉诃德》和《Q大道》两部中文版音乐剧的观众很多来自豆瓣、格瓦拉等平台。该公司在《Q大道》上海首演后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音乐剧,且其中几乎100%的观众都表示之后会看其他剧目。“这些年轻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过国,对音乐剧并不陌生,现在又都工作了,有这方面的消费需求。从市场角度来说,中文版音乐剧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杨嘉敏说。: L# k% y+ E) @: A
+ _" X. t1 |. T6 M' Y7 s
“美国和英国音乐剧的成功,令国内文艺市场瞩目。音乐剧形式轻松活泼,表演起来没有太多的程式化要求,制作起来并不十分困难。”长期从事中外舞台艺术研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毛小雨认为,这是“中文版”受国内制作团队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行业发展来说,音乐剧能够带动很多周边产品,如书籍、教育、培训等衍生品和相关行业。目前国内的音乐剧产业仍处在以票房为核心的阶段,然而周边市场一旦打开,产业规模也将很可观的。”他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