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化成为业界努力方向
, z' y4 G$ J( X5 Z% ?1 r# R4 Y% v9 r$ n+ r$ p2 h
本土化被视为开启中国音乐剧市场的钥匙。“随着国内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再满足于只看个热闹。他们想弄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甚至希望音乐剧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能有点联系。外国音乐剧要赢得中国市场,首先要过文化关,做到语言本土化。”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主任刘红梅说。引进国外优秀经典音乐剧并实现本土化,是该院音乐剧系的任务之一。9 s* F- k0 q9 T7 F
5 D4 [$ c, w( t( R O: n# K* E2 q6 C 记者了解到,在制作“中文版”时,中方团队通常要先将翻译成中文的文本发给国外版权方审阅,等版权方提出修改意见,中方团队根据意见再次翻译,然后再次送审。然而,外方的意见并非每次都对。比如,国外熟知的不少中文表达都是几十年前的用法,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再这样讲话了。这时,中方团队就得与他们商榷。以前,对于翻译上的分歧,外方会考虑很久,而今他们很乐于接受中方的意见。显然,“中文版”的市场表现说服了他们。, [, L5 @: F( Z5 [
* c- ~" U- E. z& V 良性互动让外国知名音乐剧的本土化越来越到位。在原版《音乐之声》中,女主角玛利亚用谐音的方法教孩子们认识音符。在“中文版”里,表示音符的英文单词被巧妙替换成了汉语谐音,如“Do(都)是都来一起唱,Re(蕊)是花蕊有花香……”又如中文版《狮子王》中也藏着很多中国元素的设计:炒鱿鱼、娃娃亲、回家喝西北风……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语言,大大拉近了《狮子王》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 D# Q' }9 V9 P" |, r+ o3 r1 Q& Q) j, E+ Z& w4 ~% R, x- _9 Q
“制作‘中文版’是学习、借鉴国外音乐剧的过程,等底气足了,还是要打造中国的原创音乐剧,开拓中国音乐剧产业。中国音乐剧很有前景。”刘红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