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演出缘何能吸引15国歌唱家同台
: T! i4 t2 m/ |9 P; V( n& B0 {3 u7 E
——“我唱!苏州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成功背后的思考
: p% J9 @; A! _5 c+ v5 `) E: h, m% w
8月27日晚上,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当匈牙利男高音歌唱家古拉-拉博扮演《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亮相时,全场欢呼起来。“洋子荣”将“我唱!苏州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闭幕式演出推向高潮。3 E, h$ H/ s1 ~+ \7 Z# W+ l
- j$ [- o' v3 o) h5 b/ T J+ e 这是一台集合了15个国家的43位中外青年歌唱家的“音乐盛典”,其最大的特色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上半场完整呈现了意大利普契尼的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下半场主要由24位外国青年歌唱家用中文演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民歌,以及江苏原创歌剧《运之河》、革命交响曲《智取威虎山》、歌剧《白毛女》等作品选段。纯正的中文吐字发音,载歌载舞的表演风格,让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外国青年歌唱家在一个月前从未接触过中文。
; h5 J- n3 ^- Q) c h
& |; P' e' J- b N/ e0 i “我唱!”是一个国际性声乐艺术节,旨在培养青年歌唱家的东西方文化视野和全面艺术修养。“我唱!”项目2011年在北京起步,2014年起落户苏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吸引了世界各地2000多名青年歌唱家申请参加。经过选拔,目前已有200多人入选参加艺术节。. ?' ]; R6 D3 H/ h& R5 Q
! ^% d4 k ^. D; y/ ` 是什么样的魅力,使得该艺术节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 H' G6 r5 g" P: K; c
% `$ l/ b4 n) K% B! f, I0 s3 J0 w 1.知道歌曲背后的故事,才会将感情投注其中
! K# z2 n; V5 H& c. t0 J3 {8 j8 ?
每天清晨,来自美国的学员塔拉-克鲁兹-凯尔斯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中文朗诵歌词。她喜欢听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作曲的歌剧《图兰朵》,这次来到苏州,才知道《图兰朵》里有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在闭幕式演出中,塔拉-克鲁兹把这首江苏民歌演绎得韵味十足。! B% T, T z8 X( j& d* ]! X
5 v5 [! M1 H& i" Z
“随着艺术节声名远播,第四届艺术节在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的近千名学员报名,最终选拔出了来自15个国家的43名青年歌唱家,其中包括24名外国青年歌唱家。”艺术节的艺术总监田浩江告诉记者,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学员们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6点一起学习、排练节目。来自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等机构的11位专家,分别负责声乐、语言、舞台表演等不同课程,给予青年歌唱家们全方位指导。, b; v% L: Q: k+ Z. o
% Q. i& S6 A2 V/ ]
令外国青年歌唱家感到最具挑战也是最兴奋的,是每天两小时的中文学习。“学唱中国歌并非易事,此前他们大部分没有接触过中文,光是四个声调就已经把他们绕晕了,但深入学习后,他们乐在其中,最终都坚持下来了。”斯坦福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蔡金冬担任本次艺术节的指挥,负责学员的日常训练,“我们不让学员简单地模仿,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字和词,而是要理解每首歌的内涵及创作背景。只有知道了歌曲背后的故事,才会将感情投注其中,准确演绎好作品。” c( Y) W- F( l2 j9 `) o
" m0 ]/ [ G$ S) c2 z 尽管课程十分紧张,但是主办方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文化博览中心还是在休息时间安排学员们逛苏州园林和古镇,品尝苏州美食,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州生活。一个月后,他们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中文和中国文化。来自美国芝加哥的女高音歌唱家茱丽叶连续参加了之前的两届艺术节。她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美景、美食和悠久灿烂的文化,都已经在她心中刻下了美好的印记。也有学员回国后,在自己的独唱音乐会中加入了几首中文歌曲,在朋友聚会时送出珍藏的苏州折扇和真丝围巾,给家人包地道的韭菜猪肉馅饺子。
2 j. f0 o' c+ E: z0 R
# {& Q) @# j( l& k" e- u 正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逐步了解和喜爱,加上艺术节专家组坚持让学员们吃透中国经典作品的内涵,才有外国青年歌唱家们在闭幕式演出中的出色表现。捷克女高音歌唱家特蕾莎扮演的白毛女憨态可掬;匈牙利男高音歌唱家古拉-拉博扮演的杨子荣一招一式无不显示出英雄气概;美国女高音歌唱家麦得林-马得参与演唱江苏民歌《采红菱》,把江苏女子在采菱角时的喜悦心情表露无遗……这让现场观众惊喜连连,对演出报以如雷的掌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