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年轻歌唱家走向世界 6 V$ z3 n7 f' \$ ^! M, n4 ~% j k! g0 a. E4 l- M' F6 i
——访中国旅美歌剧表演艺术家田浩江 ; D% H5 h' V$ J& e$ r; u) n4 H( w6 S7 _: e& v1 Z8 q$ [! h4 K1 s/ c/ N/ }
记者:“我唱!苏州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的最大特色是“外国歌唱家学中文”。您作为艺术节的艺术总监,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设计了这个环节? ( ~1 @9 ^3 }2 F9 ] . J* M5 e6 a% F' R- ~ e2 I# l 田浩江:2001年,我在意大利演出歌剧,七八个同台的歌唱家中就我一个中国人。通过交流,我发现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宫保鸡丁、木须肉和李小龙、成龙的程度。那时我就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做点事,让他们来中国,了解中国。这颗种子埋在心里很多年,十年后,“我唱!”诞生了。2014年这个项目走进了苏州,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教各国青年歌唱家用中文演唱,了解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实现了交流和融合。事实证明,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国青年歌唱家的青睐,说明大家跟我有同样的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特别重要。 6 W# O1 H6 T# t) i* |4 ~# z1 p1 \' {
记者:艺术节的举办对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有哪些好处? : K, N+ X" p( V + V$ T8 _* A c2 V 田浩江:东方人真正能走上西方歌剧舞台的屈指可数。通过我们的训练和推荐,目前已经有十多位参加艺术节的学员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担任重要角色。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在熟悉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中国原创歌剧的创作和演出,这对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非常有利。9 c* c3 g/ Q7 v0 _
' g9 C/ C6 ?- m$ n% `( w
另外,中国是个声乐大国,我1983年离开中国,当时只有20多个音乐学院,现在至少有400个,原来学声乐的全国就几百个人,现在每年的毕业生就有2.5万人左右,西方音乐学院里60%都是中国学生。毕业生中有很多具备天生的好嗓音,有的声音一张口就让外国歌剧专家震惊。但声音只是一个因素,歌剧表演还涉及文化、人际交往能力、舞台表演能力等。让年轻歌唱家接受全面训练,让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家,才有更多的机会在世界歌剧舞台崭露头角。同时,也会有更多接受我们培训的人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参与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中。从这一点看,小小的艺术节,散发出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6 p7 \, _* a ]* y! O+ u o6 O
1 ?$ j. I$ A! [
记者:目前在中国上演的歌剧,还是以西方歌剧为主,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情况如何? 1 {" i* Y" O8 Y 6 D) \" r D4 e 田浩江:中国原创歌剧的未来是令人激动的,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原创歌剧的出现。20世纪中期,中国已经推出了《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脍炙人口的歌剧,改革开放以来的原创歌剧更多。中国原创歌剧大部分是在民族音乐、民间故事、古代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作为歌剧演员,我有很多亲身经历。这几年在海内外,我参加过很多部中国原创歌剧的首演,如《秦始皇》《潘玉良》《利玛窦》《骆驼祥子》《赵氏孤儿》,还有《诗人李白》,在北京、上海、香港,以及美国洛杉矶、意大利罗马都演过。在中国部分省市,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原创歌剧,如江苏省过去两年连续做了三部重量级的原创歌剧,即《郑和下西洋》《运之河》《鉴真东渡》。其中我参与了《鉴真东渡》去年12月在日本的首演,今年6月又到日本巡演,在日本引起了轰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原创歌剧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很多时候场面非常火爆。6 ~9 H' t9 H W, `1 q
8 s( a9 s$ m6 y" _- A' D! c2 D 记者:中国歌剧和西方歌剧有什么不同之处?能够吸引世界眼光的中国原创歌剧需要具备哪些元素?1 Y7 y% U3 I) f- _9 v
. y. \ N4 m0 ^/ W
田浩江:音乐具有国际性,但是歌剧的创作需要加入更多的本土文化元素。中国歌剧和西方歌剧文化根基不一样,中国原创歌剧的打造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依据方言产生了几百种地方戏剧,可以挖掘的歌剧素材非常广泛。如苏州有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吴门画派“明四家”都是有故事的人物,明清两代有上百个手工艺门类在这里繁衍兴旺,“百戏之祖”昆曲在这里诞生。这里能够产生中国原创歌剧的元素到处都是,弯腰就可以拾起一块元素放在歌剧里面。 & K F2 n' s! x: `6 S 4 c5 ^3 K) O2 A0 B 我非常关注中国原创歌剧作品的各种可能性。歌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在本次艺术节的闭幕式上,我们尝试了苏州交响乐团对革命交响曲《智取威虎山》选段的崭新演绎,架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交响乐艺术交流的桥梁,观众的感受也是耳目一新。我们的原创歌剧将来会更多地和交响乐团、话剧团甚至芭蕾舞团合作。为了关照观众的兴趣,我们也会在整合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一些反映现代中国社会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要好听,还要感人,这是比较难的。我更愿意停下一部分手头的演出,更多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事。最近我在苏州入选了文化类人才的国家“千人计划”,这也让我有了更强烈的使命感。我会找机会联合中西方音乐人,尝试多做一些中国原创歌剧,培养更多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音乐人,推动汉语跻身世界歌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