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示成果 突出交流 指导教学
) L( e: c( h% N$ }
. O9 _' c& g' u& \3 e$ r2 X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综述8 i; X; Q, _# T2 @+ l) H9 [
- Z2 u' f) m6 [4 s( G
8月20日至25日,由文化部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浙江音乐学院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此次活动的宗旨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检验我国民族器乐教学成果,促进教学质量和演奏水平的提高,推出优秀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人才,推动我国民族器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出席并观看了8月25日在浙江音乐学院举办的综合汇报音乐会。
* C0 E" f+ E4 g1 w. P+ w: K5 R; G7 Y, ]6 y! k
特色更加鲜明9 B. J9 n& F1 L# b8 Z0 c
0 Q' Y$ V: ]) M$ `
在持续6天的教育教学成果展演中,8场展示音乐会、1场综合汇报音乐会和4场专家教学示范课精彩纷呈,129个节目轮番上演,集中展现了全国各艺术院校学子的高超技艺和艺术素养。+ j+ j- _; m) U5 W3 Q( e
7 O! L5 J4 ~' G. b' C' T4 F
“短短几天时间里,能与大师面对面、与同学心贴心,进行展演、交流、切磋,既提升了技艺,又看到了差距,可谓收获满满、快乐满满。”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大三学生殷婧卉坦言,“紧张的排演让我感觉辛苦和疲惫,但累得值、苦得值。以前无论台下准备多么充分,上台以后都很紧张;拿到奖很兴奋,拿不到奖很失落。现在这种心理压力没有了,表演状态自然而然就好了,实力也能真正展现出来。”
9 A3 O0 A8 ~0 E* U' O
( `' p7 z" b) n5 V( h6 s. d 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前身为“文华奖—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创办于2002年,3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5届。十几年来,比赛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民族乐器演奏人才,对我国的民族器乐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项目以成果展示活动的形式予以保留,本届是转型后首次举办。本届展示活动淡化了竞争和评比,更加注重专业交流、教学示范和成果展示,也更凸显了最初创办这一活动的初衷和本质。, g% j" ?; V5 H9 ]$ Z
0 Y) G7 J: l. b
“本次展示活动的参与对象涵盖本科、高职、中职等各层次民族器乐专业的在校学生,突出一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从展示内容到组织形式都有着鲜明的教学属性。”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说,“除了传统项目外,还首次增加了专业教学示范课和戏曲音乐合奏内容,尤其是增加了戏曲音乐合奏内容,成为这次展示展演活动的亮点之一。”5 d5 N+ p! p6 N
( {* m4 _! y N$ h8 W. h( P
形式更加多样
+ j( a1 H/ g8 Z4 l2 f; k2 T4 M8 V4 f. S0 ?4 g5 N+ X& a
本次展示活动延续了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在民乐教育界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共收到167所院校的1319个节目参评。经过专家组遴选,共有来自全国40个院校的129个节目入围现场展演,集中呈现了我国民族器乐教学水平和最新教学成果。% N1 e( `6 V7 u
9 a& M( g7 d/ w) Z+ T L 展示活动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比赛项目,而且在内容设置上更加丰富,更具表演性、融合性、互动性。“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突出本届民族乐器展示活动的教学交流属性和示范引导作用,让参与演出、观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得到更多的教益和收获。”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李蔚表示。
* r0 H$ W3 R. A5 D
0 B. ]$ u4 b& U" h h 在展示音乐会之外,活动首次设置了专家教学示范课,邀请我国民乐教育界的4位优秀专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教授戴亚,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杨靖,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教授于红梅,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教授王中山依次开讲,通过作品分析、示范演奏、指导学生技术要领等进行教学示范。讲座场场座无虚席,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互动频繁,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均表示受益匪浅。 R7 x0 K Q2 t* N
2 f4 R9 [) `0 m+ N3 j. y3 i; |5 _
“这些老师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师,这次有幸零距离接触并亲眼目睹和聆听大师们的精彩示范课,值得永远铭记。”浙江音乐学院学生朱芯韵说。) N4 E2 T& p+ f7 }
2 @8 @ ] D& V P' U3 N. d7 H 交流更加充分
2 r k- ^' `5 a# K" S( Q+ C) `
! n2 n, i9 u# V0 k& S# z4 }& p6 @- f 此次展示活动分为独奏和小型民乐组合两方面内容。独奏在吹、拉、弹、打4个专业大类下共设置了近20个乐器小项,是对民族器乐教学的一次全面检阅。观众不仅看到了竹笛、唢呐、二胡、古筝、琵琶、扬琴等学习人员较多乐器的精彩演奏,也看到了古琴、管子、柳琴、三弦、箜篌、大堂鼓等虽然从业人员较少但是特色突出的乐器展示。5 j" S2 w; S! h
. E( Z0 e7 [. {: v/ \: J3 I g
为落实由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本次展示活动首次增加了戏曲音乐合奏内容。戏曲音乐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和民族音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戏曲音乐演奏人才和作品的集中展示,得到社会和业内高度关注,对于积极扶持戏曲音乐后备人才培养,努力促进戏曲音乐艺术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h: N8 Y6 C5 T7 f+ b6 z
, p2 |4 V- P5 z8 a “教学相长,让血脉得以延续,文化薪火相传。”在刘锡津看来,艺术院校不仅是民乐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此次展示活动将参展学生分为A、B组,A组为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B组为各类艺术职业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等;每组再分为青年组、少年组。各层次、各院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登台献艺,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 l' m2 Z. l/ f# u' H' Y
; Q9 |, ]! S" Q$ _& d" n “此次展演的形式更有利于交流互鉴,既看到别人的实力,又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已参加过两届展演活动的殷婧卉同学说。) W4 h, v5 r( H" L
5 t) p M0 z, L. O- y" F
“活动转型后,搭建平台和促进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将对我国的民族器乐教育起到更加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李蔚说。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看到又一批优秀的青少年民乐人才在舞台上初试莺啼,崭露头角。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我国民乐事业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