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乐派,文化的金字招牌! c5 \: Y; g( O; l! r; ^. `, |
3 |; \4 y1 d: o ——访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 R+ C2 z! q$ _: W x* Y
6 u) h1 B# M2 F6 e o8 ]
记者:为什么要形成中国自己的音乐学派?
# F- W- H3 F5 E
. c: a, A8 n( ?: V" N$ K; S/ H2 o 王黎光:乐派是一个国家文化积淀与交流大成的一个缩影。纵观世界音乐历史,“音乐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一种风格、一类体裁走向成熟,既烙印着民族的印记,又凝聚了多种文化精髓。世界众多“乐派”的成功,都是基于厚重的文化积淀,无不源自充分吸收多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并不断思考自我的文化走向。1 u. ?. p0 w1 j, Z: b* J
# L+ e9 `( G$ ~+ `
我们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音乐艺术的实践者,就要努力开创以中国音乐资源为依托、以中国艺术风格为基调、以中国音乐家为载体、以中国作品为体现的中国音乐学派,努力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音乐作品,努力培养出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音乐人才。& m4 R" _; c! ]1 I; J6 k/ W9 P
( K6 |/ [( E6 `/ J" L4 ^5 n 记者:中国乐派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7 y: Q9 m; N, l8 a2 e7 ]6 N2 P
5 n0 M# }4 ?- e' q0 E# a 王黎光:中国乐派的最大特点是兼容并包,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容纳世界文化,博采众家之长,并不断经历实践的检验。比如,李叔同借用外来曲调创作表现中国文人依依惜别的《送别》;肖友梅力图用西方管弦乐再现《霓裳羽衣舞》的辉煌;冼星海以借鉴西方康塔塔的形式,咏唱出《黄河大合唱》。/ z9 n. N( k& a, T- L3 ? I
& g* |" N* X3 S& z) m" P 可以说,中国乐派是在中华文明千年历史积淀与当代伟大复兴的双重机遇中提出的,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也是引领我们奔向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 Y9 o2 C2 f6 x1 T1 h& [% V1 N% C" o' _) `0 }% _& _. H' k! X# l
记者:站在今天,如何将中国乐派发扬光大?
0 c5 \& R3 z! W) @
% A3 v) r7 c$ A M. r' F 王黎光:“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乐派”的发展不只是作曲家“摸着石头过河”,“乐派”概念也不再仅存于历史学家的论述中。站在今天,树立中国乐派必须站在新的层面,有更深层的文化思考,有更重要的历史担当,既要“拾起”,又要“创新”。
+ `0 H. c( L5 n3 |3 f1 u p1 |- U0 V: M! t4 X( R5 \( P% E9 D
中国乐派力求传承中华文明内涵,萃取民族文化宝库的精华与能量,努力焕发东方古国的“古韵新声”。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厚重历史精髓中提炼出当代艺术发展的理念、道路和措施,从而提升艺术教育的水平,进而有效引导艺术创作的方向。
1 g9 D6 `% O5 ~. s) x0 W
3 D# r7 A" s' ~( f: @ 我们一方面要敬畏历史,充分挖掘、整理中国的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尊重当下。在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大家庭中,孕育了取之不尽的优秀音乐元素,向天长鸣的“信天游”,温柔典雅的“茉莉花”,唱与天地的蒙古“长调”,癫狂众欢的“木卡姆”,各民族优秀音乐成果如繁星汇聚,既反映了人民的智慧,也成为艺术家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2 w% [4 s+ s9 e+ n, H5 q* M' W
记者:弘扬中国乐派,音乐教育界从何入手?/ |6 Q, ^. G6 A, g/ _
' F3 V0 F! N: B0 U* x4 M 王黎光:建设中国乐派不只是作品的积累,更存在于润物细无声的音乐教育之中。当前,我们以国学为底蕴,提出“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口号,更多是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使我们的中国声乐、中国器乐,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都彰显中国文化的特质。这一理念,受到了全世界同行的认可和推崇。
/ g3 Z$ g, J- O! l' n3 }& S6 E' R. W' W8 k; {
此外,我们正在做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敞开胸怀,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容纳世界优秀文化,吸纳国际一流学者艺术家,完全实现国际化的办学战略目标。二是全面进行教学改革,构建音乐专业和国学通识协同互动式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升艺术家的文化底蕴,铸造艺术家伟大的灵魂。三是努力激发能够走向世界的音乐作品。+ B$ l- q5 W) y& @# r
! o7 B4 g' _3 l+ ~ 总之,从中国乐派的提出,到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最终达到全面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彰显大国文化软实力,这既是中国音乐院校的文化担当,也是全国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c5 K$ ]9 `3 Q- z5 c% N6 ` `
9 F0 V5 V. G6 Q$ [) M: L#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