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曼(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歌剧表演艺术家):
* g! Q8 `- a: @. h; a L' ?6 e, @0 e' e2 b7 l N9 I1 g
该剧主演陈小朵是我的学生,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第一届优秀毕业生。她对待学业非常认真刻苦,在校期间就因塑造了《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师弟师妹们学习的榜样。说到林徽因这个选题,小朵在校时就有过打算,当时我对这个选题给予肯定。毕竟,林徽因是中国非常少有的、拥有传奇人生、充满人格魅力的女性知识分子。
4 ?7 F- @, j6 S. U+ T1 g8 k, f* t. U8 E* n$ x6 V! n
这部剧是一个新歌剧。因为林徽因自身的丰富经历,使得该剧有可能变成一个散文诗。它不是单纯在讲故事,而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写意。该剧剧本整体相当诗化,很文艺,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剧中的音乐也符合真实的林徽因——一位兼具中外文化背景的诗人、建筑师和思想者。剧中歌词写得很美,表达也很准确。其中,我很喜欢这两个词,一个是“真相”,一个是“永恒”,歌词体现出该剧的主题,而音乐等其他元素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
8 P; N- O( j1 x5 I7 R' L* P+ A& L1 r
该剧导演的手法非常值得肯定。灯光、舞美、音乐在这个剧中都参与了深度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二度创作最终呈现的部分是演员,演员的水平决定这部剧最终达到何等水平。我以前跟小朵也探讨过她的表演问题,她原来演的很多角色,都有她个人的痕迹。但这一次,从始至终,我没有想到小朵——她就是林徽因了,从气质上、声音表达上、情感处理和细节上,都与人物高度契合。还有其他演员,比如高鹏、毋攀,以及金岳霖、张幼仪的扮演者,都相当不错。可以说,演员整体水平体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所具备的国家级艺术水平。另外,该剧音响的配合也很完美,声音非常干净、清晰、透亮。乐队的平衡做得很好,非常和谐。由此可见,这个制作团队是有追求、有格局的。) O T1 r5 \6 r" H1 l4 _
8 c+ g# r% c- s
该剧现在已经做到了“精”,还要“益求精”。但目前这个作品已经成型,不可大动。在接受所有专家的意见的同时,也要有取舍,不能伤筋动骨。
* B# T$ D# O% S5 U4 b% i! N" {$ s! x$ N
廖向红(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
; R( z1 S) S0 ~$ x+ g, ~, t. v8 b: c# D+ R3 W3 B
首先由衷祝贺中国歌剧舞剧院继创作歌剧《红河谷》《号角》《星海》之后,又创作了《林徽因》并成功演出。7 b/ {! N3 I) n2 s' W, \# E
% l4 R: k$ q s 林徽因及她身边的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等众多的亲友,都为中国现代文学、建筑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是艺术家所关注和感兴趣的题材和人物,已有过很多以他们为主人公的影视剧和舞台剧作品,而且也已有过演绎这一题材的歌剧。因此,再次以歌剧形式创作该题材,如何开掘这一题材的现实意义并赋予演出形式以新意,是创作的一道重要课题。& i) p/ ^; U6 h1 _# K% \
4 [+ e( S; |$ ^- f) W& d
从经过修改打磨后的演出看,主创通过剧本首尾林徽因病重弥留之际因“城墙被拆”而引发的内心波澜,对自己一生寻找“永恒意义、永恒之美”的思索,串联起了她人生所经历的主要事件,呈现了她对生活之美、文学之美、建筑之美、人生之美的探索。该剧选择性地展现了给她人生以重要影响的众多人物,建立起了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系统,并以此架构起了剧本的基本情节,刻画了林徽因这一在西学东渐和国难当头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理想追求、社会责任,特立独行的知识女性形象,也勾画了一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群像,开掘并呈现了“应该追求人生永恒之美”的主题立意。
* W1 ]* v+ Q( t0 k8 W, o
7 K7 b+ l" ~3 o7 ^ 该剧剧本以两幕八场、首尾呼应为结构,以倒叙、闪回的方式,让时空能够灵活自由地便捷转换。该剧歌词与台词并用,带来了叙述的便利。同时,歌词又具有靠近当代通俗歌曲的文风、节律、韵味,能直通当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心灵。如剧中《一半》的歌词,平实、通俗、简洁,但内涵丰富,在剧中反复出现,很有韵味。至于该剧音乐,其创作风格接近音乐剧,旋律流畅、总体节奏明快。6 x9 M" T! `4 M" s$ t
0 X3 v0 ^5 Y. d2 ^7 c
导演为该剧找到了具有现代风貌的演剧样式,以舞台中区的长方形平台为主要演区,通过三面可以运动的墙体,以林徽因、梁思成手绘的古建筑图纸为主体形象,并根据剧情投上林徽因、梁思成等人不同时期的照片,不仅丰富了舞台视觉形象,也增加了演出的历史感和现实性。为了便于场景转换,具体的空间只用大道具来点明,使空间处理显得简约、空灵,为人物跳进跳出、时空自由转换创造了条件。在场面调度上,导演也吸纳了音乐剧的处理手法,与布景设计和多媒体设计结合,共同创造了简约、质朴、灵活、现代的演出样式。同时,该剧演员的表演很有热情和活力,在很好地完成演唱的基础上,努力去塑造人物形象。除了主演,一些戏不多的演员也都很努力。
" u4 o I! i' f- B
0 E K, ^! R( e% y3 E1 l3 K9 @ 综上,我以为修改后的本轮演出整体是成功的。为了该剧能通过演出不断打磨成为精品力作,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剧本主要展现林徽因人生经历的重要事件,建议能有两三场或段落强化一下戏剧冲突和情感内涵。第二,音乐在具有现代气息、节奏的基础上,可以酌情增加时代、地域特征。第三,剧中的主角和群像都是近现代真名真姓的文人墨客,演员表演还需再加强时代特征、文人气质和性格特征。1 o% t+ \% A$ J! R A/ m
* I" i& O% G" u& p; ] 预祝歌剧《林徽因》通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取得更大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