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词意与选词牌/ n9 ~0 |$ m4 j4 `* O6 h
3 v! [2 `+ `; @7 I 初学作词遇见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选择词牌。选择的关键,是看何种词牌适合表达自己所欲表现的意趣。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
% q. n* n5 s J (一)所欲表现的意趣的多寡,决定作者选择慢词或是小令。意趣或写景单一,宜为小令;意趣丰富,事理情景交融,可为慢词。南宋张炎在《词源·杂论》中指出:“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若为大词,必是一句之意引为两三句,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他告诉我们,宁可浓缩慢词的材料而为小令,万不可用小令的材料作慢词。因为这样,势必把一句话可以表达的意思变为用两三句话铺陈,或者把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内容牵扯进来,造成词的散漫无归。初学作词者,一般难以把握复杂意趣的恰当表现,以先多尝试创作小令、表现一点灵感的火花为好。 + K7 E! s+ K( ^8 Y. {, k h
下面以北宋张先的两首词为例,来体会“大词之料”与“小词之料”的区别。, W* w5 |) c% ~4 Q: {1 m
8 G0 r+ y. `4 d* X; e( R. ]. p* }2 C1 v: Q
《青门引》:: ~0 k3 W% g5 x3 {) ~/ o, v$ Q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9 t9 Y# q$ J3 A) l2 `- a h8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4 t0 O% g. A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2 E3 a1 ^" a& n+ C' K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 `5 ]# ^& s$ T9 G2 G. d2 u- H
?1 d& I5 c4 a7 B/ T* r 此词单写春夜的轻寒与寂寞伤怀,内容单一,故用小令。 E W( a4 r/ Q
* l7 @5 A) ^6 J5 X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 z# N; |5 z% m/ Q5 a3 Z
, O2 r4 l0 Y5 L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 - R8 Z; Z" G) b8 _1 l# W% _
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
- X- G! \( G* P% Y6 d5 y g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
4 w' Z1 [& I( U2 r4 R7 p! `( J1 j2 q( f% g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 S8 E/ r" ^' R: F) _* r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 1 Q! Q% p/ A! L- C4 M
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
$ s$ {" w) E, C& j: C1 R1 [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
1 u* o$ R; l7 d2 _1 P, k" [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9 B$ c; l; F! O2 `- o
- y' J& o0 j2 {# e: P8 [2 K 词的上片写玉仙观中幽静明丽的景色,高低远近,引人入胜;下片先写道中突逢久已闻名的谢媚卿,再写谢媚卿的貌美过人,最后以抒发爱慕而难偶的幽情作结。全词上片写景的幽静明丽与下片写谢媚卿的幽美相映成趣。丰富的内容与深婉的情韵,经过精心的提炼,仍非小令所能包容,自当用慢词表达。6 |4 a, y) a& Q6 m) |+ L& e
! l& L6 r. u. ^7 @/ i
8 r! r( [" Z! |# Z( [+ _ (二)根据题旨色彩的不同,决定选择何种相应风格的词牌。
+ e( x: l, m7 g( ~ 张炎《词源·制曲》:“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根据题目来择曲命意,也就是要求紧扣题旨来选词牌和谋篇布局。作慢词是这样,作小令亦复如此。词的题旨,无外乎言情、写景、咏物、纪事、说理五类,不过同是言情,有色彩的不同,写景、咏物、纪事、说理也是这样。色彩不同,音节的高低抑扬也不同,所以应选择相应的词牌。词又叫长短句,抛开原来外在的词谱不论,句式的长短变化,体现其内在的音乐性,表现着不同的感情色彩。选词牌得当,音节字声的高低抑扬与感情的起伏变化相得益彰;选词牌不当,感情当深婉蕴藉时,词牌的音节过于铿锵,显然不妥;感情当轻快明丽时,词牌的音节缠绵悠长,亦不可读。近人刘坡公《学词百法·选择调名法》,曾指出十余种常见词牌的不同风格,今录于后,可供初学者参考:
6 v6 Z# a7 q% G! \3 W% z0 R9 N& ~$ ^! x5 @% O& w
6 ]# G1 U& v# ? G! i0 K+ y
6 ]* L# C2 c/ I Z# M3 O" ~; ] (1):《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三体, 宜为慷慨激昂之词。5 _( G0 M" \9 f$ o
(2):小令《浪淘沙》, 音调尤为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 ! G- n0 N8 Z# \8 h; C# Y) F
(3):《浣溪沙》、《蝶恋花》二体,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亦宜写景。 8 z' C: {1 X/ r
(4):《临江仙》、《凄清道上》二体,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 8 s3 \5 J, o* h W. Q! \6 c
(5)《洞仙歌》宛转缠绵,可以写情,可以纪事,一迭不足,作若干迭者更妙。
/ i1 Z4 ~* B& E9 B0 M' y4 b (6)《祝英台近》顿挫得神,用以纪事,亦甚佳妙。
8 _* O& d% C6 F/ ~3 b2 Q (7)《齐天乐》音调高俊,亦用于写秋景之词。
' W7 ^6 n6 G) Q- e& |/ D8 q (8)《金缕曲》宜用于写抑郁之情。此调变体甚多,别名《贺新郎》,可赋本意,用以贺婚。 , q0 W" O0 L0 ~1 f* M6 r2 ?0 E
(9)《沁园春》多四字对句,宜以咏物。 别名《寿星明》,可赋本意,用以祝寿。
8 c: r# M: e7 b. Q& d6 k (10)《高阳台》亦为写情佳调 。《金菊对芙蓉》一调,有回鸾舞凤之姿,用以纪事咏物,皆流利可爱。”
3 t* j0 e3 _- I* D, x$ O3 K6 D4 J) ` w' Y2 X+ m
(11)《浪淘沙》,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D0 s6 q( L6 D7 b- s. d9 k
: ^- M& {# ~2 X( \' ? (12)《小重山》,唐人例以写“宫怨”, 故其调悲;4 Z% B! E4 A W) [
) S3 B- m' j. N1 ~8 s/ q
(13)《一剪梅》, 声情低抑; 7 O( K7 J0 g' k
(14)《破阵子》,可想见激壮声容; % P& A$ z0 a8 X6 K. O
(15)《金人捧露盘》,多苍凉激楚之音; 3 \$ n! n. ~! {+ N% I# ~# @
(16)《寿楼春》,声情低抑,全作凄音; 4 k% Z, a1 [8 a6 B1 f6 ]
(17)《沁园春》,宜抒壮阔豪迈情感;
j8 V: Z3 j5 u, x* R0 l (18)《 生查子》,多抒怨抑之情 ; 1 s5 U% l0 a% V l- U9 Y. _( G' T
(19)《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
. S/ |+ C1 i3 C# g, p" i (20)《满江红》,声情激越 ,宜抒豪壮情感与恢张襟抱;
9 E; n+ \4 S. A3 u (21) 《剑器近》,音节极低徊掩抑;
! E& f& c( B4 H7 b (22)《念奴娇》,音节高抗,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 ;
- o; F( @) d) `5 k. I (23)《西吴曲》,音节极苍凉激楚; 6 R; ?$ H0 {$ S1 ~2 X
(24) 《贺新郎》,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读者可参考刘坡公、龙榆生二家之说,以辨上述词牌适合表现何种题旨。% Y) L0 F4 O# a$ u+ z
, @ y5 U& s9 @
(三),不能临到作词,现翻词谱,初学者应先熟悉几种词牌及名作,反复体会揣摩各词牌之所宜。
6 Z/ O$ F; B( I3 g4 K8 z F 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赋词初填熟腔》:“初赋词,且先将熟腔易唱者填了,却逐一点勘,替去生硬及平侧不顺之字。久久自熟,便觉拗者少。全在推敲吟嚼之功也。” 刘坡公《学词百法·选择调名法》亦指出:“其法须将各调音节,烂熟胸中,而后始有临时选择之能力。”小令如《浪淘沙》,可熟读李煜的“帘外雨潺潺”、欧阳修的“把酒祝东风”等名作,慢词如《八声甘州》,可熟读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等佳构,体会其音节字声变化的特点,填起词来就容易入门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