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0 i( b4 m/ G3 b, X 1916年,18岁的田汉在舅父易象的资助下到日本留学,先习海军,后改学教育,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戏剧。如今,望着那当年田汉去日本留学时携带的木箱,仿佛看到了少年田汉一腔热血,东渡扶桑深造的身影。; l B+ y# l Y& h1 y) w) D. n" O# x
R/ d- Q- C- o, {# v
田汉侄儿田海雄回忆:1922年9月,田汉从日本回国后,一边在大学任教,一边搞创作。1925年,田汉创立南国电影剧社。1927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当时,南国社戏剧运动影响和引导了一批热血青年奔向反帝反封建战场。 ; R8 {& D. k; o6 s , y5 W# R* l) ^) W) N 1930年至1937年,是田汉一生创作最旺盛、最多产的时期。话剧《乱钟》《梅雨》,电影《民族生存》《风云儿女》,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都创作于这一时期。他还与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创作了大量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7 Q: i A9 m5 r% M/ l8 e 2 ?/ l5 w. \4 K! a/ u! u 1934年,田汉撰写知识青年参加抗日义勇军战斗的故事,创作出《凤凰涅槃图》剧本梗概,他为该剧创作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自由体诗,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版歌词。夏衍回忆,田汉的剧本梗概写在旧式十行红格纸上,十余页,《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主题歌写在原稿的最后一页。1935年2月田汉被捕入狱,夏衍接手将该剧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因搁置了一段时期,最后一页被茶水濡湿,有几个字看不清楚,夏衍请人把看不清的字根据歌词内容设法填补,实际上只改动了两三个字,将“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部电影文学剧本完成后改名《风云儿女》。后来,《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
进行曲的歌词是田汉抗日救亡的深切体会。1933年春,日军打到了长城脚下,我军在喜峰口用大刀手榴弹对抗日军的飞机大炮,血溅雄关,重创日寇。当年3月,田汉随上海慰问团赴抗战前线体验生活,这种真实而残酷的英勇事迹,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促使他写出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样的时代强音。7 K+ J6 x+ T. S' m' u* N- W
) O! B7 F* R9 q# U$ K* { 田汉侄女田邵阳清楚地记得,那是在1966年,她陪伯父去看电影《东方红》,当银幕上出现工农大众手挽着手高唱激动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时,“透过窗帘的一丝光线,我看到伯父正默默听着,还不时地低声吟唱,脸上露出了笑容,手和着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内心是那样激动和兴奋。”7 M9 R* J* s' ~/ u
" @# ^! K& |/ _; k3 e8 Q3 P0 U) V# e
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动情地说,国歌是共和国的象征,国歌词作者的故居不能被人遗忘。作为田汉故乡人,我们有义务将田汉故事讲述给后人听。长沙县将以打造田汉戏剧艺术文化园为契机,开展国歌之父田汉家乡系列纪念活动,将田汉故里打造成为“文化十旅游”的示范镇,以提升长沙县的文化软实力。1 |% D. W' O: }# ]5 q, E6 `,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