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Z# [. a1 h: Y( }: z+ c 在许多中国人的习惯中,和人打交道不免要问上一句“你是属什么的?”几千年来,生肖对于国人的意义早已不仅是十二种动物那样简单。作为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参演作品,由东方演艺集团制作的《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将于9月6日至10日登台天桥剧场,以打击乐和舞蹈的形式,全新演绎不一样的“十二生肖”。8 C) s6 P# a6 F' A, B* z
7 ?( z/ ^+ I" r0 C K; ^ “记得一定把气势演出来”,在演出的片段《午马奔云》开始前,导演沈晨对演员们说道。此前,这段舞蹈的排练视频也曾在网上流传。男女演员分成前后两排,在50秒的时间里,整齐而精准地完成了310个手部动作,三十多个人却演出了万马奔腾的宏大气象,尤其在《赛马》的乐声切入后,群马腾跃,嘶鸣不已,尤其令人感到振奋。在2014马年春晚上,《午马奔云》的“前身”《万马奔腾》就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它的导演正是执导本次《十二生肖》的沈晨。据沈晨介绍,《万马奔腾》也是整部《十二生肖》的灵感由来,三年后重返舞台,《万马奔腾》的全男班加入了约一半的女舞者,“八骏”的演员也只有曾明一个“老人儿”了。# J2 z) v) K& t$ h. `8 e* {4 ~
" }* n3 _2 r. }1 H# N2 Y# B
十二生肖被搬上舞台的次数很多,怎么才能排出一部不一样的呢?“‘金鸡报晓’、‘金蛇狂舞’已经用得太多了,我们坚决不再叫这样的名字”,沈晨说。为此,他们为每个舞蹈片段都起了一个诗意新颖的名字,“寅虎啸林”、“卯兔邀月”、“巳蛇汇川”、“酉鸡出尘”……全新的名字意味着全新的创作,比如“卯兔邀月”就一改传统的玉兔与月亮的双人舞,独辟蹊径,由两位女演员饰演醒睡两种状态的卯兔,另有三名男演员和她们搭档,呈现李白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而在排演难度最大的《子鼠闹天》中,五位演员不仅得跳舞,还得手拿家伙什自己伴奏。“这段的打击乐基本上是用的京剧《三岔口》的锣鼓点,所以对于没有基础的演员来说很难上手”,沈晨介绍说,“从5月份他们就开始排练了。”《酉鸡出尘》是整场演出中唯一的女独舞,青年舞蹈家孟庆旸立在高台上,两分钟的时间内只靠一只脚来支撑身体完成极为复杂的舞蹈动作,这是对演员基本功的巨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