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没有年龄界限。此次参赛的团队中最年长的谢老师已有95岁,来自黄浦区侨联SUNDAY合唱团。这是一支以归国侨胞或侨胞家属为主的合唱团,团员中高级知识分子不在少数,长期致力于为侨界、社区及合唱界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传递正能量。《游子情思》是团队的保留曲目。75岁的团长周师鹏说,合唱最有凝聚力,最能团结众人,侨胞们也在合唱中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合唱团让大家老有所乐,如今不少人年纪大了,仍旧不愿退团。”周师鹏笑着说。1 {) O! \$ I! y5 v( l" e6 r
/ N6 o b* [$ \0 Z- a4 c 同舞蹈一样,合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排演。因为热爱,合唱团队的成员们坚持不懈;因为热爱,他们的合唱水平日渐长进。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评委何剑平感慨:“上海市民合唱大赛举办3届以来,选手的水平一届比一届高。用心唱歌,以情带声,出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他还补充道:“除了选手水平见长外,合唱指挥的质量也大大提升了。”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业余合唱团队指挥的专业素养,上海市群艺馆与闵行区文广局在大赛期间还共同举办了市民文化节百强合唱指挥培训班,希望大赛不仅是合唱团队交流提升的平台,也是提升群文合唱指挥水平的有效方式和理想渠道。& M; w5 d8 n- z5 F' X+ { C7 b. L- D
, @" ?) Q0 D8 E1 K- M, M9 R
看着一支支合唱团队意气风发、热情饱满,大赛评委们欣喜不已,同时也敏锐地发现了值得重视的问题:“赛场上的曲目重复率较高,反映出适合合唱曲目的缺乏。”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铁龙表示,在提升市民合唱水平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合唱曲目的创作,“市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和时代讴歌。” ( k, \" N' a- h$ l i# ]8 D) W' k I" v' i" T. b
据了解,为了促进原创合唱歌曲的健康发展,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和《上海歌词》编辑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征集合唱节主题曲歌词活动。活动将评选出入围奖10名,从中选出优秀奖一名,其作品将作为今后合唱节主题曲歌词,并在《上海歌词》杂志上刊登。据悉,目前各地来稿颇为踊跃,初评有望在不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