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19|回复: 1

[名家特写] 最美歌剧《阿依达》,为何久演不衰

[复制链接]

2204

积分

3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204
3566195497 发表于 2017-9-17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5日至17日,由上海歌剧院、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的歌剧《阿依达》将亮相上海大剧院。7 q, @: u! E) Q' |7 K* V& b, Z
" @' B3 N# f: \: W4 Z" |
  “世界十大歌剧之一”“史上最美歌剧”“最辉煌歌剧”……问世146年来,《阿依达》被赋予了诸多美名。
+ z. {% a+ I1 l$ y2 |; R+ I. [( B4 R2 q: g* ~- G
  有人说,歌剧太过高雅,给人距离感。那么,《阿依达》究竟是如何征服全世界观众的呢?
* A6 l1 i% k! w2 {; Z/ ]- H* _1 H  W3 s4 S# {* Z1 o
  一次考古引发的爱情绝唱$ }/ {. ^! q  Y" \/ t4 S- v& g
. h& D/ G7 C$ G
  许多看似“高大上”的歌剧,其实讲述的都是普通人最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阿依达》也是如此。这个爱情故事有几大亮点,首先它发生在3000多年前神秘的古埃及法老时代,更有趣的是,这个故事起源于一场考古发现。
- M7 K& ^$ [$ g, V, Q( t5 r* c- g
9 H! T0 `) n: I( G  一百多年前,考古学家、埃及学家马里耶特在一次对埃及的大规模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对紧紧相拥、状若殉情的男女遗骨。他灵光一现,写下了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名叫阿依达,男主角叫拉达梅斯。故事发生在古埃及,当时埃及和邻国埃塞俄比亚(古时称努比亚)正处在连年征战之中。战败的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俘虏到埃及,成为了埃及公主的女奴。阿依达和埃及公主竟然同时爱上埃及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深爱的是阿依达这位敌国公主,一段交织国仇家恨的三角恋就此展开。阿依达与拉达梅斯两人被迫在爱情和国家之间作出抉择。最终,拉达梅斯放弃了他用生命换来的地位、荣誉、财富,和阿依达选择了死去。
3 O# G$ V# D5 k' ~; ?- Z& q- j3 s. G1 U2 x  K
  考古学家写下的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一位意大利作曲家,他就是威尔第。7 p0 Y! O8 Z" R# D- z( y' Z: s

1 f  [0 t3 ]+ F$ ?8 `9 e  1869年,威尔第接到了一份工作邀请,为一项伟大工程的竣工谱写一部歌剧,这项工程就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运河,当时的埃及皇室为了庆祝这项工程,不惜花重金仿效欧洲国家建起了一座皇家歌剧院,为了剧院的开幕,他们决定约请欧洲的当红作曲家专门创作一部埃及歌剧,最终他们选择了著名的威尔第。
1 G5 ~; t: v& J' V  ^5 b- u: R( ^0 M7 W" N
  起初,威尔第并不愿意为这个遥远的国家写歌剧,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邀请。但当读罢这个故事后,他怦然心动,最终接受了这次邀约。
' b0 \' J; p6 i, ?
! e, z$ W- y/ Y% r5 a+ _  1870年5月,威尔第以当时的天价——15万法郎签下了创作合同,这一数字是他当时在巴黎写一部歌剧的3倍之多。创作之初,威尔第就决定,歌剧的名字叫《阿依达》。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4

积分

3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204
 楼主| 3566195497 发表于 2017-9-17 20: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有宏大场面,又有心理刻画
. t5 C# G- a( c8 {0 w0 h' M4 l! ]
" I/ P2 `2 l- r  美国著名乐评人古尔丁曾说过:“如果把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消减到只剩两位,那么就是威尔第和瓦格纳,而在威尔第的歌剧中,为首的就是《阿依达》。”
! y( Z# G. F* T. T- Q
" d3 m7 c4 S4 {4 _  创作《阿依达》时,威尔第已年近60,他早年的作品《纳布科》把意大利歌剧的题材从神话传说转向了现实世界,那些以爱国主义为主要题材的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当时意大利人民的爱国热情与斗志。此后,威尔第又转向表现浪漫主义的离奇情节和强烈的人性冲突上,《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使他成为了意大利乃至欧洲歌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 E. ~- j# H7 P2 [/ Z3 S
0 g* [: H7 |7 ?4 S& Q  在《阿依达》的创作上,威尔第不仅精雕细琢,还费了不少心思,使之成为了他创作生涯中一部充满变革与创新意义的力作。
- E, a1 n; x) u* ~( O0 b) l  M+ ^1 h0 N
  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韩斌告诉记者,威尔第创作《阿依达》的时代正是欧洲歌剧创作风潮发生变革的时代,一方面是瓦格纳的崛起对传统意大利歌剧产生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法国大歌剧受到观众的追捧,这些都促使威尔第在原有的创作风格上有所改变。+ ]+ r- U) h9 e( `4 n

8 N" p* {5 Z, [  I# ~  1871年12月24日,《阿依达》在开罗闪亮登场。首演大获成功,唯独威尔第缺席。
2 s( M. v5 l+ Y8 ?  g1 e6 l; I& S- @0 x6 u7 c' U( W' Q$ e2 }1 \
  不久之后,《阿依达》在意大利斯卡拉剧院进行了欧洲首演,这部带有“埃及风”、从布景、道具到服装又充满着最时髦的法国元素的歌剧大获观众好评。威尔第获得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他谢幕多达三十多次。还有“粉丝”为威尔第送上用象牙制成的指挥棒,上面镶嵌着一颗金刚钻,并用红宝石排成“阿依达”字样以及用各种宝石拼成“威尔第”字样。4 y# I( b6 |  ]0 E

+ L' Z1 [1 Z# h; L8 q/ b  欧洲首演之后,《阿依达》开始了“周游世界”的旅程,短短几年之内,这部歌剧被译成多国语言,占领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歌剧院。! D0 c( L- _( q5 y1 `9 [

: O8 Y% W2 @/ L+ C8 [  如果说,考古发现引发创作灵感、威尔第的标志性音乐再加上“异域风”,是成就《阿依达》的重要因素,那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人物的戏剧张力。, P/ E/ B3 y7 n' j% `( p- T
% ?' m- k" ~2 b+ e: Y9 j6 B* e
  “《阿依达》是威尔第歌剧创作成熟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和他早期的英雄歌剧相比,这一阶段的创作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绘更加深刻,形象也更加鲜明与典型化。剧中既有宏大的场面,又有深刻的性格描写和心理刻画,几乎所有角色都充满着戏剧性和冲击力。”韩斌说。% n; Y1 Y3 {  W" K

. }, [6 I* P( u5 |  这些经典唱段不容错过
" F4 M+ n, d9 B9 C9 ^/ w
& a+ Z$ X+ [# J+ H  有人形容观看《阿依达》好似坐过山车,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不知不觉间就会被吸引到3000年前那个充满生死冲突、爱恨纠葛,信任与背叛、真爱与嫉恨的故事里。
7 ^$ Z0 b, B- E8 O. u7 |6 ^
+ D0 Z6 B& E8 `8 \' w  而对歌剧演员来说,演绎《阿依达》更是极大的考验。
2 h# \7 h( A1 a) a3 ^* `2 G( u) p8 I# S& C8 B3 e9 G% O
  按照威尔第的要求,女主角阿依达必须是“重型”戏剧女高音,“女二号”埃及公主安奈瑞斯则需要像炮弹般“最具穿透力”的戏剧女中音,男主角拉达梅斯是具备英雄气概的男高音,同时还不能失去细腻温柔的特点。
0 W4 C8 V' Z( A/ s  v! j0 G; [. k
: C* d( w5 M9 n7 j3 k  整部歌剧第一幕的开场就有一大看点,那就是男高音演唱的高难度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这是男主角拉达梅斯向阿依达倾吐爱慕的重要唱段,他将阿依达形容为“光与花构成的神妙花环”与“生命中的光华”。这段咏叹调不仅需要飙高音,而且是第一幕的开场,在没有充分热身的情况下对男高音是很大的挑战。曾经就有男高音因为在这段咏叹调上表现不佳,立即遭到现场观众喝倒彩。
6 z+ {8 `& o) i# y' K& A
  H' U) R; G$ _" Y2 L  对于女主角阿依达而言,有两首咏叹调《凯旋归来》和《我的祖国》是女高音的经典唱段,需要充分表现出这一角色的勇敢、隐忍、纠结又痴情。阿依达作为埃塞俄比亚的公主却爱上了敌国埃及的将军,要演出这种祖国与恋人之间的巨大矛盾,需要女主角具备深厚的表演功力。在此次上海大剧院即将上演的《阿依达》中,有着“世界第一阿依达”之称的女高音歌唱家和慧的表演值得期待。/ N7 w3 b5 _$ l8 |4 a

/ ]) Y* p" s7 T  除了《圣洁的阿依达》等经典唱段之外,《阿依达》中还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凯旋进行曲》。这是一首描写男主角拉达梅斯获胜归来的场景音乐,这首由小号“唱主角”的曲子其流行程度恐怕只有《饮酒歌》可与之比肩。
1 q  ]  t& U6 c: Q: W0 t
9 E) K3 d" H' |5 I6 X  U$ G  剧院之外的《阿依达》
- q, n* P9 J+ D& w
7 N$ P" {( V- A5 @  问世百余年来,《阿依达》是考验歌剧演员的一把标尺,也是舞台设计者们最热衷挑战的作品。因为故事发生在遥远神秘的古埃及,再加上不少战争场面,这激发了舞台设计者无限的创作欲望。+ i- Z7 E, Q. \( K
( e# v8 Y; m& U( N# N4 s
  “作为一部恢宏的大歌剧,《阿依达》在世界各地做景观式演出的机会很多。景观式演出就是不在传统的歌剧院里演出,而在某个著名地标演出,比如埃及金字塔、希腊雅典等都上演过《阿依达》。”韩斌说。- o! y$ q, ]: t, c* _. X0 Z7 m

" ^6 w  Y' P# z  对许多上海观众来说,最难忘的“阿依达记忆”要属2000年的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阿依达》在可容纳八万人的上海体育场上演,创下数项之最:舞台总面积5298.75平方米;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高度28.15米;布景、浮雕、彩绘总面积2282.5平方米;道具总数5812件;演员2117人。现场还有大象3头、骆驼3匹、马20匹、狮子2头、老虎2头、蟒蛇1条。17年前能做如此规模宏大的歌剧演出,难怪当时的媒体和评论家纷纷用四个字来评价这场演出:“大开眼界。”
5 l% r9 C! b6 O) H" P' B% H& F" y! i; I: F0 S, ~6 m( M
  由于《阿依达》的影响力,许多歌唱家都曾为该剧录制过唱片,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美国黑人女高音列昂泰恩-普莱斯和指挥大师索尔蒂1962年录制的版本。另一位世界著名女高音雷纳塔-苔芭尔迪与指挥大师卡拉扬、男高音歌唱家贝尔贡吉1959年录制的《阿依达》;阿巴多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的1983版也被认为是经典之作。
& P/ t8 ]. Z) `" F7 M! Z, K" ~& n& ^+ L8 ^- z
  1954年,意大利国宝级女明星索菲亚-罗兰曾出演歌剧电影《阿依达》,后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正是这部电影让许多中国观众认识了这部歌剧,也让索菲亚-罗兰一夜成名。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15 19:36 , Processed in 0.82416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