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09|回复: 4

[名家特写]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节奏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7-9-15 2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    言
4 a' G1 D3 S) k0 l% i% g; s  n
: }3 ^) X1 Z; Q3 e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于20世纪30年代所创,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 I" F" a5 ?. _( Y5 f" i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演奏,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并喜爱音乐。要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幻想融入到音乐中去,和教师一起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6 C  R9 }' j! }7 }1 y5 B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对音乐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美几所著名音乐学院在上世纪70年代纷纷开设奥尔夫学院,以培养专业的奥尔夫教育人才。
2 f, \' X4 a0 c) e$ Q" p1 t在欧洲,奥尔夫教学法被广泛运用到儿童和成人的音乐教育当中。奥尔夫课堂上轻松幽默,学生与老师一同探索发现,并解决新问题。课堂形式内容多种多样,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即兴舞蹈、即兴节奏、即兴故事的创编等等,深受学生的喜爱。) v; a, p2 o; n- c' b1 d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教学法培训教授冯向青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州一所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她表示在美国俄勒冈州,奥尔夫教学法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几乎当地中小学都运用此教学法作为音乐课程的一部分。奥尔夫教学法在世界发达地区的广泛应用足以表明其广大的影响力。
# d9 E3 s  ?, ~: {! p%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外多种著名音乐教学法被介绍到国内,其中就包括奥尔夫教学法。这些教学法都重视教学的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体验,强调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来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强调教学必须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良好态度为基点并视之为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等等。
3 g( o4 U& F8 X7 O9 {2 |) _: y" w6 W奥尔夫教学法自引进中国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基础教育者的关注。中央音乐学院的奥尔夫师资认证班日益火爆,武汉市各大幼儿园纷纷把奥尔夫教学法作为特色教育,各式各样的奥尔夫音乐启蒙培训逐渐占领了幼儿培训的主流地位,不难看出奥尔夫教学法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
; S3 s! S! H4 ^( `/ G$ L3 d, `在教学实践方面,国内参加过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的音乐教师做过许多尝试,尤其是在节奏教学,乐器教学和声势教学等方面。国内一些奥尔夫研究专家也在不断地运用一些我们熟悉的童谣、儿歌、歌曲创编出新的课例,进行奥尔夫教学的本土化实践。* t5 p$ P; F" [! h$ e) e( M% y
本文力图通过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节奏的环节,来强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主要研究即兴节奏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促进作用。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楼主| anxin 发表于 2017-9-15 2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1 J- ~) M$ Y  z5 _第一章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性
8 T4 e9 V7 X+ U. }7 d+ ~8 b2 L8 i ! i  ]1 f% |$ N
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概念* I9 L9 S: e- W) J2 T4 k2 `
1、即兴的概念
. K* O3 F1 Y+ E& B4 q即兴,英文为“extemporaneous”,指事先毫无准备,依据当时的感受进行创作、表演或演讲。, I% {( G# C0 [' Q1 _' Z
2、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
8 n5 C- O# J- z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i]”。在我国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总是先向学生传授,讲解“为什么”或者“怎样做”。* l; t- N# H9 L0 t4 m
奥尔夫教学法却不把理论作为先导,不是先讲“为什么”,二是让学生从游戏中去探索、去尝试,让学生直接去感知音乐,首先学会“怎样做”,然后再解释“为什么”。
9 ?' ^) E$ l4 Y' ]9 Z3 E注重即兴性也是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奥尔夫说过:“就其整个范围来说,教学从即兴出发,而即兴应用节奏形式作为支柱,接着才是音的固定和记谱作为结果[ii]”。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音乐实践所获取的经验等进行即兴演奏,教师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都是很好的出发点。, t; }/ m2 n- I; B! g7 [' J+ s# k7 N
即兴不是无序和无内容的表现,它是最自然的表现形式。音乐最开始诞生也许就是即兴的,人们在自然的劳动中即兴地产生了音乐,它不但能表达心灵中最深刻的情感,还流露着外在的形式美。奥尔夫教学法正是以即兴为手段来实施回归自然的理念。因此,即兴性是其最有魅力的组成部分。在即兴的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实际上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学生音乐能力的整体提高。
, H- ]1 B% ^$ l  S0 e/ O  A
, v) ?, k, }6 @. |7 d二、即兴性的意义( Q- h# K) p2 J" W5 ~
在奥尔夫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原理归纳为以下几点:即兴性、综合性、参与性、自然性、民族性、大众性。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7 _7 ?3 z( {: }5 E4 z在奥尔夫的课堂教学中,提倡即兴的演奏、伴奏、合奏和作曲,以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也便于让教师“因材施教”。这与刻板地“赶进度”相比更切合实际。奥尔夫音乐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即兴创造力,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习惯与创造能力。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教学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iii]”。
! v% G- B% N; j! h% U ; j2 X$ r( I3 E
三、即兴的表现形式
) w7 G: [& h; c- Y- J1 K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节奏的训练又会使幼儿更快地掌握歌曲的唱法。因此,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进行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因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和生理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们要运用幼儿身体动作进行奥尔夫节奏训练来培养他们的歌唱能力。身体动作的参与是帮助幼儿感知、表现节奏的最直接手段。伴随着歌唱活动进行的节奏训练是按幼儿的年龄和动作难易程度,以递增顺序排列。) `3 R$ Y; [7 p8 b9 n6 G! Q' L+ e: M
1、语言节奏
2 t1 }, G9 D% J) M4 q语言学习是一种听辨、记忆、再现声音符号的学习。它和音乐一样,都有节奏、句子,也有音调起伏和重音,还有韵和重复。语言节奏训练是幼儿歌唱的基础,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节奏训练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实践的重要内容。其中按照节奏或节拍来念儿歌,可以变化节奏。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楼主| anxin 发表于 2017-9-15 21: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例1a:                                                  
* @3 T  }, d. {0 S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 M: K) X: B0 \/ A4 O+ h! A+ Q& S5 H
  O- U  t% A, G' B) G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 }+ X( p9 C: p2 @, x) G
      q1 x/ F, g6 }3 m* \, f3 \, A! P; I
    这首法国童谣《小星星》由老师先教唱,待小朋友们都会了后就可以开始即兴的环节了。首先可以简单点,一个发音点拍一下,然后逐步过渡到复杂点的节奏,老师可以给出示范,让小朋友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G5 m6 y8 a" I& u; ~, X
2、即兴节奏创作
% L  @$ R- ^1 z自由节奏是让幼儿自由地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拍腿、点头、跺脚等)表现歌曲的节奏。教师可随机对动作与歌曲节奏不协调的幼儿进行暗示,如看着他做示范,以引导幼儿正确地感受节奏。均匀节奏是让幼儿按教师要求,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均匀地表现歌曲的节奏。还是以《小星星》为例,如:1 @, ]' M* }0 ^
例1b:    6 G# ?2 R# m' C: \9 {2 x& e
9c49a17dxc3e4f649a5e6&690.jpg : l& q8 l  I' `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节奏
0 |% v- Q9 B! r, n 9c49a17dxc3e4fbc7849b&690.jpg
) I1 ~6 Q. o% I  y" Z6 x简单的身体动作为歌曲进行伴奏。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节奏
* F' J3 r9 n* E8 B0 G
$ x) j$ P4 C' n; ]. K                                               & B* H4 h3 o' {+ Y8 I
2 ~! I+ ]6 a8 p& ?- x7 m7 M
进入这个阶段,节奏层次变得多起来,全身都可以参与到节奏的拍打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响。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
& r9 t2 y; P$ b0 C! ?6 P4、即兴律动与舞蹈% I/ b, `: ^/ E1 f& A, y+ w
在这一环节,笔者在律动的实践过程中融入了听力训练。例如:首先弹一段旋律,让孩子们跟着所听到的音乐自由的舞蹈,然后在旋律当中插入两个音程度数相差较远的音,(比如说do和la)当孩子听到do的时候表演开汽车,当孩子听到la的时候表演蝴蝶飞等等。
+ O1 U3 O. C/ E+ j3 p7 E ( A0 B& O7 h- ?4 X0 g9 x2 e9 v

4 x5 y: K( o/ J# I0 z! {
5 j( l$ M8 B' b6 {. `  ~; u' T1 u 3 n- o; Z0 M! h3 R4 Q# |
第二章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与即兴节奏的表现形式
) o# q% ?" k' G! E' a8 y9 O( ]. E
7 B& y& A; ].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突出特点
9 d9 {- G: T: u7 j+ j+ d奥尔夫教学法对比我国的音乐教育,从目标上更加突出人的创造精神的培养,从内容和方法上,更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g0 c( Y. y6 K
1、             创造性是灵魂8 S. o% K; w4 a5 m9 p$ b$ J5 R
奥尔夫的每一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或创编活动,小至一些动作,大至创编音乐剧。在所有的创编活动中,要求不能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要求全身心地投入,每次成功的创作则会带来自豪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奥尔夫教学法要求从小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展。! V" j9 S1 K4 s* q3 ]- }; u
2、             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始终
- M5 c0 U2 M- G) R! F0 `/ A7 a& x奥尔夫的每节课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排练与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这里我们是学习的主人,多年来,音乐教育一直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有了明确、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5 f- O& Y9 R+ w 3、综合性与音乐文化是奥尔夫的又一教学特色: z# G  o( g& Q+ D
课例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表演于一体,所有的内容又仅仅与音乐文化相联系,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拓宽了学习者的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m; W" G( a; ?. D: k
4、从感知到认知,提高科学理论认识水平
$ \" G' C5 t( ^# p  o奥尔夫的教学理论贯穿在所有的课例中,老师在每一节课例后要去做总结,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时大家将把自己的切身体验提高到的科学理论上认识,并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但提高了个人归纳总结的能力,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 Q3 A% r; Z- a8 w' ^
! Y$ I9 g& N1 f
二、即兴节奏在儿童教育中的表现形式
" y: d. y3 s! ~5 l8 b儿童好动,想象力丰富,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以及笔者实践经验,即兴节奏可在如下几个方面中进行探索和实践:6 M- g- N& s6 p! I
1、图形+ k8 W, o5 ]5 s# V8 N# I
儿童喜爱鲜艳多彩的颜色,热衷于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在即兴节奏的训练上,笔者采用“画图”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把自己听到的声音“画”出来。例如,在钢琴上弹一个跳音,有些小朋友就画的是蝴蝶,有些画的是太阳,有些就画了一个点。再如弹颤音,有些孩子就画了几条波浪线,有些孩子画了一个狮子等等。用图形来表达所听到的音乐受到孩子们的喜爱,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孩子们平常所接触的事物,从而更好的了解他们。; I: }0 }7 M( N0 ]# ~
在节奏型的训练上,首先,笔者会要求孩子们听一段节奏组合,跟着节奏画一条直线,直到我弹完再放下笔。或者弹一段旋律,跟着旋律的起伏画上波浪线! E. i. y6 r9 H
3、即兴故事与游戏, x7 I; P! [! }$ M
在课堂上,给出几个关键词,(如长颈鹿,下雨,微笑等)让孩子进行即兴故事创作,然后运用伴奏节奏型进行歌唱就是让幼儿用有规律的固定节奏型配上简单的身体动作为歌曲进行伴奏。: C/ V; J# n0 I! Q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节奏3 ^) F% k4 _5 w3 c
9c49a17dxc3e5094f8d04&690.jpg + O9 x9 _( d" p: u" C2 T: s" L
进入这个阶段,节奏层次变得多起来,全身都可以参与到节奏的拍打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响。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
5 S  A8 P8 V6 B$ K2 g+ J& c4、即兴律动与舞蹈0 i# T0 O  R- W! e) k# k. K
在这一环节,笔者在律动的实践过程中融入了听力训练。例如:首先弹一段旋律,让孩子们跟着所听到的音乐自由的舞蹈,然后在旋律当中插入两个音程度数相差较远的音,(比如说do和la)当孩子听到do的时候表演开汽车,当孩子听到la的时候表演蝴蝶飞等等。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楼主| anxin 发表于 2017-9-15 2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与即兴节奏的表现形式: ?; g; D! T- Q. O+ W! N6 \3 b
" A) x8 h# N- \6 n# A( Q6 O2 C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突出特点
) Z0 a3 Q6 K. g3 D& |( j奥尔夫教学法对比我国的音乐教育,从目标上更加突出人的创造精神的培养,从内容和方法上,更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7 a. j8 Z4 d* ]: S0 y1、             创造性是灵魂6 f1 [$ F4 C* K
奥尔夫的每一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或创编活动,小至一些动作,大至创编音乐剧。在所有的创编活动中,要求不能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要求全身心地投入,每次成功的创作则会带来自豪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奥尔夫教学法要求从小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展。
. S9 Q0 w& U* b' t: K8 `/ p2、             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始终
" @* u" V2 j7 B3 |奥尔夫的每节课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排练与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这里我们是学习的主人,多年来,音乐教育一直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有了明确、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3 I, s! S4 l. G
 3、综合性与音乐文化是奥尔夫的又一教学特色
7 Q2 N! O1 D+ O5 D9 ~; z课例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表演于一体,所有的内容又仅仅与音乐文化相联系,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拓宽了学习者的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 q% v1 F  q3 S4、从感知到认知,提高科学理论认识水平8 i/ M' H8 q- y0 a
奥尔夫的教学理论贯穿在所有的课例中,老师在每一节课例后要去做总结,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时大家将把自己的切身体验提高到的科学理论上认识,并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但提高了个人归纳总结的能力,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3 }+ W, j9 y3 J5 n+ A' P  N7 @

4 D3 t7 T; a1 [二、即兴节奏在儿童教育中的表现形式
* B3 _5 b- y* }儿童好动,想象力丰富,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以及笔者实践经验,即兴节奏可在如下几个方面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y# ^  _( r; j$ \  Z
1、图形
) O% @4 ?- K5 }% ~& D儿童喜爱鲜艳多彩的颜色,热衷于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在即兴节奏的训练上,笔者采用“画图”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把自己听到的声音“画”出来。例如,在钢琴上弹一个跳音,有些小朋友就画的是蝴蝶,有些画的是太阳,有些就画了一个点。再如弹颤音,有些孩子就画了几条波浪线,有些孩子画了一个狮子等等。用图形来表达所听到的音乐受到孩子们的喜爱,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孩子们平常所接触的事物,从而更好的了解他们。5 G/ C! d8 f/ f8 P2 l0 A7 Q3 a
在节奏型的训练上,首先,笔者会要求孩子们听一段节奏组合,跟着节奏画一条直线,直到我弹完再放下笔。或者弹一段旋律,跟着旋律的起伏画上波浪线条。这样,整个音乐的形象就由听觉变成了视觉。孩子们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即兴发挥。
6 L4 ], {9 O, \9 {* {* z" u5 z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节奏
' o; M( p1 n9 S) m 9c49a17dxc3e50e23a357&690.jpg
, c3 F  i  T4 E8 k2、语言% C: t$ F7 \! P9 \; C- B
学习新的节奏型,通过模仿老师的声音来让孩子们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很困难的。这个时候必须借助孩子们所熟悉的语言。例如,在学习“四十六”节奏的时候,笔者编了一首念谣,加上了舞蹈。在有“四十六”的时候我用了跺脚,拍腿等易于表现此节奏特点的动作。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们把“四十六”的感觉记在心里。当孩子们熟悉这首念谣后,他们也对“四十六”非常熟悉了。
" O2 ]; Y! E0 D6 B3 N0 Q' O$ C5 u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节奏
# |8 s8 x2 z+ h0 `2 l" e+ W
$ v2 A, t- q7 J) O8 x4 e! i                                                  
  A/ S( s+ M$ k# Y 9c49a17dxc3e5132be77a&690.jpg 2 a; T) x8 Q+ y
3、乐器
7 E& Y+ @5 D$ x- \% t奥尔夫教学法有意识的将各样音色不同的乐器加入课堂的即兴节奏环节中,为的是提高学员的兴趣。例如三角铁,钢片琴等。还可以制作发明一些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乐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乐器都是没有偏音的。通过使用这些乐器可以很好的进行课堂即兴节奏环节。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甚至能很容易的发挥出一些课堂上所没有提及到的节奏。例如“五连音”等。通过乐器的合奏进行即兴节奏创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 a9 A  W% {( q7 j. L4、声势
& b" j5 a; `6 u) r0 {1 K; }6 A奥尔夫教学法常用声势有拍手,拍肩,拍腿,捻指,跺脚等。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型(例如二八)之后就能通过以上方式组合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节奏舞蹈”。尽管有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出节奏型特点,但这种学习方式大大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9 S' b% a' `) H$ I! D- t7 s! K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教授孩子如何把声势方式组合在一起是重中之重。通常在刚开始接触声势的时候,孩子们只能用一个方法来表达一个指定的节奏(例如用跺脚表达“四十六”,用拍手表达“二八”),在他们能够准确表达出所学节奏型之后再在声势上加以变化,例如“二八”可以拍一下手,拍一下腿。能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节奏型特点记在脑中,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楼主| anxin 发表于 2017-9-15 21: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奥尔夫教学法节奏训练实践
! h# @( E1 c! i0 `6 T   
+ `/ g; ]3 f+ V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应始于动作。动作是儿童表达和再现音乐的一种最直接而自然的手段”,对学前儿童来说,韵律活动既能满足儿童对音乐参与、探究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以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Y$ p, o  Y: t& r& ?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即兴节奏的实践原则。
9 J) q3 v8 ]6 C7 p3 T5 x5 S% B7 Q9 q6 l

' i7 U7 _2 a+ U6 L* M$ A: v8 @: q5 o
一、注重个性发展与气质的培养" _# c2 u5 z; R. T3 e

5 {2 M% |1 D' W0 S7 t4 Q$ j笔者有心观察了两位性格大不相同的孩子。一个天真活泼,一个敏感倔强。说话的音调和节奏也相差甚远。在经过大概两个月同样的节奏训练后,他们在读, e. E6 c/ R/ S- q8 c7 P" P# B9 f
节奏时表现出的速度,姿态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性格,气质与节奏感,身体运动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1 Q) Z& o5 T2 m' ?& u& j7 G

9 R2 E+ g0 c1 v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将儿童的节奏能力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完全没有节奏感的儿童。任何音响对他们来说都是噪音。他们的耳朵甚至对说话声音的差别(尖锐,刺耳或温和)都没有太大反应。第二是节奏感发展较好的儿童。能自如的按照节拍行走和做动作。但往往不能唱准和听辨旋律的节奏。第三是具有良好节奏感的儿童。起初,他们能听辨有节奏的音调,但往往不能识别简单的非节奏的音响。这些儿童一旦经过节奏的训练,会很快获得良好的感知节奏能力。第四是天生具有好的音乐耳朵和节奏感的儿童。但也有不同的音乐感觉能力。7 `8 s' ]9 w7 m3 s" r
( r4 F$ y& O# o
这两个孩子在节奏学习时表现出来的相同点有:6 ^; ?/ p( `" `7 W% G
5 t* F/ g' @8 k8 x7 C* ]
A、好动,不够沉着(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
1 \7 p3 W1 `0 @6 W8 t
7 M0 W  S7 H4 M. L( J/ L, ZB、注意力不够集中4 Z/ T% L! X# W% e

$ @6 Y! P  p& I! Y+ ZC、从众(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1 g6 ~, R! c/ ]+ f( l
! Z. X+ `9 T2 |7 w2 eD、重复一个动作时难以准确的表现
" ?' {6 \! T. r$ B3 e5 g* b+ @. m: a) H/ h
表现出来的不同点有:  k$ w5 y8 H2 ]/ W

+ R9 R- @+ M/ C- [& Q, ~A、过度自信和缺乏自信
; l0 a4 r7 @! P2 C8 O( x
6 r) q+ X; E# Q# H0 m, q) gB、肌肉松软和肌肉僵硬6 T; r4 J- E+ f* D& `9 A8 {/ f; `8 T
9 H5 K5 j$ `+ f6 E, p/ l
通过以上关于儿童节奏能力的研究,揭示了音乐学习的一个基本原理,音乐感,特别是节奏能力的获得,取决于生理器官和心理过程相互作用发展的水平。在音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气质培养,使他们在音乐操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 V/ d  G, ]7 B" f
8 @1 s% e6 A% m$ l+ M

; w4 E+ D* v) s* Y4 O# [  j  I! s. W( l( \% _" ~, k; r
二、运动练习—音乐学习—节奏律动/ t; q9 T) }' j, l
$ @1 S$ E7 P2 c  B  H  Y6 Y
当孩子还不能控制一支铅笔的时候,教师不会去教他画不熟悉的东西。也不会在他学会走路之前,教他打手势和体态律动。同样,在同一时间内,学习所有的音乐要素也是不可能的。/ t. F8 n9 I# K2 c$ v, p
3 e$ _+ e( j" Y3 y
肌肉系统对节奏的意识,是通过日常的重复练习来获得肌肉感觉的记忆。进而引导清晰、准确地演示节奏。听觉对于节奏的意识,是通过日常的重复练习来获得音响的记忆。显然,音乐的学习应该是操作练习在听觉感知之前的。在笔者的课堂上,会要求孩子们熟练掌握一系列基本动作。比如跟着节奏拍手,跺脚等;音乐节奏感的基本保证是熟练的掌握动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将所学节奏记在了脑海里,以适当的动作速度和持续时间,动作幅度和线条的变化,动作自发力和控制力来完善身体的运动。
5 p' Y. ~7 d4 @. e2 ^3 n5 `6 |; {
% y# D" D6 ]/ T8 ?& P' T; R& z 5 t) d9 X% @8 i

6 f$ ?, R( r1 s) z0 T3 ^三、视唱练耳与内心听觉的发展
; b% ~& l0 n& c8 X
1 s" M( C0 D& g3 l6 q视唱练耳是手段,发展内心听觉是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集中注意力和记忆能力。比如,在对节奏要素进行身体运动中,穿插以想象和默唱,以便先前的节奏要素在脑海中再现或继续:8 O5 H) E. S; a0 g
1 p) S# a. q( s* Z/ _: k; K$ j
例如,老师给出节奏(下例),引导学生联想,或给出相同节奏,不同音色的声音让孩子去判断,以此方式强化记忆。
; R; ?7 }5 s$ a4 y
1 j) w- h1 x4 }  g- ]. Q/ c7 D 9c49a17dxc3e5132be77a&690.jpg   s: U( e4 S, I0 C* r9 v- C/ v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节奏4 l; Q  U4 y) |6 \1 C0 b, {
    这些练习着重于拍的匀速和重音变化的感觉记忆。将他们储存于大脑,是体验和表现音乐节拍,节奏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在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临时变换拍子重音的指令,以身体运动,嗓音或乐器重复进行若干小节的表演,然后回忆小节数和变化重音。最后再通过表演准确的重复,这些练习的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培养内心听觉,练习的关键是对即时表演过的音乐要素进行回忆。3 X9 Q; k! m$ R
" b. K8 |4 ?2 q7 P6 p$ ?5 F- S/ S
* c5 K, H& n# Y' r
结  语- `2 |# u9 U1 L/ i3 W* _' R
    节奏是音乐中的要素,从小掌握好节奏,会用节奏,即兴创作节奏,是音乐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结合查阅文献以及实践等方式提出了关于奥尔夫即兴节奏教学上的一些方法,通过三个章节级级深入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在中国,奥尔夫教学法仍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还有很多学习和提升的空间,在奥尔夫即兴节奏这一块的教学上,笔者通过查阅资料,鲜少有相似或相同的课题研究。
7 d0 q6 a& B0 E. d) y/ L* f4 z3 k8 P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即兴节奏的教学来达到掌握节奏型和即兴创作、提高内心听觉的能力,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接触了很多学龄前儿童,深知儿童教学的特殊性。必须从他们固有的特点出发,积极引导,不可强迫式地教学。对于奥尔夫教学前辈们所提出来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大都用在了平时的实践当中,受益匪浅;但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学生情绪低落长时间不配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是值得笔者进一步做研究的。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5 02:39 , Processed in 0.130934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