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08|回复: 1

[名家特写] 不深入生活,创作生命力何来

[复制链接]

2559

积分

6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59
侯勇利 发表于 2017-9-10 2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深入生活,创作生命力何来
  i" a) e4 u1 G. V6 x$ s% u2 }8 G: Y6 Q$ I9 j, _7 e
  ——听胡小石讲述《乌苏里船歌》诞生走红3 ?8 Y( A: D# H( F4 A  o

$ @- _- g" B# I3 F  日前,曾创作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的著名词作家胡小石,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采风团再次回到《乌苏里船歌》的诞生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站在蔚蓝的乌苏里江边,伫立在巍峨的大顶子山上,胡小石说,那感觉像回家一样。- w. i$ S$ l5 C8 r& ?. l
- Z- i, M3 o2 d4 {. r2 B
  1962年,胡小石走进了赫哲族同胞的生活。“领导要求我们到生活中去捕捉灵感,要正面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赫哲族在新旧社会的反差特别大,从一个濒临灭绝、苦难深重的民族变成了国家的主人翁,他们的幸福感非常强,给我的触动非常大。我就想,何不写一首赫哲族的歌曲?”胡小石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6 u: c2 `5 a  ^5 `
, A. o) ~- i* X: s' I* m' u- q9 G
  那时交通不便,胡小石偶尔能搭上老乡的马车、牛车,其余几乎全靠徒步,就这样走完了赫哲族当时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的3个聚居地。. p# P5 h3 o8 c# l5 R' [4 U, g1 ~

; R* @8 _# N& |  3个多月的时间,胡小石和赫哲族渔民同住在网滩(即捕鱼的地方)上临时搭的渔窝棚里。“鱼汛来时,船队就要随时出发。每个船头都点个灯笼,成排成队的渔火,很壮观。”胡小石说。. _4 M' R) r# W# m; b$ D
, }: _0 C8 q! ?" e3 N% s8 ~
  深入生活让胡小石发现了鱼对于赫哲族的重要意义。鱼是赫哲族的主食,渔民们在网滩上把生鱼切片,用醋一杀,就是赫哲族的名菜“杀生鱼”。装满一脸盆,赫哲族人就开始喝酒,喝高兴了就会唱一段、跳一段……“那时,赫哲族兄弟每天给我做一洗脸盆‘杀生鱼’,我一吃一整天,足足吃了3个多月。他们特别热情,只要认你是朋友,能把心掏给你,二两烧酒下肚,什么话都跟你说,所以那时我跟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到现在还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老朋友故去了,他们的子女还跟我经常来往。他们都是交心的朋友。”胡小石说。
" ]. B9 S. H! e% _' b
; C, G; u6 E( |8 Z1 U/ J  胡小石回忆,当年与作曲及演唱者汪云才、郭颂合作创作《乌苏里船歌》的过程,可以用“精雕细琢”来形容。“我们3个人经常吵得脸红脖子粗,前后用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积分

6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59
 楼主| 侯勇利 发表于 2017-9-10 2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乌苏里船歌》准备在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由郭颂演唱,却意外地先在日本走红了。“郭颂出访日本,这首歌当时刚写完,还没来得及唱,郭颂就把原始作品打包带走了。正式演出的时候,没唱,因为心里没有底。后来到了名古屋,有一次开联欢会,他一想,联欢会是非正式的演出场合,可以试着演唱一下,一唱没想到非常受欢迎,这让他增强了信心。后来路过香港,他演唱了这首歌,当时香港的唱片公司就敲定要为这首歌录制一张唱片……”
, u5 R- |# f' W: A
/ w* ]( }) u) M5 O* R4 i  而胡小石知道自己创作的《乌苏里船歌》一炮打响,还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中听到的:北京举办了一场独唱音乐会,由郭兰英、胡松华、郭颂3位歌唱家演出,在首都的舞台上,郭颂第一次正式演唱了《乌苏里船歌》,反响热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将此歌录制成了《每周一歌》。6 w' @) o* q* Y# w8 u5 E6 p
  C$ H  r. ~. A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胡小石也是跟着老作曲家张鲁在小兴安岭体验生活的时候,每天听《每周一歌》,觉得这首歌似曾相识,仔细听,才发现就是自己作词的《乌苏里船歌》。
$ P. n1 `4 `- x4 c
/ M( i8 C& L0 V+ G1 \. H! D) A# y  从此,《乌苏里船歌》红遍了大江南北,在国际上也引起轰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国际音乐教材。
2 w! q+ M9 Z8 P- H& ^. C, V& ]2 m4 z% |: c: U& X
  身为“荣誉赫哲族渔民”的胡小石,多年来不断将饶河的风土人情介绍给身边朋友。“没有‘生活’就无法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贴近大众心灵的好歌。”所以,胡小石此番特意将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的采风团请到乌苏里江畔。词曲作家们游乌苏里江,登大顶子山,上珍宝岛,下虎头要塞,一点点积累素材,激发创作灵感。: e  o- Z8 `, m: ]+ c. p$ }. a
9 ~6 a7 e4 A: O: ^+ C# j4 Z
  《乌苏里船歌》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而如今能称为经典的作品却凤毛麟角。参与此次采风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词作者宋青松认为,全国专业与业余队伍每年的创作数量相当大,但能够流传、被大众接受的音乐作品却越来越少,这是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现代传媒渠道的多样化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现在让我们心动的作品太少,口号化、无病呻吟的作品充斥市场,一些创作者始终在重复自己、重复别人,真正深入生活、有着鲜活语言和真实情感的作品太少。”《中国功夫》《你是这样的人》等歌曲的词作者宋小明直言:“现在有一批年轻作者,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还是飞不起来。光是重复前人的东西说明没有提高,必须要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意志,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行。”( r& F" K, h3 ~
- Q7 y$ {& z6 d. e3 O
  胡小石也感叹,如今的一些创作者太过浮躁。“歌词好写,写好了却很难!现在有些人关在屋里,一宿就能写出好几首歌,但是这种不深入生活的作品恐怕很难有生命力,往往只能‘一夜辉煌’,第二天就被人们忘了。希望我们的创作者能真正塌下心来,写出有生命力、能活在人们心里的好作品!”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1 03:38 , Processed in 0.82305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