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众口味多元+ D, D c: V5 q9 m% H# d x1 [4 W! q
+ N) O- a/ e( y2 _
四川省政府成立音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之后几个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快速推出,目标直指未来10年的“中国音乐之都”。为此,成都不但支持举办高水平音乐会,还从市场体系完善等方面全面发力。- u ]6 `$ I, ~; D3 k
8 _' b) U5 o, A3 w p3 E
摇旗呐喊、随乐舞动、荧光棒挥舞……自2016年以来,成都人被音乐点燃的热情吸引了诸多商业性音乐节的目光。其中,百威风暴电音节作为中国目前的大规模户外电子音乐节,于2016年7月1日首次登陆成都。而被称为“亚洲第一音乐节会”的草莓音乐节,更是今年继武汉、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之后首次设立成都舞台。5 H, t% r/ _6 F1 o, A' n' R
+ r) o0 w; H1 w4 b
成都音乐消费市场究竟如何?即使具有8年历史的草莓音乐节来到四川后,也要面对需求不断变化的受众群体做出相应的调整。作为4届成都草莓音乐节的承办方,成都宇修合力演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欣明显感受到受众需求的“迭代更新”。她表示,从最开始的民谣、流行乐、摇滚,到电子音乐,目前嘻哈音乐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该现象,今年的成都草莓音乐节将专设“嘻哈舞台”。( C. z N# n) \' B9 K* h
& {3 h3 y' R) ]& T( z5 H
对于四川音乐受众的偏好,成都本土室外音乐会也在不断“试水”。今年4月29日至5月1日期间,成都室外音乐会在大悦城、宽窄巷子、春熙路等9个点位滚动演出,一共上演了166场,覆盖观众23万人次。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运营总监李婕表示,成都室外音乐会举办一年多以来,一直在尝试给观众提供不同类型的音乐,例如在今年音乐会中,古琴、琵琶等中国传统音乐活动占了将近70%。
/ k" Z& X. T% |) k. z
- B4 }" k( j' v7 d6 m. ` 支持原创作品
. t* I3 ] {2 A- j3 r
4 i' ^' C- i3 }/ @$ c4 K3 H$ p 近年来,国内大力发展音乐产业的省市不在少数,四川如何在发展音乐产业方向上避免同质化?: |# p% Z2 `) J3 Z
( r: e: @: {0 H; R3 T% e
在成都梵木创艺区CEO、资深文化娱乐业高管罗邴文看来,四川要发展音乐产业、打造音乐之都,必须要打造本土原创力量。“成都不缺音乐人才,也有很好的创作资源,但是还有很多人才去北漂、上漂,为什么?因为成都缺乏有影响力的运营公司和经纪公司,缺乏强大的策划团体来整合这些优秀的人才资源、内容资源。”罗邴文认为,政府必须要进一步细分政策,加大对成都本土原创音乐团体的扶持。
* l( f. I8 o" |
; z* x6 p& M1 p3 ? “要发展音乐产业必须拥有一个辨识度较高的音乐品牌。”咪咕音乐有限公司CEO廖宇建议,四川在大力发展原创音乐的同时,要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民族音乐。
- q; n; |8 b! n! s% S3 M- Q9 ]- W' W/ z' p
在四川举办的各大音乐节会中,已经能看到本土乐队和国际巨星同台飙歌的场景。2017年“佛光花海”春季音乐季和红原雅克夏季音乐季也分别同步进行了“西部放歌”原创音乐暨青年歌手大赛、首届藏羌彝原创音乐盛典等活动来支持原创音乐。7 z" u4 q2 a* I' a* R" L5 Z. n
# `& U- \9 [* \. r4 ~ 成都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原创音乐发展。《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到,成都将每年举办一届原创音乐榜、原创音乐奖和原创音乐发榜颁奖典礼,并每届给予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等。据悉,该政策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将关注更多小微原创音乐团队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