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兰牧骑:文艺旗帜在草原飘扬1 t' { n8 p& }" S% ]- k
/ a' f% \" g6 ^9 B, L
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如怒放的鲜花点缀着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这就是被誉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品牌”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嫩芽”。1957年6月17日,第一个“红色嫩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破土而出。60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茁壮成长,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乌兰牧骑”——我们的乌兰牧骑。
- I( y8 g, e) R3 x
F$ J4 D, O9 { _% c 忆往昔,峥嵘岁月分外稠, t" y: w: S2 K/ u3 i
: i" c- x' T" Y4 R1 a
今年7月16日至22日,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举行。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年过七旬的歌唱家拉苏荣和金花身着蒙古族盛装在开幕式上深情高唱《草原牧歌》,感染了在场的每一名乌兰牧骑队员。金花说,对老一代队员来说,乌兰牧骑已不是文艺团体的名称,而是“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5 |- }7 K5 B) Z! U3 x: e% U0 G, i, g8 t
1964年底,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刚建立5年的乌兰牧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会演,首次亮相全国舞台。当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这支队伍;12月30日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乌兰牧骑的演出,并指出: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你们要走向全国,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把乌兰牧骑精神带到全国去!' T* o! B; Q* j9 b3 q3 g
' d) S) K( z1 ^- v: q" Y1 r 为贯彻落实周总理的重要指示,1965年6月,内蒙古组建了3支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从北京出发奔赴全国,历时7个多月、行程5万多公里。内蒙古乌兰牧骑协会副主席、今年76岁的朱嘉庚是当年受到毛泽东接见、聆听过周恩来教诲并参加全国巡演的亲历者,那段往事他至今历历在目。/ H8 ^8 B# u( f# C; C& ]6 P- T
# U0 w. b0 i* F1 o: ]& C, | 当年,乌兰牧骑全国巡回演出队在井冈山连演7天,演出之余,队员们还为老区人民挑水、做饭、扫院子、打猪草……在大庆,乌兰牧骑队员牧兰在钻井旁为铁人王进喜和工友们演唱《石油工人之歌》,工人们每鼓一次掌,牧兰就再唱一次,最后,工人们的巴掌拍红了,牧兰的嗓子也唱哑了……去往延安的火车上,朱嘉庚满怀激情创作出了《草原儿女爱延安》,队员们在车厢里开始排练,一踏上延安的土地,这首歌便在延安上空回荡……
3 P6 S; c) p3 R. o& M9 S
7 B! w/ ^. c1 R: A0 i 全国巡演回到北京后,周恩来又先后6次接见乌兰牧骑。得知《草原儿女爱延安》这首歌的创作情况和引起的热烈反响,周恩来饶有兴趣地向队员学唱了这首歌。“学唱两遍过后,周总理就能自己完整地唱下来了。”朱嘉庚回忆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