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洛克时期音乐1 1 w( f" ^, ?$ V1 t; w( J' Z
% B) p* d, E9 I! R, P4 [, d9 p主要内容: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大型声乐体裁简况、巴罗克时期的乐器与器乐、巴罗克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h2 V2 z! O" g8 m. D
8 ]5 s5 \$ J4 ?9 B \2 c: Y' G, u
7 {5 n: p# L& n' I" y7 u: q. S- x V/ O4 Y, J
复习提示: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新体裁,因此本章的复习不仅要延续前面“点”、“线”式的复习方法,还要有“面”上的概括,例如复习到复调音乐高度发展的巴罗克时期时,有必要对复调音乐的发展做一个总结,以化零为整,以不变应万变。6 k, x' F; s l6 Q6 z3 [
) i. R& K; D5 W" M , o0 i1 n$ C8 m
- i4 s; ?& r4 g X0 P' {第一节 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6 Q- z% g+ _7 N# S- r* b6 d F
+ F/ m. g$ J1 s& k7 J: t一、“巴罗克”一词的含义及时间划分?. `+ S+ |# X1 [4 v7 ~
* q4 ~1 \; g+ D' Z( L4 K1、含义:巴罗克(Baroque)一词源自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人们曾用该词来形容17-18世纪建筑物中装饰性的风格,后来巴罗克一词随着时间变化,成为一个时代风格的代名词。在艺术史上,巴罗克风格是指17、18世纪一种华丽的建筑风格,表现为精密的雕刻、弯曲的线条和夸大的装饰,这种风格明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衡风格形成对比。
/ f: A9 a `, W+ r, V" T- i' w0 ?" _
# c4 ^7 f/ @/ E5 c7 N- b" ]! B2、时间:音乐史中通常将1600—1750年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称为巴罗克时期。即从第一部歌剧诞生开始到巴赫去世为止。
8 }, ~3 v' A: o) Q5 m& Y) Q: Q+ u
* I4 e! }6 l! T$ c7 A% w ; G6 z. [8 f' g+ A8 i9 b' P9 d
3 S! z* q9 W: H+ h- Z! @. i二、巴罗克音乐的风格特征?6 ]$ \4 S4 p0 C& N
9 i @* Y$ F$ a1 ]7 r) f4 o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向主调音乐转型的时期,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z" T- A6 u0 n& H5 O
4 H) I1 g& c0 D) M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即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旋律和低音,在低音旁用数字标出该音在和弦中的位置,然后演奏者根据这些标识,即兴地把和声填上去(例如:低音旁标记数字6,表示在该音的上方奏出六度音程,演奏者还会根据当时约定俗成的原则同时奏出一个三度音,构成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一般低音用大提琴、低音提琴或大管等乐器演奏,而键盘乐器、琉特琴则填充和声。此外,由于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所作装饰加花的不同,他们对乐曲的具体处理也会不同。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余年之久,因此巴罗克时期也被称为通奏低音时代。通奏低音是巴罗克音乐的标志性特征,它的产生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和声体系的形成又促使大小调体系的产生,从而结束了教会调式时代。' \; s4 W6 s' n( H& `; Y( `* _
/ ?) U5 T/ [( j
2、协奏风格(Stile concertato):“协奏”原指独唱与合唱团之间的对比效果,后来它被运用到器乐作品中,一个乐器与一组乐器、一组乐器与乐队时而独立演奏,时而共同演奏,形成了特殊的对比效果。这种风格是巴罗克时期管弦乐作品的常见特征。
; J, Y' P6 U& {/ p8 Z: D' l
1 C* s- e1 z/ p0 J8 ~3 g3、即兴处理: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鲜明特点体现在它的即兴风格上,主要表现在和弦的填充性处理,装饰处理,主题变化和终止式运用等方面。; B% v4 v/ H! F) {, D) b9 j
7 X5 {& d# O- t
4、情感因素:17世纪的作曲家希望在音乐中更多地注入情感,因此从音乐的各种素材着手,进行探索和试验,寻求音乐表现各种情绪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于是音乐史上首次出现了表示作品速度和情感的标记,如:adagio、allegro、piano、forte等。不过,当时的这种情感与后来浪漫派音乐家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普遍意义的情感因素,一种整体意义的情感形式。第一节 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7 X- l* \6 i- c- p* g# e+ i7 L
+ ~' S1 r8 J$ Q& `9 ?4 ~
! l0 x, }: x, i* {
; s6 J' B6 B1 m三、歌剧的含义和来源?
5 S, r6 M' m$ L/ N' I. E8 ^. I& b- m) U" m, I0 z( T$ E. L8 Z
1、含义:歌剧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歌剧的剧本称为Libretto,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aria)、宣叙调(recitative)、重唱、合唱(chorus)、管弦乐、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ballet)等。/ } v9 i ~' E4 m8 D+ S
+ K1 x! M9 z1 F" }+ N$ F- D" w" \* }2、来源:/ Z0 j! R) I( f/ t; r, B
) N$ v! O/ t0 b
(1)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1 h% |7 K" G& u {3 {; S) g' G, c; j$ C4 b$ h/ @ n
(2)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0 S) A6 I5 H( c, C. i3 u2 \
( o/ \+ Q e' L(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I+ D2 d# U2 z. D A" C4 P" A6 @' ^" R4 c }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 ~( v" f( f0 s2 q6 c7 B
4 d9 K# N* n/ T5 d k(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 )和柯尔西(Corsi )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还可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 D+ d$ y8 W' l, {5 O#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