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62|回复: 2

[名家特写] 巴洛克时期音乐1

[复制链接]

2415

积分

3

听众

102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415
姜真倩 发表于 2017-9-8 20: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洛克时期音乐1  * Q. o+ N6 x- G; \) s# h1 A
: _& N! k9 z6 C- y4 Y9 X! r
主要内容: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大型声乐体裁简况、巴罗克时期的乐器与器乐、巴罗克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4 \( N6 Y* v6 Z! W* W$ b
  r" U6 i& v5 r/ L , j3 G/ S- p8 ]2 h$ d' @' e
: N& `0 Z. H0 L" N* n
复习提示: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新体裁,因此本章的复习不仅要延续前面“点”、“线”式的复习方法,还要有“面”上的概括,例如复习到复调音乐高度发展的巴罗克时期时,有必要对复调音乐的发展做一个总结,以化零为整,以不变应万变。1 W( s2 {1 W2 B, M, X

% l3 k, d4 J: j) K( g: q
$ n- @# Y! y& ?4 J) `( s* p3 r5 I9 f2 R7 M. O1 a% E# U
第一节  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S6 z9 @, X+ P& A6 e) }1 D
3 b8 v/ i! `% b7 ~
一、“巴罗克”一词的含义及时间划分?
$ K% @- T! e) N
0 z+ u$ Q2 n+ O9 y; R1、含义:巴罗克(Baroque)一词源自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人们曾用该词来形容17-18世纪建筑物中装饰性的风格,后来巴罗克一词随着时间变化,成为一个时代风格的代名词。在艺术史上,巴罗克风格是指17、18世纪一种华丽的建筑风格,表现为精密的雕刻、弯曲的线条和夸大的装饰,这种风格明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衡风格形成对比。8 t4 n/ j- N" h! m9 G
' W: c' c6 h) `% M7 b$ e
2、时间:音乐史中通常将1600—1750年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称为巴罗克时期。即从第一部歌剧诞生开始到巴赫去世为止。6 T; G& `* p6 D) ^

% x8 V, a, ?) x  f1 P' ]; }# e
" M# P& I# R- M/ h" b; P
  J/ t  U$ f' O二、巴罗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1 G- w9 `) f( a- B, f# W; n  W+ [. y3 B1 a7 M8 O" h$ m  a1 y
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向主调音乐转型的时期,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8 u) J' u4 o; `. D9 @6 V. I- v( f6 W" |5 \# t* U
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即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旋律和低音,在低音旁用数字标出该音在和弦中的位置,然后演奏者根据这些标识,即兴地把和声填上去(例如:低音旁标记数字6,表示在该音的上方奏出六度音程,演奏者还会根据当时约定俗成的原则同时奏出一个三度音,构成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一般低音用大提琴、低音提琴或大管等乐器演奏,而键盘乐器、琉特琴则填充和声。此外,由于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所作装饰加花的不同,他们对乐曲的具体处理也会不同。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余年之久,因此巴罗克时期也被称为通奏低音时代。通奏低音是巴罗克音乐的标志性特征,它的产生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和声体系的形成又促使大小调体系的产生,从而结束了教会调式时代。. K) L5 I- c- N9 @; U* o0 x/ b1 B  r

: N/ n+ _1 D1 J2、协奏风格(Stile concertato):“协奏”原指独唱与合唱团之间的对比效果,后来它被运用到器乐作品中,一个乐器与一组乐器、一组乐器与乐队时而独立演奏,时而共同演奏,形成了特殊的对比效果。这种风格是巴罗克时期管弦乐作品的常见特征。" w9 P' ^# R2 m" w. S
/ s1 U7 F7 z  u( n( u& w
3、即兴处理: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鲜明特点体现在它的即兴风格上,主要表现在和弦的填充性处理,装饰处理,主题变化和终止式运用等方面。
8 \" l; @8 t, b3 B, z2 A. E% r/ r
# R. s: p0 n) ?4 }+ i4、情感因素:17世纪的作曲家希望在音乐中更多地注入情感,因此从音乐的各种素材着手,进行探索和试验,寻求音乐表现各种情绪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于是音乐史上首次出现了表示作品速度和情感的标记,如:adagio、allegro、piano、forte等。不过,当时的这种情感与后来浪漫派音乐家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普遍意义的情感因素,一种整体意义的情感形式。第一节  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z* l. w' G6 }, B1 R* J. \  s; x
2 a  v& f0 }, o+ w* q , R  ?9 O- N) x9 @( A# l; ~% x
: j* U7 q$ k% m% A+ K
三、歌剧的含义和来源?+ P! z) }- H) K. T+ Z
& c) ^3 k! l: f2 n/ Z' k
1、含义:歌剧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歌剧的剧本称为Libretto,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aria)、宣叙调(recitative)、重唱、合唱(chorus)、管弦乐、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ballet)等。  |& c; H4 g/ P$ r' Y
& @- D# ?. i1 H" t3 V8 Y0 A& Z
2、来源:! M- V5 b5 Z% ^+ Z" M
: Y. S' _: l7 k: ?. s
(1)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  \$ ~9 a& L8 |9 ?

2 e" b8 P- E& C" M/ _9 D(2)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2 P% E% ?$ @+ {: F( b/ q  C' ?! A8 h' O6 A2 w& l9 N# \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 _1 z$ b0 }+ M' m7 S9 K+ T8 V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8 W' {4 X1 S" y: C& {- `& v& S8 v- g0 S* e
(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 )和柯尔西(Corsi )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还可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I& M) o$ N$ ^% I& m/ ?: H&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15

积分

3

听众

102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415
 楼主| 姜真倩 发表于 2017-9-8 21: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及特征?
8 V/ ^2 R& N0 ?! m* }- g: s  s) M1 }3 ?% g. y% w; f
1、佛罗伦萨歌剧
5 e, J. T: M9 d5 s, i0 w7 A2 H' u, o. K" I9 M% L
(1)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尼》(Dafne),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常又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Euridice)作为最早的一部歌剧。8 o( f: H" n# j8 }7 R; N" o/ ]3 f

, @0 |+ f9 `) b5 y% N+ _(2)早期歌剧的特征: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又加入历史题材。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8 e. O1 r1 S: _* _; \$ Q7 x
( U8 [0 V1 H" O( B
5 r5 L) [! O% ^# c; F3 L" j
& V( b; p& u9 `0 I2、罗马歌剧
- G$ n4 }# \2 S1 J" W! r
% H4 a; v7 Y0 |$ e(1)代表人物及作品:罗马作曲家卡瓦莱里(E.Cavalieri,约1550~1602)创作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La rappresentazione di Anima,edi Corpo)于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定了基础。《灵与肉的体现》实际上被史学界视为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及宗教道德方面。- e0 G# y1 p. F+ J( I. H
5 D: M' S) K; W) P' V$ e
(2)特征: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0 G" f# s  k! ^& R, Q1 y% k" M
/ O% g4 z. t, L9 h
0 ^8 d8 i6 o, k# u" B+ L; V+ y( W
6 _+ E5 A7 }# f
3、威尼斯歌剧
* T" D1 B4 c6 P& e3 N8 _/ m9 ?  m7 W& {- \, ]5 F( C* q
(1)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 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的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使歌剧从贵族沙龙和宫廷走向市民阶层。
% m* |( W- A! j: R; y- A/ L/ B+ U3 `
(2)代表人物及作品:1607年,威尼斯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的创作,歌剧题材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相似。在剧中,蒙特威尔第凭借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运用16世纪音乐宝库中的各种手段,使《奥菲欧》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 m9 D! h" u8 @9 j, o
) t& B9 d) F) J8 |' O  n/ Z, [
(3)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 W- M6 r3 r+ c- Z3 |( M- \# n7 K3 _
! j: m$ h7 V, Z' I- C* g& ]
& a4 Q3 O# ~( P8 j( x2 X5 h' D, e
4、那不勒斯歌剧0 p$ q/ F7 a: a. ]& g3 @7 N- }

. X9 E# H" l( v6 Y' v(1)朝正歌剧方向发展: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定型为正歌剧(Opera seria),这种歌剧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19世纪。它常以虚构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而且由于对美声的追求,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强有力肺活量又带有女性柔美明亮音色的“阉人”歌手盛行起来。# h* z& o; }, [; o
$ a7 s" Z1 X( @  b- W7 l: d
(2)代表人物及作品: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A.斯卡拉蒂(Alemandro Scarlatti,1660~1725)在声乐抒情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aria),给予美声演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代表作为《泰奥多拉》。, h" }/ N6 F2 d- [2 S; i. _  h7 F

. t& `, V6 ~3 J* Z) P+ x0 o3 I(3)特点(也是正歌剧的特点):5 x: H0 O' t2 e" d7 o7 X
4 ^/ _7 z2 @$ c/ r& D' u
① 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喜剧相对。0 B  U# X1 r) ]+ I. M
7 t9 F. M1 V2 N# z* S0 z) R; o
② 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Intremezzo,在舞台口表演)。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 q7 d' E3 T# ^. N6 k! R
# E& O7 @# N; f③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 Y  r# T. V& g+ Q; |- C# R/ V, E
2 ]/ R2 d& L6 F, R% H④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 c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Fine(意为结束)。; \4 w  e# v1 V! p$ D9 @
: ^' d! \" q' u# H& A

9 ]0 l* L. Q$ u9 f& e. J) z" A, i" p& B) Q9 s
五、法国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及代表人物?
+ ?' b, b7 t( K, }  s, v
; I$ f3 v- n' ?3 W2 s7 y8 o1、形成与发展:法国歌剧无论在语言或乐曲的表现上均有别于意大利歌剧。当时法国有自己的舞台艺术形式——古典悲剧和芭蕾,作曲家一方面深受法国古典戏剧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尝试着结合意大利歌剧的形式进行创作,最终于1659年诞生了法国的第一部歌剧,它是由R.康贝尔(R.Cambert,1628~1677)创作的在巴黎上演的《波莫纳》,这部作品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歌曲组成的具喜剧风味的田园剧。17世纪时,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法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歌剧,这是一种把宣叙、歌唱、芭蕾融为一体的称为“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e9 z$ X1 E* s' A% E3 z; D
+ I) l; m4 e/ d( k; B3 `
2、抒情悲剧的特征:
: c( m7 q2 f! K0 h9 W, N7 N0 c" z3 w' a5 E4 ]* K) d
(1)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
" `. b; c2 ~6 s0 Q
6 ^- |3 N6 g- y/ C; X; G(2)歌剧序曲由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风格改为“慢-快-慢”的法国式序曲形式。
- T' L7 M: p+ A- b
8 R6 b/ M; s6 p$ ?(3)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7 h& u& H9 j8 N; I
" [% L* v0 H# H( b! p, Y* e6 \(4)歌剧中插入芭蕾舞场面,使歌唱与芭蕾艺术融为一体,并重视合唱及管弦乐的作用。# H# [1 B! Q! i; S: `

% W2 B9 ]7 ~+ i0 }" {3 z(5)歌剧旋律由于受到舞曲的影响,音域窄,乐句方整,音响华丽。
4 ]7 y! k, I. E+ e! d
" ~: n$ q7 g4 c; ]: }(6)不用阉人歌手。4 U8 o$ L0 T7 ~

5 d$ y, M! k5 y/ |# c+ Q* d6 |3、抒情悲剧代表人物:作曲家吕利(Lully, 1632~1687)(吕利简介见本章第二十题)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5

积分

3

听众

102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415
 楼主| 姜真倩 发表于 2017-9-8 2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德国早期歌剧--歌唱剧(Singspiel)的简况?: B# X& D+ D" [
6 w( x: t% |9 L
1、德国第一部歌剧和第一座歌剧院:
) [; [5 W! ?, q
- l" V3 I& t6 M4 h$ N* h(1)1644年由哈斯多夫(G.Harsdoffer)撰写脚本,斯塔登作曲(S.T.Stden,1607~1655)的《西勒维希》(Seelewig)被史学家认为是德国现存最早的歌剧。由于这部歌剧是对白与分节歌形式,所以也被称为歌唱剧(Singspiel),它是德国本土最早的歌剧形式。
- v: k5 h+ E; I+ r0 b0 K8 S+ w$ _% ]; R( w
(2)1678年在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院,于是德国的歌剧艺术事业以汉堡为中心就此展开。) p4 k: w& O  @# f
% K" b& Q6 {( a! j
2、代表人物及其歌剧创作的特征:9 z8 A6 i: k9 k  s1 ~1 \
: D/ j5 S' u7 E% C" m5 k( |: U! g
代表人物为凯塞尔(R.Keiser,1674~1739),他从1695年起担任汉堡歌剧院的首席作曲家,创作了100多部歌剧,取材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生活喜剧。他的歌剧受法国和意大利的影响,总体特点是:6 Q* l$ W# }9 h* h: X2 C

8 e3 J  G' P7 e3 X3 c. G0 w(1)歌剧的题材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喜剧性内容等。' _% `% L: g1 k! `8 B/ Y: @: u

9 E5 q  O$ x# S* ~% A' G(2)歌剧大部分的形式具意大利风格,但不同的是,宣叙调用德语演唱,咏叹调用意大利语演唱。' Z9 `  ?3 d! y" e  o

2 c+ P6 x8 R  y5 c: T(3)旋律常常与德国民歌相联系,一些大众性质的歌曲被融入到歌剧音乐中。
3 E7 J9 ]2 x! ?; c! X5 {. r# H/ a" K  ~. [: ?
(4)不用阉人歌手。) R. E3 V) J  d2 ?
' n! V, x: k& ~5 S
在凯塞尔之后,亨德尔(Handel)、玛特逊(J. Matteson)、泰勒曼(G. P. Telemann)等人的作品相继演出,曾轰动一时,但在意大利歌剧强大势力的影响下,德国歌剧逐渐衰落。
8 Z4 g7 F( {0 n$ r( q5 L  \( K& |+ l- L( `. p* M
) H4 z+ s( ^/ M

; g; w6 P" L9 w5 [七、英国的假面剧和早期歌剧的发展??8 I) W2 C7 ~* h; M+ s

; ?& }4 i% j" C1、假面剧的简况:假面剧因演出时戴假面具而得名,其形式为歌唱、说白、舞蹈、合唱、器乐和朗诵调等,舞蹈是剧中最重要的成分,其次是布景,最后才是脚本与音乐,剧情常用对白形式。“假面剧”流行于16世纪的英国,是宫廷内一种娱乐性的话剧,题材多具神秘性和寓言性。1656年类似于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才在英国产生,英国歌剧作品不多,大多参照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作。
' @- M- A, ]0 h) Y, h2 L( I5 R# e5 P! c5 K- a6 W
2、普赛尔及早期歌剧的特点:& V/ I$ D; t% k- I2 B

4 R" c9 n* [" v: M6 n) L英国的第一部歌剧通常被认为是《围攻罗斯特》,它是1656年由五位作曲家共同谱曲完成的,其中的对话完全写成宣叙调式的段落,但是音乐部分已经遗失,仅留下脚本。我们至今还能看到两部英国早期的歌剧,一部是布鲁(John Blow,1649~1708)于1684年作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另一部是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于1689年创作的《迪多与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这两部歌剧都受到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真正使英国歌剧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是普赛尔,他的歌剧有以下特征:7 ~6 T9 H) q+ C$ m; g
/ q" c) k- S( V+ `' x6 c7 e& k
(1)在声乐方面与意大利歌剧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用英语演唱。/ K( `/ o% E4 }  v7 E& h

! y8 h8 R2 k6 N$ Z" D- @/ ?( w(2)在器乐方面和法国歌剧有相通之处,用通奏低音形式,但旋律与英国的民歌紧密相连,没有炫人耳目的华丽音响,音乐细致地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23 11:03 , Processed in 0.85092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