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11|回复: 0

[小小说] 林超然|汪曾祺小说《徙》的教育叙事

[复制链接]

480

积分

2

听众

14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80
xas0112 发表于 2017-8-31 02:22:30 来自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暖"通常都是汪曾祺小说主线和归宿的前缀儿,偶见的一丝感伤与忧愤很快就会被一种恕德、皮实和乐观轻轻擦去。汪曾祺也强调过:"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1],"悲剧总要比喜剧更高一些。我的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2]。而稍晚于《受戒》《大淖记事》的《徙》却深刻地代表了汪曾祺小说的另一方向、别种高度。在《徙》里,作家自始至终都没有从焦虑、惊愕中抬起头来,因为话题过于沉重,他没办法说服自己,没办法找到安慰出口,也就没办法向身陷彼种生活境遇的人物投去一个哪怕最浅的微笑。
《徙》写的是"未徙",小说中充塞着个人行动的挫败,有太多的"价值""重要性""意义"彻底消失,作品主调滑向冰冷,跌入失望。比之情感氛围较为滞重的《八千岁》《陈小手》《天鹅之死》《珠子灯》《八月骄阳》等篇什,其批判力道,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几乎绝无仅有。1981年的中国文学,还大都满足于近时空地对"十年动乱""反右斗争"等进行追剿,"反思"并没有走得太远,甚至刚刚上路。汪曾祺这篇小说没能引来相称的光顾,连同个中尖利的笔墨,幽远的凝思,沉郁的指证都被随意地错过也在情理之中。
小说幕启后,我们最先看到的是高北溟作词的县立第五小学的校歌:
西挹神山爽气,
东来邻寺疏钟,
看吾校巍巍峻宇,
连云栉比列其中。
半城半郭尘嚣远,
无女无男教育同。
桃红李白,
芬芳馥郁,
一堂济济坐春风。
愿少年,
乘风破浪,
他日毋忘化雨功!
歌词的意思是没有人解释也不需要解释的。"低年级的学生几乎完全不懂它说的是什么。他们只是使劲地唱,并且倾注了全部感情。到了四五年级,就逐渐明白了,因为唱的次数太多,天天就生活在这首歌里……到了六年级,他们才真正理解了这首歌……(毕业典礼上)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唱这支歌了。他们唱得异常庄重,异常激动。玻璃一样的童声高唱起来……唱到'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大家的心里都是酸酸的。眼泪在乌黑的眼睛里发光。"校歌的深意无疑辉映着整篇作品,短短69字气韵生动,虚实相济,起止自在,述学校地缘风物、学理师道,抒爱校、爱乡、爱国之情,在校教诲,离校嘱托,它是一乡子弟的青春简史,是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思想范本。
《徙》中写满了汪曾祺的教育向往。他曾在《知识分子的知识化》一文中感慨:"解放后的教育过于急功近利。搞自然科学的只知道埋头于本科,成了科技匠,较之上一代的科学家的清通渊博风流儒雅相去远矣。自然科学界如此,治人文科学者也差不多。"[3] "上一代"中的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是个书法家,"中国的水母之父"周无是现代旧体诗词大家,数学家华罗庚会写散曲,数论专家许宝騄、生物学家崔兰芝是唱昆曲的行家里手……汪曾祺对自己的小说总有一个"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4]的要求,也就是说他非常留意文学的教育作用。而《徙》中几乎直接写出了他一整套的教育思想。
作品中占用极大篇幅细描的高北溟的从教履历,则更集中地诠释了汪曾祺的教育主张。
首先,教育要"去行政化",保持一种独立性、纯洁性,不能有太多的外来干预。
小说里,这个县的人事更代,就波及到了县立初中,信心十足、大有作为的校长沈石君,为人师表、难得一遇的好老师高北溟都被排挤走了,再好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没有用武之地了。"五年级有一个学生叫申潜,是现任教育局长的儿子,异常顽劣,上课时常捣乱。有一次他乘高先生回身写黑板时,用弹弓纸弹打人,一弹打在高先生的后脑勺上。高先生勃然大怒,把他训斥了一顿。不想申潜毫不认错,反而着眼睛看着高先生,眼睛里充满鄙视。他没有说一句话,但是高先生从他的眼睛里清清楚楚听得到:'你有什么了不起!我爸爸动一动手指头,你们的饭碗就完蛋!'"如果教育方向由权势、恶俗来支配,那么这种教育就没什么指望了。
其次,教师要思想先进,教书育人,一身正气,有一副古道热肠。
高先生要求"随班走",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坚持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串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当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时常凑在一起谈牌经,评'花榜',交换庸俗无聊的社会新闻,说猥亵下流的荤笑话"时,"高先生总是正襟危坐,不作一声",高北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他的人格境界,他的良苦用心会影响学生一生的立身为人,"先生之泽远矣"!
再次,不能动笔的中国教育是很可怕的,要重视写作,一个能把文章写好的人就能把世间的许多事情做好。
作家干脆借用高北溟的话径直说出"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高北溟的做法就是汪曾祺的想法:"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誊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如今,中国人在上大学以前会写点儿考场作文,上了大学从国家到个人再也不重视写作,甚至还有会写英语作文不会写汉语作文的尴尬。中国的写作人才一直稀缺,写作成为中国能力的短板,这决不是一个小事情,但始终未能引起我们这个民族的警觉。
我们有过中国最成功的大学西南联大,汪曾祺曾经有幸接受它的精神滴沥。带着一种难掩的、滚烫的使命感,作家借重高北溟这个卓尔不群的形象,申明了自己太多的关于中国教育早日能"徙"的热盼。
《徙》呈现的是中国现代化前夜的景观,作家选择在一座小城展开情节尤其耐人寻味。 "小城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地位是极为尴尬的,因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极为痛苦。要是它更近于乡村,顺其自然,浑浑噩噩地过活,即便有痛苦也多是肉身的;要是它更近于都市,趋新逐异,见怪不惊,传统的负担也会轻些。一般来说,没有觉醒,无所谓痛苦;普遍觉醒,也较少痛苦。麻烦的恰在于这少数的觉醒与多数的不觉醒,产生了小城里多数人心安理得的'活在昨天',而少数人却心有不甘要'活向明天'的矛盾。于是有了大悲哀与大痛苦。"[5]
小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感士不遇赋",三代"士"的遭遇令人唏嘘。第一代的谈甓渔累考不进,却不失为地方贤达,过着一种物质和精神都相对优渥的生活,只是他的学问后继无人;第二代的高北溟在最有雄心、最有才华的年纪遇到"停了科举"的当头棒喝,任教后常受排挤难以施展,他"刻印谈老师诗文""为高雪谋个好的前途"这两桩夙愿都没能实现;第三代的高雪学业道断,才貌超群的她生就了翅膀,却没有机会高飞,最后竟困守小城抑郁而死,抱恨终生。更使人扼腕的是,我们分明感到了他们的人生际遇逐代下降、走向凄冷的趋势。
晚年的汪曾祺说过"重读一些我的作品,发现:我是很悲哀的"[6] ,我"对生活有很深的沉痛感" [7]。小城与时代积习的封锁、社会认知的固执、个体命运的逼仄、人物性格的局限,对人物形成了悲剧合围,足以使他们的一切抵抗,都变成煎熬、徒劳和绝望。小说中的几个读书人都是小百姓,都无野心、无恶念,他们的要求丝毫也不过分,却仍然不能获得任何支持只能坐等失败。
关于《徙》,时至当下,我们依然没有特别匹配的关注,最奇怪的是在专门谈论汪曾祺小说悲剧意识的文字里也很少提及。要知道,小说中让人物冲撞不出、伤痕累累的那些困局,纵使对今天的我们而言,同样也难以挣脱。对于《徙》,我们应该重视,中国教育也应该重视,这并非小事。
-----------------
[1]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自序》,《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1月版,第95页。
[2]汪曾祺:《关于〈受戒〉》,《汪曾祺全集》第6卷,第340页。
[3] 汪曾祺:《知识分子的知识化》,《汪曾祺全集》第4卷,第463页。
[4][6] 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重印后记》,《汪曾祺全集》第5卷,第163页。
[5] 熊家良:《"犹睡"的小城与觉醒者的永恒冲撞》,《名作欣赏》2007年第7期,第54页。
[7] 汪曾祺:《捡石子儿(代序)》,《汪曾祺全集》第5卷,第245页。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2-24 02:43 , Processed in 0.52796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