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罗伯特·舒曼( {) r4 ^5 G- o8 L5 o1 t& U* U
r) b: B3 X" A* |(1)名家介绍:
4 v: ~: I8 }. d6 [, b4 E. l
2 L) I9 g% l7 ]4 @- [ J7 k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舒曼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如:肖邦、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
0 U6 ~0 n& J) A5 |: A2 P- g* L
- K* I/ u& q8 x9 Z" G0 E8 H7 u(2)代表作品: 4 o; T$ b0 L# v7 |9 ~9 m& Y1 d
5 e1 \& J& T2 O+ s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 1840年写了138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还写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秦曲》、 《曼弗雷德序曲》等。
8 _# Z$ D! v5 A" q; c) C1 G, q, s. _: Q. z# G" z
6:卓阿基诺·罗西尼
. E% Q5 s! T+ j' P. d8 p% t+ F8 Q( c* _/ h, e6 E
(1)名家介绍:9 @* R5 v# E& g% Q' H
6 w+ i( f& M$ Z$ J卓阿基诺·罗西尼〔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生于意大利贝萨洛。他十岁师从蒂塞学和声,后学习作歌剧。所作的《塞维尔的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它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他并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1829年罗西尼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这部作品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并对大歌剧体裁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1 H/ k. ?! Z8 Q: d8 ?3 u
& z8 z2 M1 P! b6 g$ z
(2)代表作品:
! w$ y& e4 o. |, K% X
6 ?9 `. M6 h0 ], K" I5 p7 D罗西尼创作了近四十部歌剧,代表作有《塞维尔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以及正歌剧《奥赛罗》、《摩西》等。0 c8 Q: [' w: O. m+ n
' m/ q7 ^4 H- |/ A7: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j6 \) d; ~' X0 r
$ Z1 K$ j5 g: p- B F: N1 [
(1)名家介绍:
3 a$ e3 c. J0 J8 Z" Z# G5 o2 E# o9 d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海的风景画"大师。但他首先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特别是俄罗斯歌剧艺术的巨匠。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家庭音乐气氛的熏陶,六岁开始学钢琴,十一岁尝试写作音乐。186512月首演他的《第一交响曲》获得成功。1871年正式成为专业音乐家。他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年,学生都相当优秀,其中有:阿连斯基、阿萨菲耶夫、格拉祖诺夫、李亚多夫,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朱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200多位著名音乐家。在他一生中最后的二十年间,他几乎没有采用过纯粹的交响音乐的形式来写作。他的交响音乐创作都具有标题性、叙事体和音画式的倾向,他的交响音乐作品的情节,同俄罗斯的壮士歌和传说、东方的民间故事以及人民生活的场面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的交响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东方色彩。他还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配器法》以及传记《我的音乐生活》等。1 Q! n: j& F% I" t/ j
5 f" t( n( H, n) O; ^1 }! T
(2)代表作品:% c" K* l3 c: t3 p
/ x0 h9 b$ O' q& ]6 O7 E+ M他的主要作品有:歌剧十五部,包括音乐剧、史诗歌剧、神话歌剧、抒情喜歌剧和神怪歌舞剧等体裁,其中最著名的有《普斯科夫姑娘》、《五月之夜》、《雪女郎》、《圣诞节前夜》、《萨特阔》、《沙皇的新娘》、《萨旦王的故事》等。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金鸡》是一部尖刻的讽刺作品。他的交响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但非常精彩:六十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第一交响曲》、交响组曲《安塔尔》和交响音画《萨特阔》等;八十年代的作品则有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和《第三交响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