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变奏与赋格曲原是布里顿受英国教育部委托为科教纪录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而谱写的音乐。其实该曲的曲名叫“普塞尔主题变奏曲”。该影片放映后,受到普遍欢迎,它不仅使广大青少年得益匪浅,甚至对具有较多音乐知识的听众来说也不啻为一种美好的享受。人们从这部作品中,领略到布里顿使一项平凡的日常工作——写电影配乐,升华为技巧娴熟、精细微妙的艺术创作。
7 M$ {3 o9 x0 M/ G# U5 |2 V( w. S) ~, E: `9 h @
) A1 j& d6 H& b2 ^, o0 q# d8 l$ {$ L, D3 C
现在,打开你的播放器,依照下面的解说词,一起来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吧:)3 o2 i3 d: K t- a* Z7 G9 `" P7 | ]
/ V6 `6 Z% W+ p4 `+ ~
(引号内为原解说词,其余为赏析)
3 i; D5 i2 ^2 ]$ {6 K; I# [/ |" b& z- ~# t
(全体演奏珀塞尔主题)% u2 Z4 q1 P3 S, u4 W8 C
9 Z' f! x! X. z! L% `
“你现在听到的是英国大作曲家亨利—珀塞尔的一个主题,分别由管弦乐队的四个乐器组奏出。”
) F# V& k! S" i1 O$ z7 V8 T; G
$ R* @( S% J7 z$ | (木管乐器组)6 z0 k+ J" W$ U' w
: v- e, l: y* Q' H7 i+ e5 w' b “木管乐器由六孔小锡笛改良而成,他们都是木制的。”
. e/ C5 g5 ], e/ M2 S% P! k0 ?
0 z7 Z7 b5 `, b" O; `" B8 o, p (铜管乐器组)
* ~6 f4 D$ Y7 T) |# l4 }
0 F. R; t3 B& D! }) l8 e5 t “早期的铜管乐器是小号和猎号,这里的铜管乐器都是他们的后代。”
; T: u/ T9 ~9 v) _4 ^% ~
- l% E8 E4 F8 V, F6 ? (弦乐器组)5 d. }0 S# |: J5 E
+ o# F! E7 v7 `* V; }7 M0 T* P “弦乐器多用弓拉或用手指拨弦发声。”' e$ N4 X$ B4 |( N% j' r$ o
+ Q' x% P0 x) P (打击乐器组)! s U _7 f& F, v/ P" e J/ l7 N6 u: @
( C; c2 q* _& d5 M2 q
“打击乐器包括鼓、锣、铃鼓和其他可敲击的任何乐器。”
- b! c* `3 t# N# s8 ^, Q4 [- c9 s- f+ H
(再次全体演奏珀塞尔主题)
5 C9 K( l f1 V8 ^$ Q# S- c- |) t4 [$ \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每一种乐器各自演奏的一段变奏:”
& {! s9 X v. y3 F. i* J' k
) u5 T- I6 G8 K* n# M 木管组:8 L% |) g6 r( N# F5 y; ~
; [4 l% [7 M$ @! x4 C6 B
第一变奏:“木管乐器组音区最高的是声音明亮的长笛,还有它那尖声尖气的小兄弟——短笛。”
" K" K! \- f& t
# C, `# ~/ ~* @3 F 第一变奏是G大调,急板,2/4拍。主旋律由短笛、长笛担任。曲调进行中,用了许多装饰音,表现出它们的灵活性。这里,短笛有尖短的高音,长笛有柔和的中低音。
7 ?! j& @* o/ h4 N: |7 k. I/ o M$ s( T6 l+ L' v
第二变奏:“双簧管的音质温和而哀怨,但在作曲时,它也能表现的足够有力;”
0 j2 c( q1 i- l8 n+ k' Q( F5 N
: S, E# G' A. b( B B! ^. {6 {) _4 h 第二变奏转升G小调,4/4拍,速度徐缓。由双簧管奏田园风的曲调,双簧管既适于演奏温柔的曲调,也善于表现悲哀的情绪。
2 R. j( N5 s: v) ^2 h% x: C. c7 d0 D5 z) y! D; [- I9 g( j) ~1 I
第三变奏:“单簧管非常的灵活,它的声音美丽、平顺而圆润;”1 Q2 X2 Y& [6 y& \. A4 a2 z8 ^
* l5 {5 `4 i% k9 X1 p3 {& V* ~ 第三变奏转C大调,6/8拍,中速,由两支单簧管演奏三连音和分解和弦。单簧管非常灵活,音色圆润而流畅。
$ r* X9 J2 G0 R* r P& O' Z9 h$ k1 N3 }, ?, d- ^- R2 J. v, _2 z) p1 w
第四变奏:“大管在木管乐器组中体积最大,声音也最低沉;”
2 b' H9 T0 T* H1 f) d2 \5 m- s1 v: P% a5 ?' m3 k0 ]9 {
第四变奏转B小调,4/4拍,快板。由大管演奏,旋律里有一系列的附点音符。大管音色灰暗、低沉,它善于表现诙谐情趣。
2 t+ w" {9 S; R/ a6 [; O! d# E
9 P% M% N$ n2 r+ p 弦乐组:5 I1 R! q8 Y/ P' V# e9 o1 h' A1 v* F
' v4 s# x. M9 g% x# R6 e
第五变奏:“弦乐器家族中最高的声部是小提琴,它们分成第一和第二组演奏;”
) @6 a3 E) Z' t0 f
6 O7 q* ~( A: g1 ]5 O7 w( T 小提琴是弦乐组最高声部。在乐队里分为两组: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现在,它在G大调上,演奏了一段3/4拍的波尔卡舞曲,情绪活泼、轻快。这是主题的第五变奏。" E+ Z) ?! ?9 t1 H# S
3 _0 w* P8 ^) f* ~
第六变奏:“中提琴比小提琴稍大,音响也较低;”
5 u' B4 _5 F7 k3 T8 y* Q: d* C
! u7 ]$ p$ e; v; O; x4 C 第六变奏是由中提琴来担任的。中提琴比起小提琴来体积稍大一些。它在G大调上演奏一段3/4拍、情绪有些忧伤的旋律。中提琴音色暗淡、厚实,这里正表现出它的这一特色。0 N" s% k' N' P5 K. m
4 G; U+ n- w1 p( _) ?8 |
第七变奏:“大提琴以丰满而热情的音色歌唱;”
" _5 `4 B" k2 ^" w6 `3 l
5 [9 y0 [1 c4 Q5 S+ }% M! n* n 第七变奏是由大提琴在高音区演奏的。B大调,3/4拍。大提琴音色优美,特别适合演奏如歌的旋律。它好似一个(或一组)男声在歌唱。3 V9 C- G. a! h [8 M
+ x3 a8 g6 I; w2 N B 第八变奏:“低音提琴是弦乐器家族中的老祖父,它的声音沉重,嘟嘟囔囔的;”; a% t, S/ k& z% y+ O- |# a# ?% P$ I
( J4 \; [) Y$ t4 i' g$ q
第八变奏,由低音提琴演奏。低音提琴在乐队里,被人们诙谐地看成是弦乐家庭的“老祖父”。这种乐器虽然在乐队里经常只是担任低音演奏,但是它的表现力也是十分丰富的。这里既演奏了活泼的断音,又有抒情的旋律。7 }% A& S# `7 c( q3 n+ Z7 |+ d& T
# X0 y- r8 \% [" F5 \
第九变奏:“竖琴有47根弦,还有七个踏瓣用以变换弦的音高;”
* q5 ], R/ L6 w7 w$ j7 f+ V1 A2 k9 g' e
竖琴,这是管弦乐队里的一种特性乐器,有四十七根弦,可以用七个踏瓣变换弦的音高。它在这里起着一种间奏的作用,但又是第九变奏。竖琴先演奏了几个和弦,然后,又让大家听了它所特有的上下刮奏和分解和弦的效果。这些,正是竖琴在乐队里运用得最多的几种演奏手法。2 L/ x, V9 _# z" R, Y& I. i
0 p" k8 Z' O: C# _) E9 u& n
铜管组:
3 [: Q' [5 y2 I5 \" y+ q
. }! L0 p0 ~- F$ l3 C& E7 s4 g 第十变奏:“铜管乐器家族从法国号开始,这些乐器是用铜管盘成圆形制成的;”
# n/ a: y, h, h9 j
) k% E5 R: h+ | 圆号的音色介乎木管和铜管之间,它和木管乐器在一起可以重奏,也可以和铜管在一起重奏。圆号在乐曲中常用来表示猎号,因为这种乐器是从古代猎号发展来的。7 Z2 e" l2 N, V# N. x. \# I, x1 j3 Y
7 Z; ^8 E0 v% |7 M1 f( [. T 第十一变奏:“我希望你们都熟悉小号的声音;”
, M1 K$ M; C0 s, y2 j. i8 z: G1 r5 }% B# x
小号,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高音管乐器,它的音色明亮,带有号召性,适合表现雄壮、辉煌的场面,然而,它吹起抒情曲调来,也是十分迷人的。
8 K: m+ ?6 x- Y/ y+ r, {4 x D' F2 U, x/ A) h, E
第十二变奏:“长号的声音沉重、洪亮。大号更加沉重;”. G' S' n. N1 a& X) n; h
8 G1 a5 r7 Y1 @) d
第十二变奏曲长号担任。长号分高音长号、中音长号、低音长号三种,如果一个乐队里用了三支就是各样一支,它的音色十分庄重、洪亮,它最大的特点是能非常自如地演奏滑音,这对其它管乐器是不易做到的。4 @5 Y _7 b' h n0 G3 h
3 m% `: b( q' W( K( T! s 第十三变奏:(连在十二变奏之后,无解说词)
9 e- ?% Z3 X6 l x/ e7 l$ G0 _4 y d0 I& a
最后一个变奏由低音大号演奏。这种乐器声音低沉,如果把它比作人声,就象是个老人,但是,它也有独奏的本领,还有不少作曲家为大号写协奏曲呢!
N0 u9 r: w( N! K5 {/ v* g% Y
9 S4 Z5 j9 q* @, {4 r/ L1 T 打击乐组:
! }* ~# ~) f# m5 C
9 a& X! Y$ ?5 I2 k2 R& u8 d1 U “打击乐器种类繁多,这里介绍最常用的。首先是定音鼓、大鼓和钹,铃鼓和三角铁,小鼓和木鱼,木琴,响板和锣。在这些乐器合起来演奏之前,先听一听响鞭。”+ R& A( t6 q( l: N2 _1 f
5 t9 a3 h; G; c- s+ M$ k# J6 e8 F( q 管弦乐队里用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大、小军鼓,铃鼓,钹,三角铁,大、小钟琴,响板,刮板,锣等等。这里面除了木琴以外,其它打击乐器大多无固定音高。作曲家为了不使大家听这一段时感到单调,除了用木琴、大、小钟琴演奏旋律外,还安排其它乐器演奏旋律作为背景。 O$ |9 N! w5 H2 n5 _4 d- n
( g$ P! p& y o/ r9 o) ]
“我们已经把整个管弦乐队拆成了一个个零件,现在让我们把他们装配到一首赋格曲中去吧……”; M" V+ U0 q4 M ]
! u% ~ J1 A! f7 j* q
上面,已经把管弦乐队里的各种乐器全都介绍了一遍。为了加强印象,掀起乐曲的高潮,作曲家在分个介绍它们之后,又把它们集中在一起,用赋格曲形式作了复述。这一段安排是十分巧妙的。除了各种乐器挨个再现一次之外,让铜管乐器来演奏珀塞尔的主题。这样就突出了主题,其它乐器演奏他写的赋格段。
; F5 {3 s5 [, x5 _) @
$ U2 A# h1 n) @. T4 Z- q, ^! @ 这支曲子在1946年10月15日在英国利物浦首演,受到热烈欢迎。后来作曲家把其中介绍词去掉了,成为一首艺术性很高,但又极其通俗的管弦乐曲。几十年来,它的录音和唱片流传于世界各地,对普及管弦乐知识起到了很大作用,还有人把这支曲子编为芭蕾舞来表演。
$ [2 {" X4 j3 ~1 s.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