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90|回复: 1

[名家特写] 音乐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复制链接]

8923

积分

5

听众

4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923
geci110 发表于 2017-8-21 09: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品314号(An der schoe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1]),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 }5 @9 U0 D% ?- a0 `
) \2 ^0 P# R0 |& ]3 [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3 @5 l! h+ m# R* H+ C

: i9 n( ~: Z- ^# ]/ j+ K, W# F) E
( }; |9 f" i% B$ j0 B, T0 {7 L7 Q% L7 y8 |5 i' Q
创作背景:4 A. h& K8 _: w3 G( j( }+ M

% s' r2 m! ]/ Z9 b! P  J' ^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 ?2 m2 Z  g) j2 b7 h% B
! _7 k) ^8 ]" D. C' g( K' z7 m1867年2月9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 s' b0 m, c. s6 M/ Q  L  R& O) \, l1 h6 y8 i1 v# C# k
        同年,小约翰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亲自指挥该曲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小约翰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2 r. ^- X4 [- m
$ N3 q& b& t' r4 J" c
(请先打开播放器后,再阅读乐曲赏析)! \! g/ r! m  q& x
1 D1 Z% d/ z1 l- K7 f$ y
乐曲赏析:2 I+ V. v/ n! o+ J& _- |8 t

2 z$ b, o; j6 d) ~# _3 q& |  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 L5 r2 x, ]) |/ ^# h+ h6 r
% L% \0 h6 u# ?9 P7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 c# C# Q1 H$ w5 K
' W3 y! K4 y0 N) m7 @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
8 ]9 o7 ^: s. K  j1 `0 W8 [2 D- M3 W: K. ]1 |+ d2 E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 Z/ \  R: e: G, l. j, x

* L( o# O, f+ z! Y9 O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 e( R, L7 C* B8 ?+ z3 Z6 d$ _. w0 J/ V& w2 L- _9 F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D8 W0 o* I) W6 k/ e) O

7 q! }$ B# s, o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 F2 N! y/ D9 h
: n5 K7 s9 S, z3 B" P. I, U6 L/ S' b9 ^
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 U' u4 J& G+ t3 [! \4 n9 X3 ~+ e5 J! x$ U& H: S
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 j2 U) q) t4 ?0 w$ b: Y( x( G  Q- n% k4 q" I3 H( C$ l, Z# O4 B

9 w" ?4 n* B  u* b' \$ W: e( v  [: C( a% H! [
关于蓝色多瑙河的创作,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小约翰·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她猛冲进去,见洗衣妇正要把那件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J" D$ b$ j: F% l

  t2 f, f* B5 J" o! `' T/ t: A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8

积分

15

听众

77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538
龙婉娣 发表于 2017-8-28 0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 n: m. E' b2 ^# N6 }4 P分享,谢谢楼主发布,我收藏了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1 11:21 , Processed in 0.11832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