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列奥波德·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1904)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Folk Music)的主要代表人物。8 |# S2 J2 ?! c! H' P
) c( I ~' {. B. _ 德沃夏克于1841年9月8日诞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贫苦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度过的。十三岁时,他便沿袭父亲的道路,当了屠户学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十分上进,他刻苦自学,并逐渐显露出音乐才能。他最初跟随本村的乐师学习小提琴,十六岁时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这所音乐学校是让他成为音乐家的摇篮。1859年,德沃夏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拉格风琴学校毕业,此后他便开始在布拉格临时剧院(后改建为国家剧院)里担任中提琴师。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在捷克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他为发展民族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9 n; [5 C2 d$ y# t9 D
9 x( m* T) k: m8 K* D9 f- H* W# r 5 C0 ~4 p5 c* G# y' W i
; _) z# T' U W7 F* Y
作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岁的德沃夏克就发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此后便开始了他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1878年,他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来到美国,担任了纽约音乐学院院长的职务,此时德沃夏克已经51岁高龄了。这位曾经热爱他自己国家的古老民间舞曲的德沃夏克,在美国期间一度喜爱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乐以及斯蒂芬·福斯特的简单歌曲——这类新的民间音乐。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就是以福斯特的《故乡的亲人》同样伴奏和弦为基础的。4 T! `" h$ |% U3 {$ R/ h( e
6 m j7 i |, F% q8 F1 M7 Q3 P# T4 T
德沃夏克并不像他的风琴学校的老头们那样学究气十足,他除了教音乐的规则之外,还力图教它的精神。他认为那些年轻的美国音乐家们力图模仿欧洲音乐,做得太过分了。德沃夏克觉得他们应当从他们自己的丰富的民间旋律宝藏中给自己的国家制造一种民族音乐。为了向他们表明他们可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写了他那部伟大的交响曲《自新大陆》(也译为《自新世界》)。 * Q: \# r4 V6 c4 |% e0 y
' N) i( q' t+ O) U7 Z3 j$ I" W8 A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国任教期间,以美国黑人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之一——《自新大陆交响曲》。
4 R. n R2 K: X1 D% ~! B! I4 A/ @- c- m- a4 c, o- G' p- J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所有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之一。德沃夏克并不只是抄袭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主题。他受到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的启发,创作出他自己的主题。在第一和第三乐章的欢快的曲调的闪现中,我们甚至能不时瞥见美国移民者们朝气蓬勃的谷库舞和碾米时闲谈的景象。第二乐章那段美妙的“慢板”也许是所有交响乐中最动人的旋律,它表现了黑人灵歌的精神。并且人们唱“念故乡”这句歌词的时候往往也把它唱得象一首灵歌。
4 x1 `' f, Z" p: d6 |- l/ c
9 u# G, T; `* {9 e7 U% o 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他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Opera),十一部神剧和清唱剧(Oratorio),九部交响曲(Symphony),五部交响诗(Symphonic Poem),六部协奏曲(Concerto),三十二首室内乐(Chamber Music)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 q6 [6 z* k7 V1 ?+ M- f1 v' `% e
& S; {% o' e+ v, @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不幸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 v9 b( }4 g# Z$ H# X0 C+ t
9 o2 l9 s" H: r U!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