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83|回复: 1

[作曲技巧] 德国后浪漫派音乐开创者——理查德•瓦格纳

[复制链接]

8923

积分

5

听众

4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923
geci110 发表于 2017-8-21 0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M% z6 c' N* g) w4 c! f# j! @" j7 u) d

- K; B5 h/ I" ?2 u1 A" p ) y# Z1 F2 f. w( {
; j- e8 ]( J# A7 H4 o) b
    瓦格纳出生于莱比锡,从小接受了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其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f, X( ^6 B8 r! N; K, p% }
" _! a, o& I/ i5 P$ }$ o5 ?8 S' H! X 0 A! J  r' B! N4 e3 j$ C  Z2 E

' m* v& [! f2 T; V3 T    在瓦格纳生活的时代,在德国人们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故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瓦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部歌剧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标志着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调性体系开始瓦解的标志。从此以后,“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义词。为了实现自己在歌剧改革方面的理想,并将这一切呈现于世人,瓦格纳特地筹建了拜鲁伊特音乐节演出自己的作品。而这个音乐节到现在一直都吸引着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眼光。
3 q- y9 v: }6 s
5 k* j, x9 u; f. S+ ?
# `7 F4 q- s8 J: c; U* J+ B" }2 G8 Z/ A* p/ t8 [1 o& `6 [
    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很多人在听瓦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无可否认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瓦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以及尼采的超人论等思想,以及后来戈比诺的雅利安种族主义理论,晚年的时候,瓦格纳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响。瓦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当瓦格纳改变其音乐风格之后,尼采与他决裂,称他是一个狡猾的人,称听他的音乐使人致疯。1878年1月3日,瓦格纳将《帕西法尔》赠送给尼采,尼采写了最后一封信给瓦格纳,并回赠自己的新书《人性,太人性的》,1888年,尼采写作《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对瓦格纳》正式的表述出自己对这位昔日好友的看法。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一直是瓦格纳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保护人,瓦格纳有多部作品是献给他的。而路德维希二世也是瓦格纳狂热的崇拜者,他以瓦格纳歌剧的内容为主题,修建了宫殿新天鹅堡,其内部有齐格弗里德屠龙的金像,描绘《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故事的挂毯,以《汤豪舍》故事设计的山洞和节日大厅,而且他计划将这一城堡作为礼物献给瓦格纳,当作歌剧《帕西法尔》的背景。他资助了瓦格纳修建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并且作为贵宾出席了开幕演出。 5 X" L5 E' I; P9 K1 Y/ [6 w7 ?8 h* `

8 L+ Y: y5 W; @2 D6 e
+ K* _; y" U; R" f& `0 E( B5 w( T4 \% P# q8 ~$ j5 L" |+ ?9 H
    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表现出对女性的崇拜。多年来,瓦格纳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现在他的乐剧中,如《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通过对爱情献身来拯救人类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寓言式的女性孔德里。瓦格纳的音乐手法与剧场观念,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各种艺术。尤其是电影艺术受到瓦格纳的启发最多。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一直因为瓦格纳的反犹太主义思想以及纳粹的原因,一直有一非正式的禁令,以色列国内从不上演瓦格纳的作品,不过这些年来稍有松动。
+ H9 ?4 L1 t3 f5 j
2 T' Q- e0 X/ b# K   ]6 G5 ]+ N" [
! T2 }- ~) ^) {- F" w7 c
    1879年以后,因为健康关系瓦格纳连续四个冬天都是在意大利度过的。1881年春,瓦格纳赴柏林参加《众神黄昏》的公演,在一片喝彩声中他突然脸色苍白,急忙退入休息室。一阵阵的心脏剧痛威胁着他的生命。瓦格纳顽强地活下来了,但从此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82年,瓦格纳重返拜雷特,在那里参加了《帕西法尔》的首演,在最后一场演出中他还亲临指挥。随后,瓦格纳又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883年2月13 日死于威尼斯。
. [; C# j3 v0 s  u& N. L# y  @& i$ w7 P0 V

: q9 r7 U9 l" y' M- w9 u7 P; Y. i! X& ~7 _7 Q
    瓦格纳的遗体经慕尼黑运往拜罗伊特。2月16日下午二时,运有瓦格纳及其家属的专车从慕尼黑开出,沿途每一个车站都有无数的人汇集在那里默默祈祷。晚上,在慕尼黑车站上,有数千名瓦格纳的崇拜者,手持火炬在等待;当车子开出站时,数百面吊旗垂下。奏出瓦格纳的巨作《神异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当列车抵 达拜霞特时,巨大的哀哭声淹没了整个车站。每一户人家门前都拴了黑色吊旗,街灯也包上了布。一支巨大的送葬行列从街道上 缓缓而过。瓦格纳死去的消息很快传向全世界,吊辞从四面八方飞来。威尔第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悲!悲!悲!瓦格纳死了!!!大人物已消失,在文化史上留下伟大痕迹的那个名字!!!”雕刻家奥克斯达用石膏为死者拓取了遗容。瓦格纳的妻子科西玛肝肠寸断,剪下一柬金发放到灵柩中永陪丈夫。1 p  O8 [; P+ c2 u( }5 ]

; {* P8 k3 u% V' n& i! N , G4 `& d/ _. _$ f5 v* k: q# e

! u; h# h$ ?$ D: C/ n+ E* O5 X6 r瓦格纳的艺术成就和主要作品
6 \% {8 V: H" @% B5 \+ {% s3 S$ L; k! c4 T

- e; I1 k) A) i( N) s( G/ ]) m  H( q; F' {+ K- a. C) A
 ① 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 v+ p* u# @" V$ \# I! b) S& N0 k/ W8 J0 e# w) q
 ② 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9 G' `+ h1 n. A3 W4 d2 |
5 K8 F) ~5 U& g1 |0 n
 ③ 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 ?" m3 b  ^) X% g6 v; Y
" m, c$ I5 }, I9 H9 X ④ 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5 T/ p2 H4 y2 n7 y

( @- S: L, e* b# B; ]/ b * v# @/ `" q* o
, Z0 c2 D* v+ B! E2 Z
主要作品:
$ I; _7 b, K0 k# o/ F) L8 j' M7 L2 e! i) t* x! X: l: F
    仙女(Die Feen 1833-34,三幕歌剧首演於1888年)
+ D& C) v" f1 c5 w
/ Z. u$ _7 M( w) t: d8 T" n  禁恋(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 1834-36,首演於1836年)! k1 @) e* R  j( S$ D4 I3 K" u& m  k. s

8 y! o6 T8 `, \% M  黎恩济(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首演於1842年)
& ]4 s( S' @) D' k9 R9 \) L3 S" B9 r3 @6 o, K5 T
  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1843)* J8 c) [1 c7 s& I: s6 @
9 F$ I- k$ L; E: ?+ M; f4 d$ _6 s
  汤豪舍(Tannhäuser,1845)0 A/ I* k8 C& O

1 y4 q6 f8 a# u1 I9 m  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
9 N4 v# d* d) z* w  \4 h
& ]9 a3 I! `5 u; \$ k3 Q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
. K  E; ~* i+ {+ ^2 A+ w. n" z& g- J: \3 s# W/ G' b4 s2 |
  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8)* `; d0 }1 M) p, b; I; u

0 ^+ P8 F4 s! y7 y7 I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9 Q8 D5 @" O$ _, ?
9 L) L& }  }, N+ d( A3 w
  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1854)9 {% h( o" q, f0 w3 c

& f( q/ D0 ]% E4 ~+ G6 D  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
: w# W1 ~6 I1 [5 e! _/ X4 K6 E- k0 ^/ Y" C$ f# I$ J, o
  齐格弗里德(Siegfried,1871)) q# A5 _' b$ _
6 H5 Q. _# L' ]1 b
  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1874)
+ ?( p# f# J/ N0 |- E' o- O3 r* Q8 b- i0 H; S4 ~; \8 ]* J/ f
  帕西法尔(Parsifal,1882)
. A, T& T4 j! _" N+ E, @1 F1 d
- s  f& w" J& T  管弦乐改编
/ C$ \2 b! w* g1 S. j6 X) _6 `' Z4 O# W
  格鲁克歌剧《依菲格尼亚在陶里德》序曲 重新配器
6 o- d( z/ o9 s2 d3 Z: x+ J% A! r% w3 q
6 |& D1 R+ l! N' f7 h7 ?3 q  C大调交响曲
1 R1 d( V: c8 [1 a( O! Q  r. x/ T, N: [5 W- z$ L8 u$ ?8 i
  浮士德序曲  5首魏森东克的歌
. y) B! H- j3 ~: I1 [1 K  c6 N7 T$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27

听众

741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5296
sina 发表于 2017-8-23 14: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谢谢楼主的发布,我分享了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4 02:56 , Processed in 0.160816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