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起一份空白乐谱,选择调性(大调更受青睐),确定节奏(例如四四拍)。写下旋律、副歌和过渡,每行有8小节。根据设定的主题,例如爱情、失落或孤独感来创作歌词。随后,一首流行歌曲就诞生了。
5 n" G( g. q% e" Z
& t! y/ d: g; r8 C- Q8 k$ r5 W+ x. t( f, W3 |' G
当然,32小节音乐,以及对卡拉OK友好的歌词并不一定能带来一首热门歌曲。然而,大部分热门歌曲都有着类似的基本规则:大调、舒缓的节奏、宽泛的主题。
0 A1 n( a, T* q. i. e" X' k
7 C1 R' ?* X4 _2 p% p# D因此问题在于:如果流行歌曲的创作如此简单,总是落入特定模式,那么是否可以进行反向工程并实现自动创作?是否有可能,歌曲创作者只需将主题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旋律和歌词,直接提供一首歌曲?) `0 x2 I3 R) I% D1 G+ B/ T" u4 Z
: a9 t* b0 L9 i3 U& \9 l8 W; L
罗切斯特大学流行音乐研究所负责人约翰·科瓦奇(John Covach)认为,如果希望歌曲吸引听众,那么这样做是不可行的。流行音乐更多地强调文化,而不仅是音乐上的创造。他指出,今天流行的歌曲在5年前未必流行。如果今天才发行一张专辑,那么甲壳虫乐队不可能获得夺目的成功。此外,目前有许多歌曲被归类为流行歌曲,而热门歌曲通常有着社会性和文化性。8 s, [4 L$ e/ p% F& Y0 i( l; D
9 e! t) V9 z4 I, C" `换句话说,流行音乐通常会跟随时尚而改变,因此无人知道未来什么样的歌曲会成功。排行榜前列的流行歌曲总是需要一些额外的元素去抓住听众,只要看看布鲁诺·玛尔斯、泰勒·斯威夫特和凯蒂·佩里等熠星的歌曲即可发现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拿出一张空白乐谱创作流行歌曲,但没有人能确保,这样的歌曲能引起足够多听众的共鸣。3 x/ q; ^/ r; @0 q( O
7 p' _1 `. T! y) i4 D5 z2 c5 e- R唱片公司和艺人已尝试过对热门歌曲进行反向工程,以解决这一问题。圣约翰大学历史学教授、《追逐声音》一书的作者苏珊·施密特-霍宁(Susan Schmidt-Horning)指出,这样的反向工程尤其关注摇滚乐。音乐人会研究电子乐器的声音变化,将其中一些元素用于新歌曲的创作。# {+ X% i$ \4 o; z z0 L! V# d
+ q& c4 ?. p z基于这一原因,流行音乐的创作呈现了一定的模式化。相似的音乐一再出现。许多音乐人会重用热门的旋律。固定的音符组合随处可见,而常见的节奏更是只有寥寥几种。
8 C6 I( d! l# s) G1 a: f I1 h, G; g. L7 z2 H, e
然而,将一首歌分解,利用其中的元素去制作类似的歌曲从未获得过成功。流行音乐行业的发展取决于我们创作及聆听音乐的方式。未来的流行熠星并不会是凯蒂·佩里、麦莉·赛勒斯和卡莉·蕾·吉普森的合体,未来的流行熠星或许更可能是初音未来。. l" k8 d3 r1 b& b2 M3 C) Z2 N
6 I4 ^) p& p% ~7 g初音未来是日本的虚拟流行熠星,通过3D投影技术能在台上“表演”或“歌唱”。初音未来由Crypton Future Media设计,本质上是一个声音合成器,利用数据库中记录的人声来表演。近年来,初音未来已经吸引了许多粉丝,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熠星。她曾经在Lady Gaga的演唱会上担当开场表演,同时也曾受邀担任《大卫·莱特曼晚间秀》的嘉宾。
* D# Y$ N& \; c0 ]8 |. }. u* e- |* W# o
去年11月,《纽约》杂志曾刊文详细介绍了初音未来。文章称:“根据你访问对象的不同,初音未来有时是代表了流行音乐未来的先驱,有时则是启示录中来自全息成像的女骑士。”/ @: E4 h2 `5 E4 _4 p# n* _8 f
* j/ r+ z1 b2 L
后一种看法很容易理解。初音未来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而如果人们疯狂追捧虚拟人物,那么在多长的时间里,我们将会膜拜由计算机创造的、毫无灵魂的流行文化?(不会很快。)如果初音未来能在世界上距离遥远的两地同时表演,那么这样的现场表演是否真的有“现场感”?(现场感再真实不过。)如果不能摆姿势拍照并签名,那么这样的虚拟人物能否吸引粉丝?(答案是肯定的。)虚拟人物能否成为熠星?(毫无疑问如此。)
3 x6 L/ j1 c. p* {2 c0 t& d9 F3 `3 E
& y; Q. ?, r% Q3 m. m3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