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k; L" h5 `) u6 b 昨晚,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在大剧院歌剧厅首演亮相,指挥家张国勇执棒大剧院管弦乐团,携手王凱、王喆、刘珊、关致京等青年歌唱家,共同唱响了极具民族风情的激昂旋律。该剧由著名导演廖向红执导,作曲家雷蕾作曲,剧作家冯柏铭、冯必烈任编剧。历时三年,穿越峡谷与雪山,《金沙江畔》的主创团队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康巴藏区收集了众多珍贵的一手素材,为这部作品注入了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2 a6 x b9 h& a7 P: g. j6 Z $ i |( q3 ]( O, J 藏区采风带来浓郁民族风2 n W, x0 x& E* x
, [$ ^- L( ?8 u7 m
歌剧《金沙江畔》改编自红军作家陈靖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红军先遣团在团长金明的带领下渡过金沙江,以严明的纪律和民族政策消除了藏族姑娘卓玛对红军的误会,并因赢得藏区土司桑吉的信任而成功借道,使红军主力得以继续北上的故事。不同于许多曲高和寡的西洋歌剧,《金沙江畔》中咏叹调的旋律朗朗上口,极富民族风情又格外具有感染力。 1 S" E L: l6 E 1 J: ?! k- l+ a b$ n- q, V# H “广义上来讲,民族歌剧就是中国人的情感、故事、语言,要让中国观众更容易感受到民族的文化。”作曲家雷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采风时搜集了大量的音乐资料,这种民间音乐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在歌剧中用了很多风格浓郁的康巴藏族的音乐素材,包括当地人传唱的一些小曲,这些最珍贵最闪光的音乐,是灵魂一般的存在。”其中最打动她的,莫过于云南省迪庆文工团副团长达摩鲁卓唱给她听的一曲当地的歌谣,“那是他童年的记忆,是母亲在地里干活儿时唱的康巴民歌。我把它加以发展,献给了正直、勇敢、美丽的卓玛公主。”1 U1 j) ~5 C' D# C
0 z' K6 _) n: o: [
从小说到评剧再到电影,《金沙江畔》是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家莫言来到了昨天首演的现场。“这一版歌剧的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人物塑造也十分丰满,有些唱词非常有文采。”莫言说,“在音乐上听得出雷蕾老师下了很多功夫,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特别是后半场的唱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能把主旋律题材写得这么饱满是值得庆贺的,它让我们回忆起了曾经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