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垂谊携手底特律交响乐团演绎《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
/ X* {2 r7 _( r. v6 v( ]& G0 l5 U3 c Q2 g$ O, |* e a' H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当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枉凝眉》《葬花吟》等音乐的经典旋律,幻化成大提琴如泣如诉的音符时,台下的上海乐迷如痴如醉。日前,底特律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莱昂纳德-斯拉特金执棒下,携手中国大提琴家李垂谊登陆东艺,全球首演改编自王立平影视音乐作品的交响乐版《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 d. k5 Y8 a! W# F
9 i* g% h( g5 _+ L [; I# G! h 《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由李垂谊和香港作曲家黄学扬改编。演出前,多年旅美、现常居欧洲的李垂谊告诉记者,这是他首次在上海完整演奏中国风格的作品。“87版《红楼梦》中的每首曲子都在讲述不同的故事,听到以后,我整个人深陷于作品的高潮和低谷之中。而当我演奏《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时,感觉像是走了一段很长的路,不仅是技巧的锤炼,更关乎心灵的感动。”' ~1 P% K3 Y k+ I% W
! a, B6 R6 A5 i! g+ L/ O+ `, S 共同接受采访的作曲家王立平说:“曹雪芹、《红楼梦》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我非常乐于看到大家改编《红楼梦》音乐作品,努力把中国文化散播到全球。弘扬中华经典并真正走出去,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音乐家、我们这一辈作曲家、东艺等搭建合作平台的机构,以及热爱文艺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把国人的文化自信树立起来,也让外国人爱上中国文化。”* ^: j0 g( S4 d% ?1 d- @4 P3 y
% I/ \2 N5 U+ @, w- d2 l
《红楼梦》音乐像鱼,不同加工方式不会影响它的原味
3 c, E/ L4 O" T6 x# u
3 p: I; R, h4 \ g4 B9 C% a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在王立平的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为谱写全剧音乐,他耗时四年半,总谱达若干斤。王立平说:“创作前我有很多方案,但最后落笔时,就再没改过一个音了。”在《红楼梦》歌曲和器乐曲中,王立平运用古典音律,以及古筝、琵琶、竹笛、二胡、编钟等中国传统乐器,让音乐充满中国风情。事实上,当初他也将大提琴作为了配器之一,“大提琴很接近人声,能细腻地表达作品中的情感”。
( I8 D* B+ `/ _5 b2 Z9 |. Z$ h' I" Q, l: ^; s
此前,曾有根据《红楼梦》剧中音乐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重奏等。这一次的改编版则以交响乐呈现。王立平认为,《红楼梦》音乐的核心在于情感,无论是用民乐还是西洋乐器来演绎,都可以引发中外乐迷的共鸣。“《红楼梦》像鱼,哪怕使用红烧、清蒸、煎炸、炖煮等不同加工方式,鱼的原味也不会改变。好比这次用交响乐团的盘子来托着中国旋律,《红楼梦》的韵味依然存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有自己接受度比较高的乐器,这就需要通过多种表现手段来扩展观众群体,让不同口味的乐迷领略到中国音乐的魅力。”
) t+ [$ O: m8 l% W$ ]: H4 g. M7 w1 l1 I/ f
《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的改编,同样历经了四年半的打磨。当李垂谊第一次听到《枉凝眉》《葬花吟》时,他激动得浑身发颤;黄学扬则看了三遍87版《红楼梦》,念念不忘于剧中音乐。“事实上很多音乐家都愿意谱写中国风格的作品,他们的选择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王立平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