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木:“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c) r1 R& A' J& Z6 }, D: N0 R
6 D7 w; N' ?3 Z( J, b. R4 f 学人小传# |/ O: Z2 n' K% _ b) g1 Z% a
, }& N2 ]7 m* e
公木(张松如),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词作者。1910年生,河北辛集人,1998年10月去世,享年89岁。1930年1月在北京参加革命,一生坎坷曲折,经历丰富传奇。诗歌创作与臧克家、艾青齐名,诗作有《父与子》《鸟枪的故事》《哈喽,胡子!》等。长期在大学任教,培养了大批学子,科研著述丰富,在诗论、老子研究、毛泽东诗词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首创“第三自然界”理论范畴。由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还创作有《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电影《白毛女》《豹子湾战斗》等插曲,整理定型《东方红》歌词。这些歌在我国几代人中广为传唱,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I/ E' C, l+ m, G2 p
8 B: r6 i1 ]: }; Y: \0 p
公木的一生是追逐理想、坚守信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青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洪流、为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以诗歌为生命”为人民勤奋创作奉献文艺精品的一生,是以极大热情投入教学科研、“甘化泥土润花根”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大批栋梁人才的一生。
6 L+ q# p% L# V5 J F
1 ?& i5 T0 v, O( j3 ?1 Z( I) R 向前 向前 向前!
0 `' ^* s* z1 K* ]2 K! b* s% Q- d8 N# K$ u) h1 @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 r, ~) x: f! B* y3 i3 c H6 I
/ Q: c* {9 _3 o* k. G. @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3 q3 K( j& V" o4 N
+ l- X j4 Y: i% g0 [8 I& C3 w/ R9 H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 z. t8 K* G0 R, w* w. o" Q8 s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t( d6 |' t1 M3 ?9 N7 e# G, d( \, z; n2 |
…………
( B, ^. q* y/ @1 u0 L
( I$ A9 P' W% A% y$ ?0 \/ D 这支铿锵嘹亮、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战歌,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那位诗人战士——公木。公木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近20年了,但他创作的军歌还在,他留下的业绩还在,他创造的精神财富仍然鼓舞激励着我们。
6 r( l1 x: |" Z8 z8 t2 c4 f& f' |0 ^3 z; {- ^: l) p
合 璧
; B! Z9 B1 F) E* W8 L% \: v2 M0 Q+ \$ R# U# x! x
1939年7月中旬,抗大总校职工万余人在校长罗瑞卿的率领下,东渡黄河,开赴前方。政治部宣传科只留下公木和郑律成两人,奉命等待到筹办中的抗大三分校工作。三分校政治部各科室人员一时还没有调配齐全,在新旧交替之际,他俩紧紧抓住这个短暂空暇的宝贵时间,去实现共同合作创作歌曲的夙愿。
; x4 G# |* R; l% N5 q7 [
" S- N* r& J5 l D2 R9 [ 一天,郑律成告诉公木,他为公木的《岢岚谣》作了曲。公木很惊讶,近二百行的长诗,谱曲多么费力呀!郑律成还说,想为《子夜岗兵颂》谱曲,那是公木半年前在抗大一大队做学员时写的一首短诗,登在连队墙报上,诗中反映了他在抗大学习时深夜站岗放哨的一点儿感受。诗写得很美——
$ w, k. F! c2 D! K- y* J) U+ i' _8 L1 v) D7 j
一天鳞云,筛出了几颗流星,相映溪流呜咽鸣。是谁弹奏起这一阕乡曲,四周里低吟着断续的秋蛩。远处一点孤灯,像一点流萤,明灭在有无中,画出了无涯的黑暗,也画出了山影重重。你可敬的岗兵,手把着枪托,挺立在路口,面对着西风……
4 K9 g3 M9 R" U4 p+ f' M4 U9 U
/ W, I; u% Z7 B5 ?) F$ Y5 ?% d 郑律成把这首《子夜岗兵颂》拿去,不声不响地用咏叹调谱成一首独唱曲,然后他用自己的清亮歌喉唱给公木听,这使公木既惊奇又激动,紧紧握着郑律成的手说不出话来。此后,郑律成经常催促公木,让公木作词供他写曲,并诚恳地说:“你是从前方来的,让我们携手合作为八路军歌唱吧!”
3 k% D8 c8 }; K3 X5 P6 v. j/ h: ~' N7 y0 X
郑律成进一步建议:“咱们也搞一部大合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