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问题折射出我国剧院行业发展的三个潜在现象:7 y2 V" [8 p( S" f: G
, D( w' `$ ^, n z 一是存在巨大浪费。一方面,大量剧场空置,演出内容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演出不在剧场,大批观众不进剧场,这种剧场、院团、观众三输局面的形成,除了有些演出不适合在剧场演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剧院应有的演出、经营和艺术生产功能开发严重不足,再加上场团分割,使本来是相互依存关系的剧场与院团资源无法整合,大量剧场设施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L: A2 \7 x% Z7 L, U; R
5 W7 v( K3 Y) i! K$ ]& G
二是存在巨大潜力。目前剧院年均演出仅43场,如果每个剧院的年均演出场次能达到200场,那么全国2000多家剧院,每年可承载40多万场演出,与目前9万场相比,缺口达到30万场。
4 ^- _& ^% D+ a5 ^6 ^% \* H) N4 V# Q
3 }. G, P. A% E) [- [8 [, ] 三是存在一个庞大的供给侧。如果剧院数量达到4000家,每个剧院年均演出场次达到200场,每场观众达到800人,一年全国演出场次将超过60万场,观众将超过6亿人次;如果每个观众年均消费100元,那么演出收入将达到600亿元,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o7 M' H, L9 `9 _
7 |/ m" S1 N5 o+ f 成功的剧院拥有科学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 g% h$ P6 D5 w: k! @
0 Q3 p# Y% C- h P 1637年,世界上第一个面向公众的营业性公共剧场圣卡西亚诺剧院建立,剧院的经营权首次从宫廷贵族手里转移到经理人手上,这是世界剧院管理的萌芽。1909年,中国第一座拥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上海新舞台建立,这被视为我国剧场现代化的开端。1968年世界上第一个表演艺术中心形态的剧院林肯艺术中心建立。1998年,中国第一个表演艺术中心形态的剧院上海大剧院开始运营。在我国,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运营水平,国家大剧院当属最为成功的剧院之一。国家大剧院每年举办1000场左右的商业演出和1000场左右的艺术教育活动,每年的观众达180万人次。克劳迪奥-阿巴多、西蒙-拉特、瓦莱里-捷杰耶夫、祖宾-梅塔、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朗朗、马友友等众多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都曾登上过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l; G, ^9 D7 ~3 H; I) b
/ G4 Z' Q: m& \# U3 T
根据世界剧院发展史和国家大剧院的运营实践,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总结出一个成功的剧院要具有七个核心标准:艺术创作、艺术生产是否活跃;艺术品质是否能够始终保持高水准;是否是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能否被城市中的人民所喜爱;是否是艺术家向往和追寻的地方;是否拥有一套科学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是否拥有一支专业化、国际化、多领域、高素质的艺术人才队伍。6 h" S4 Z( e& l& j
7 c2 x9 G: M5 A1 R- e
加强剧院管理人才培养,探索推进场团合一
: V# X( M% p7 y& h, D; [* x# j3 h
$ C5 o+ l- F% H 我国的剧院数量在不停增加,人民群众对剧场有强烈的需求,演出市场也前景广阔。那么,剧院到底怎样才能用起来,用得好?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近日在第14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上提出的意见值得思考。4 B! d W0 h& Y. d( y
H" K# `( a; k9 l; z3 j t
首先,要摸清全国院团的底数,在此基础上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剧院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对于目前已有的剧院要盘活存量,提高利用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业态,对于未来新增加的剧院,要用好增量。具体而言,要着力解决剧院的定位方向、规划布局问题,尽快制定全国剧场的建设标准、管理标准,同时要努力建立科学先进的剧院运营管理方式。另外,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建设一些实用的剧院,切忌贪大求全,可以多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小剧场,并且剧院建设要向中西部倾斜。. w" J Z" R- m* n! }
2 T: Q8 u1 q. A- ? 其次,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先进的剧院运营管理模式。当前我国约90%的剧场都在出租,这种经营业态非常不好。要重视场团合一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整合场团资源,以提高剧场的利用率。如果国内的剧院能够明确定位,深化改革,提升业态,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管理模式,那么将大幅度提升全国剧院产业的规模。
, t1 X2 F4 a' d# h0 O& Z5 Q2 x; h9 R1 j7 X* g1 I
再次,要建立专业学科,培养剧院管理专业人才。当前国内近百家高校都设立了艺术管理专业,但设置剧院管理专业的高校太少,目前我国只有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开设了剧院管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而国外知名大学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都设有剧院管理专业。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我国艺术院校设置应用型的剧院运营管理学科,加强复合型剧院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对剧院、院团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力度,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剧院行业的运营管理水平,才能满足如火如荼的剧院行业的现实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