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50年代,一支刚刚成立的乌兰牧骑小分队艰难行进在漫天风雪中,队长钢普力布带领队员们赶着一架“勒勒车”,迎着呼啸的风暴艰难跋涉。在偏远的牧点,少年那日苏第一次看到乌兰牧骑的演出,兴奋的他跃跃欲试,唱起了最喜爱的长调。歌声打动了所有乌兰牧骑队员,在队长钢普力布的鼓励和民间艺人特戈希的支持下,那日苏加入了乌兰牧骑。
' n3 x6 F2 w) s: E" K& D; F
/ j, S) [: Z$ C$ o( |$ }* G7 j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小型文艺团队。/ u, z$ J) Z; B* D& a
1 ]- R2 W6 n3 \* J
6月29日晚,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乌兰牧骑排演的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在锡林浩特歌舞剧院完成了第22场演出。作为活跃在内蒙古广大农牧区的“文艺轻骑兵”,内蒙古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乌兰牧骑今年迎来第60个生日,而这部历时半年创排的原创剧目,正是以主人公那日苏个人的成长经历为脉络,讲述了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故事。
) H* o5 x1 k& C, P" F
3 p; b' n, l9 r R% S+ r9 B 1957年6月17日,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当时这支乌兰牧骑只有9名队员,他们带着马头琴、三弦等几件简单的乐器,坐着两辆“勒勒车”,到旗下各苏木巡回演出,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哪怕只有一个牧民,他们也会照演不误。* h! B+ r9 M$ X* q
2 c- F- A9 D* z& `- @
“乌兰牧骑”的名字从此在草原上迅速传播开了。榜样的作用下,锡林郭勒盟12个旗县市的乌兰牧骑相继组建,队伍不断壮大。到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共有75支乌兰牧骑,而作为乌兰牧骑的“老大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从建队至今,已经在苏尼特草原上巡回演出了7700多场,观众达425万人次。. d- `, g9 M9 \- C: r1 q
8 X& i+ e% i7 _+ C/ A' f “那时下乡演出,服装、乐器、被子所有东西都和演员们在‘勒勒车’上,大家和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乌兰牧骑的职能就是演出、宣传、辅导、服务,演员们除了演出,还会种地、挤奶、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锡林郭勒乌兰牧骑团长、舞蹈家孟玉珍今年56岁,就在10天前举行的全盟庆祝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大会上,她和另外62名从事乌兰牧骑30年以上的队员被授予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奖章。
* y; X$ \+ i9 w
) i7 N) l! c7 w) U 1980年,19岁的孟玉珍以舞蹈演员的身份进入乌兰牧骑这个大家庭,接下来的近40年里,她从一名最基层的乌兰牧骑队员,成长为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团长。
6 X% V; }" c! Q8 o4 I6 i% \# N
- P. v+ V$ J& Y5 r4 q1 U" c# Y “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哪里有牧民兄弟姐妹,乌兰牧骑就会来到你们的身边……”就像《我的乌兰牧骑》里唱的那样,歌声、琴声、马蹄声,记载着乌兰牧骑60年的光荣岁月,也留下了他们和草原人民的深厚情谊——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乌兰牧骑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 T; @& u& G! h3 H3 g, }
? r8 _1 x+ Q8 ~( L8 c 回忆起当年作为乌兰牧骑队员下乡演出的日子,孟玉珍说:“是乌兰牧骑培养了我,乌兰牧骑精神是一份宝贵财富,让我受益终生。”; r& \3 J2 _9 X6 R" u
- D7 n& \0 g9 ^5 {- Y' N 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有不少牧区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基层文化生活很贫乏,牧民长期看不到电影、图书、展览和文艺演出,听不到广播。一系列相关文化调查之后,乌兰牧骑横空出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