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聆听、感受、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能自信地、有感情地瘸唱,积极参与瘸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把音乐渗透到语文、美术、历史、政治、舞蹈等姊妹学科中去,结合新课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我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
* n/ ^/ v* {5 }《音乐》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聆听、感受、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能自信地、有感情地瘸唱,积极参与瘸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把音乐渗透到语文、美术、历史、政治、舞蹈等姊妹学科中去,结合新课标,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我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体验感受音乐,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同时通过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动作,创编节奏等。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 D' g7 s, w/ S: C2 u" d# q( S4 v
一、音乐与语文学科的联系
/ j+ S& {% M4 f( e6 v9 W6 | 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两者息息相关,文学用音乐去演绎,去升华。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少的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令无数中华儿女惊叹羡慕。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我们语文书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朝诗人苏轼的诗,被后来人谱上了曲,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8 i0 M, P3 d& h4 O6 D8 R
又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搜集了一些与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相符的景色,并在景色优美的地方加上张若虚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做到了眼、耳并用,典雅优美的曲调,把春天静静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的摇动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听者眼前,给人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无疑学生已进入到迷人的艺术境界,领略这音乐与文学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a: U4 ^" [9 J) d; y1 n+ b% ?! W
再如,我们课本中的《春晓》,《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让学生们先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让学生聆听并哼唱旋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我给学生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讲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
# s& c h! p+ J: F0 q8 c二、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联系 , H( Y5 B- `2 }( I& O" e1 p) s
舒曼曾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音乐欣赏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美,更好的表现音乐美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的时候,我先出示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宾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我再描绘画面的意境:十一个衣衫褴褛、神情各异的纤夫,用胸前套着的纤索,吃力的拖着一只有着高高桅杆的船只负重前行,河滩上留下他们的串串足印……”,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让学生在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同时边欣赏歌曲,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 U( {% s) r% f 又如在欣赏《两个犹太人》时,我把哈特曼的一幅旅行写生画《两个犹太人》展示给学生看,画面上的两个犹太人,形象对比鲜明:一个肥胖、骄横;一个瘦弱、怯懦。而两个具有明显反差的音乐主题就是根据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肥胖的“富人”,音乐主题含有大跳和短小的停顿,由弦乐和木管乐八度齐奏,显得粗壮、自负;瘦弱的“穷人”,音乐主题采用同音反复,初次出现时用加弱音器的小号演奏,刻画出战战兢兢,瑟瑟缩缩的形象。学生通过听和看的结合,就能更深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因此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
: ?: m- ?/ d1 c" l2 C P 再如在欣赏《飞来的花瓣》,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师生情谊,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的心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对老师的无比热爱,我的学生们边听边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感想画了出来,边听边用自己的动作把旋律表现了出来,有几个同学还为自己的作品作了首小诗,歌颂自己的老师平淡而伟大,无私的奉献.一时间,我的音乐课成了欣赏课,成了文学课,美术课,诗歌朗诵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