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乐作品的完美演绎体现的是歌唱者的修养和智慧,按照“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感情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富敏锐,意象要饱含意蕴,形象要栩栩如生”声乐演员的修养――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一定的声乐表演艺术实践,在基本声乐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熟练自如地演绎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声乐作品,加深自我声乐艺术修养,提升歌唱表现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e6 k/ Z% A! a7 f1 G% N/ G, x
一、科学的世界观
# h; p' X3 N( M$ X2 v1 u8 S! W% N8 n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使歌者具有强大的歌唱动力和激情,决定着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声乐作品的格调与品位。唯物论使人懂得,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积累歌唱情感素材。审美理想是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如何把握声音的标准,这就要求歌唱者有科学的审美观,并矢志终身去追求更高理想的歌唱境界。
2 Y% A, Q: b# P, r: A 二、深厚的文化素养
/ P8 c6 t' w' m- }. s 1.基础文化
, a6 h9 u6 n" j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如果演唱者缺乏地理、民俗、方言等方面的一般文化知识,是很难把民歌的风格特点表现出来的。( u; j8 s+ \# g( I- y; h1 U
2.姊妹艺术文化
9 ?- v* P( x/ F5 t$ g7 W- c, [9 r' j 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中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雕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的作品又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姊妹艺术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一个成功的歌者,必须要尽可能多地涉足有关文学、戏剧、诗歌、美术、舞蹈等姊妹艺术文化,以汲取更多的养分,这对于演唱时的表现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 |" I; Y# S2 g 3.专业文化
# T3 T3 y m/ _, E( g% W5 Z 主要指声乐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史论与技能知识。一个歌唱者,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技巧,扩充音乐背景知识,以及音乐专业的常规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声音,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对文学、戏剧以及其他艺术知识的鉴赏能力,特别是有关音乐发展的历史知识。声乐技能知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8 ~; u: Z, W; Q+ d* P- W& k1 r. I
(1)唱好旋律,把握旋律风格% c! I; Y" B( x/ b* i7 v" h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多种唱法趋于融合的现象,把不同唱法、不同题材的作品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了美通唱法、民通唱法,因而也诞生了一批美通作品和民通作品。不同题材的歌曲要采用不同的唱法,不同的唱法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前提是,无论哪种艺术处理方式,都应该遵循基本的美学原理,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
( k1 F' m" q8 b (2)准确把握节奏
/ \5 { R3 |* l8 G: H3 X 节奏和旋律是密切联系的,有人常常轻重拍不分,快速、慢速的变化都一样;气息短时一个乐句换两口气,气息足时三个乐句合为一个乐句演唱,破坏节奏;装饰音区分不明,休止符常常唱的含糊不清。: Y2 E6 x* `7 M# l, _: [
(3)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
! l: s: E( L4 G) R) b; {' l# G! i 声乐演员除了要了解乐段、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还要注意到曲式绝非音乐作品的简单结构图示,而有其更深刻的意义。歌者单靠结构公式演唱,就只是一种机械的练习,没有内涵,形式便是僵死而没有生气的。4 @5 \( U9 b. e, k-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