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个月
: n& M2 P; D8 L: Y( }' M巴特菲尔德(1968年)研究发现,即使是出生24小时的新生儿,听到音乐吸吮的时间也会明显增加,而且能辨别乐音和噪音。新生儿喜欢乐音而讨厌噪音,婴儿开始微笑(6-10周)后摇篮曲对婴儿非常有意义。 . E0 V/ [, b4 m% y) F
婴儿从出生时便具有"愉快地听音乐"的能力,到2个月时就已经能静静地躺在那儿听音乐了。2-3个月的婴儿已能初步区别音乐的音高,3个月时已能区分音乐的音色。0-4个月的婴儿对高频率的乐音和噪音非常敏感而且会感到不安全,妇女和儿童的声音能使婴儿镇静下来,但男人的声音却不行。从4个月开始,婴儿开始积极的"倾听"音乐。他比较喜欢听"愉快的音乐"和"听起来比较优美的音乐",听音乐时总伴有身体的反复运动,这时的运动和音乐还不同步、不协调。半岁以后,听最强烈的音乐时却不一定伴有最强烈的身体运动,而只有听比较愉快的歌曲乐曲时才会有最强烈的身体伴随运动。
$ [5 z* S4 e0 ?. I9 B! o5个月时婴儿已能感知音乐旋律的变化,6-7个月时能辨别简单的音调,并且初步具有了协调听觉和身体运动的能力。最新研究表明,5-6个月以后的胎儿,已具有音乐感知的能力,例如受过音乐胎教的婴儿出生后,能辨别出其在胎儿期听到过的音乐,这"熟悉"的音乐能使婴儿表现出相对的安静,愉快和安全感。; U/ m t: c% t6 U
: Z! M( j0 y9 O" Y3 |
1岁
4 b0 q: B$ J5 A" e* }% h, f2 C! w几乎所有的婴儿都喜欢轻柔的摇篮曲,也喜欢成人与之交流,虽然大多数时间他根本听不懂成人在说些什么,他所在乎的只是声音给予他的刺激。每个婴儿都需要音乐,每个儿童也都有接受音乐文化的愿望和要求。正如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所说的:"音乐的听觉是在听觉上要求出来的,而且开始要求得愈早,将来的效果愈好。总的说来,音乐听觉绝非天生就有,一个音乐的耳朵只能是被发展了的在人类听觉方面的一种倾向。 / ?8 a. L5 n7 U1 q
所以每个婴儿都是有音乐天赋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家长有意识的指导才是培养音乐神童的关键,半岁的孩子已开始对音乐有最初的动作反应,当听到他所熟悉且喜欢的音乐时,会安静倾听或四肢乱动表示高兴。1岁的婴儿对音乐显然已有一系列的部分身体动作,他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点头,摇头,拍手等。个别的已经可以做到伴随音乐"舞蹈"。并且能跟着叫上一两句。可见音乐对于婴儿来说,不仅可以使他动起来,随着音乐做动作可增强婴儿对肢体的控制;还可以培养婴儿安静倾听的能力,使婴儿易分散的注意力较长时间的集中;在1岁半之后婴儿会说一些有节奏的儿歌和童谣,更可培养婴儿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总之音乐可发展人的多方面能力。据研究显示经过良好音乐启蒙的人成年后在生活中表现得乐观进取,不怕失败,多才多艺,更独立能干。
# P. V5 @' D! m* A- M4 V
/ E4 L' u0 j" R' N( r3岁) W6 U9 M, {2 `4 q$ H( ^5 c/ z
音乐智力是感知器官综合协调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听觉能力,发音能力,触觉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您的孩子是否有会听音乐的耳朵,会唱歌的喉咙,会演奏乐器的手。
% a& _8 e$ K' V* `9 ?从听觉能力方面说,3岁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听觉辨别能力,通过培养也可获得一定听觉感受能力,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同时他还具有了一定听觉记忆能力,即记忆音乐、再现音乐的能力,例如3岁孩子会唱5个音阶内的歌曲几首,随录音机或电视自学歌曲几首,就是具有一定听觉记忆能力的表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刺激是全方位的,来自前后、左右、上下的声音都可听见,比较适合幼儿认知无意性的特点,使他们常常在无意中接受音乐的影响,3岁也是培养听觉能力最佳时期,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对孩子听觉能力的培养。 ) e, A8 [6 w% c6 ~; `% {
有了准确的听觉能力,还要有准确的歌唱反应能力和良好的节奏感。3岁孩子已经会按旋律敲击节拍,按节拍作律动。幼儿的发声器官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非常娇嫩,易疲劳,应当从日常生活和歌唱中,注意保护孩子的发声器官,使之健康发音。2 [% n9 u% k) x+ K, n8 C
* W# R. O9 X; u; k
4岁
8 `5 Q2 P4 M: J, X音乐智力最主要的特征是对于节奏和旋律的感受、欣赏和创作能力。任何人,只要听觉敏锐,唱歌时不荒腔走板,而且能辨别不同的乐曲,也就都具备了这类智力。 在正确、系统的教育下,四岁幼儿能唱的歌曲数量增加了。虽然他们的音域没有明显扩展,但已能掌握无论旋律进行或节奏变化都稍为复杂的歌曲。 $ B- U; [* n# E, D6 Q0 R
四岁幼儿的音乐记忆力和音乐想象力已有所发展。他们已对相当数量的音乐作品有了印象,已有初步的音乐概念,能根据同类乐曲的特点进行归类,并能用简单的词来说明它们的性质。如他们能说出"这首歌象摇篮曲,听了就想睡觉。"四岁幼儿已能欣赏内容较广泛,性质、风格较多样的音乐作品。他们已能区别音乐作品中明显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及其表情作用,但对其细微变化的区别有困难。在正确教育下,四岁幼儿已能感知简单的曲式,在简单的二段体、三段体律动伴奏下,能正确地根据音乐结构变化而改变动作。
% x/ P5 V1 c) f$ F. _1 T9 v1 Y
8 o0 |8 L: O8 m5岁
( x( Y3 ^; L* ^* n没有了音乐,世界就成了聋子。音乐智力主要是指对于节奏和旋律的感受,欣赏和创作能力。任何人,只要听觉敏锐,唱歌时不荒腔走板,而且能辨别不同的乐曲,也就都具备了这种智力 - A" ]; H; R. k& B3 z
儿童到了五岁,音域相对宽了,一般可以从C1唱到C2。由于语言水平的发展,幼儿能记住更多的词,唱歌的旋律和节奏也可以更多样化。一般,五岁幼儿能比较准确地唱出旋律的音高进行,对级进及小跳进的旋律音程毫无困难,还能正确唱出旋律的大跳进行半音进行(如1-6的六度跳进,或3-4的半音进行)。在正确系统的教育下,有的儿童已能感觉到歌曲中的主音,唱歌结束时停止在主音上,会使他们有一种满足感。但对于大部分五岁幼儿来说,唱他们音域中的最高音和最低音仍感到费力,他们唱得最轻松最好的,仍是d'-a'之间的音。
S4 I- t: l. \1 [( `五岁幼儿开始懂得音乐作品是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他们不仅能正确地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而且能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对于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作品的归类,已不感到太困难。如听过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舞曲后,再欣赏风格相似的新作品,他们能分辨出该曲子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五岁幼儿已经能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能辨认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的变化。他们对曲式的辨认能力也加强了,能不感困难地感知简单的二段体、三段体曲式。他们的音乐欣赏力也有所发展,能明确地表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什么音乐作品,并能说出简单理由。
1 T, b4 K" T5 F% a
3 O9 m7 Q. j! F& }/ N8 o) H6岁
( R6 K: v. C. ^$ [, Z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音域越来越宽,渐渐会正确地唱出音调来,同时会努力学习唱歌。在音乐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只能发出2-3度的音域;也有的尽管音域有了一定的展开,并已达到一定的高度(这种能力应当说是学会唱歌最基本能力),但依旧靠模仿学习唱歌。据调查,爱说话的孩子唱歌能力一般比较强,这可能和家庭的音乐环境有关系,学习唱歌的能力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6岁儿童基本上有了唱歌能力,到小学五、六年级不会唱歌的是极少数。 4 x$ ]# i! |" j" r4 p
音乐智力发展方面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看起来女孩子在唱歌跳舞方面总比男孩更有兴趣和才能。这可能有生物遗传上的因素,但也许更多地是由于环境因素。从身体发展看,女孩在语言和动作的协调上要比男孩发展快些,这增强了她们这方面的兴趣和信心。而男孩在唱歌跳舞时得不到鼓励,赞扬,在这方面渐渐失去信心和热情。由于身体发展上的差异造成能力的差异,形成人们认识上的偏见;父母总认为女孩子应有机会练习唱歌跳舞,而男子则没有必要。这使男孩的音乐智力不仅受来自身体而且还受来心理的阻碍。如果社会认识到这一点,给男孩较多的鼓励和机会,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不会低于女孩子。1 V) ?% m/ [: ?- r, T1 o
1 D& ~+ ?7 X2 Q- Q) `
7岁
$ X, ?. \3 e+ A' ]; `% W( w* J7 Z5 d音乐对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和教育作用。幼儿特别喜欢用伴随音乐的表演和演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 U' M. G2 {% I6 g" M, b' {
7岁儿童经过幼儿园中的音乐训练,其音乐智力水平已有了一定发展,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且掌握了粗浅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唱歌方面,能据歌曲的内容和性质,正确地较有表情地演唱一定数量的歌曲;能用齐唱、对唱、独唱等形式来唱歌;除能有把握地唱准c1--c2之内的音,还能适当地唱好这个八度两端的1--2个音;演唱中,除掌握二分、四分、八分等均匀节奏外,还能学会前十六分、后十六分、三连音、切分音等节奏。舞蹈和音乐游戏方面,能在音乐伴奏下,按音乐节奏协调动作(模仿动作和基本动作,如骑马、挤奶和跑跳步、进退步等);能在音乐伴奏下,学会变换队形;学会一些舞蹈和音乐游戏,会据歌曲或器乐曲的内容和风格、整齐地、有表情地跳舞蹈;能按音乐游戏的要求,在伴奏下创造性地表显出角色的特点。音乐欣赏方面,能欣赏声乐,曲目器乐;能讲出声乐、器乐作品的名称、内容、体裁形式、性质、表演形式;熟悉一些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打击音乐方面,学会了常用的打击乐器;能在音乐伴奏下齐奏、轮奏、合奏较复杂的乐曲。 , A& Q( E! e0 x
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注意、记忆能力,并能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g/ g4 A: T/ t
- B/ z$ k( T8 Q* b8岁5 S2 j7 v2 n. ^6 I
音乐智力其实就是感知器官综合协调的能力,包括听觉能力、发音能力、触觉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孩子是否有会听音乐的耳朵,会唱歌的噪子,和会演奏乐器的双手。
: ]5 F+ [% c- W W3 @1 \5 v* b八岁的孩子在听觉方面,其辨别音调的能力(单位为1)已达到1.6,他们在听觉的敏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语言听觉增长较快。他们能准确听出老师的发音,同时自己也会正确的发出词的语音。在正确的语言听觉基础之上,孩子们可以发出正确的声音,使孩子具有准确的歌唱反应能力和良好的节奏感。
$ u- N) Z4 E, }$ z0 d! T八岁的孩子已经具有非常完善的旋律感,他们可以准确的掌握音乐的旋律,并按节奏律动。他们的发音器已发育到一定水平,但是仍然需要仔细保护,不能过分使用,特别是大声喊叫,这样容易伤害到声带,造成声音损伤。 X( \/ N* \3 q6 u7 `, ~7 Y \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注意孩子的音乐天分,因为一个有音乐天分的孩子应该很小就能表现出在音乐方面的才能。
( j& s' f) R/ c0 s7 \家长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有节奏感的乐器和演唱、拍手、跟着录音带演奏乐器的机会。在孩子到八岁后应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要求学习一种乐器。并在家中为孩子放各种好的音乐,包括古典的、现代的、传统的儿童音乐和著名的交响乐,轻音乐等。八岁儿童随着其认知水平的发展,知识经验的积累,已能对音乐中的内涵有所感悟,家长还可以让儿童自己编歌曲和演奏音乐。
, n" |7 O% J& m4 S$ M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带孩子去交响音乐会、音乐剧场听音乐。可以在家中帮助儿童学习演奏一种乐器,选择恰当的方法,不要声色俱厉,要鼓励幼儿多加练习,发展音乐天分,培养儿童在音乐方面的才能,提高他们的音乐智力,促进儿童右脑的发育。
8 \! j5 V+ f( | ; b+ _0 \% z3 Q9 L% ^- \
9岁
# T/ M: ^) `& C" o, `音乐智力是一种特殊的才能,不仅是指一些技能技巧,还包括对音乐美的欣赏、领悟以及创造能力。 6 [8 X: N |$ p) t! s
儿童喜爱音乐。大多数儿童在一岁之前就对音乐的刺激很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音乐的感觉能力不断提高。9岁的儿童听音、辨音能力是6岁儿童能力的2.6倍,有了辨别音响微小差别的能力。另外,手的灵活性加强了,发声器也比较成熟,有了更多的情感体验,如高兴、喜悦、悲伤、嫉妒等等。这使得9岁儿童的音乐智力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水准。 ' u2 B/ g) s3 X+ @/ R4 {$ y
9岁儿童会正确发出词的语音,有较准确的歌唱反应能力和一定的技能技巧。已经具有非常完善的旋律感,理解歌的节奏、旋律,可以自觉地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律动。儿童的发声器官还十分娇嫩,不宜唱音域过大的歌曲。有些孩子为了赢得家长、社会的赞许,唱一些难度很大的歌曲。这很容易伤害儿童的发声器官。让孩子唱出符合儿童特点、节奏明快,表达自己愉快、悲伤等情感的歌曲,让孩子用其他事物,如身体、乐器或是其它物品来表现音乐,将有助于儿童音乐智能的发展。
" Z4 H* q. d9 A4 w7 y# Y让孩子通过听、唱、敲击、律动等等,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促进孩子的理解、记忆能力。
5 `5 ^9 M, Z9 t* Z- D!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