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篇
8 {: d3 e! k- e& Z* b, ?! H" Z8 ^" ~9 V' X- u' J
首先我要说一下,一点不懂乐理知识的,完全靠哼唱创作的,不懂的请问百度,百度问不到去作曲吧问,不是我反对哼唱创作,我最开始的作曲也是用哼唱创作的方法,但是,哼唱创作是一种不科学的作曲方法,只能作为初级的作曲练习用,这其中涉及到其他的知识请参考台湾青年编曲家YIL的编曲、作曲视频教程。(去土豆搜就能搜到哦)开始进入正题: 7 e4 o9 N: R- m5 i& D
说到作曲的时候,我就不得不拿起放下很久的乐理教材和你们研究这个中国风的作曲了。 9 `+ S0 \" J8 e! k8 O
简单的说,想要把旋律写出一听就是中国风的歌曲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要了解五声调式和六声调式。 , s7 r/ F7 M* y; M- D
说到这里,我来给曲作者们普及一下乐理知识,五声调式是中国古代音乐旋律的主要框架,所谓五声,也就是指在简谱 & d' J+ @( C* z7 l
Y9 t6 p, e# x o) s中的 1 2 3 5 6这 五个音,这五个音按照顺序,他们的中文名分别为 宫(1) 、商(2)、 角(3 读 “决”音)、徵( ( L B5 g3 p1 t* f2 O! H
! A1 m6 w! A6 ?1 Q/ S* N+ `5 读“只”音)、羽(6)。 五声调式中的声音科学真的很神奇,因为有朋友专门研究这个,就了解了一点,比如这个
( j* F. S) E) S6 R# h, P/ v+ u3 Y/ |$ T3 ]7 C# U
五个音属于相生相克就像五行一样,很神奇,扯远了...扯回来,之所以说它科学,是因为,从宫到徵(1-5)是纯五度
# E0 w+ L" ?. x( p1 z' J, s) q! ?/ F/ U' J7 s
从徵到商(5-2)也是纯五度,剩下的从商到羽(2-6)从羽到角(6-3)都是纯五度,怎么样,很棒吧!我们老祖宗发 ! O( t, {. G( |0 ~' `4 _
- C: g$ m- v4 M n d6 `" y/ D+ L
明的东西能差的了么!而六声调式,就是在五声调式的宫商角徵羽(1、2、3、5、6)的基础上,加入清角音(角音上 : C- \' c" l8 j8 f! z
# n0 B9 [* F; u; T8 X方小二度 也就是简谱中的4)或者变宫音(宫音下方小二度 也就是简谱中的7)记得只是加入一个哦,并且,4和7出现
4 p, u. X4 R7 d$ T# K/ I2 w; Z9 T, c
q- G+ b* h& A9 Y/ y' x的次数不能过多,否则就不能算作是中国调式了,在这里,我只能给你们讲到六声调式,否则你们就会把中国调式和西 1 t' O, J L2 ]1 n
, ?" s7 h8 B* d( z
洋调式混掉了。 ; ^) `0 X6 s6 Y7 W
大家比较熟知的乐器古筝,就是最著名的五声调式,有人说,钢琴弹不好让人听的直郁闷,那古筝摔到地上听都好听,
' v; {* k* G- Z6 Q6 s9 U( t: ~1 S1 G& m+ b$ `7 y* l
虽然说的很夸张,但是却的确说的很事实。有的同学问了,那我听到的不少的古筝作品,都是有 4 和 7 的,那是怎么
9 C; Q2 i' D: g8 G g" |8 [/ Q7 G) L
5 ~) Q" o6 [* m& X f回事呢?那是因为古筝有按音,也就是说,古筝不单能弹奏出4 、7甚至在古筝的音域范围内,它能表现出的音比钢琴
7 s2 u& h, `$ f1 z. f' _$ g
7 \. P3 c e1 d6 x, {+ y还多,因为古筝甚至能弹出钢琴的夹缝音,今天的古筝讲坛先到这里,有兴趣的回帖我另开帖给你们讲古筝(嘿嘿)
% a/ E" Q5 A+ Y; D4 J1 @0 k' u乐理知识普及结束
0 ?0 O3 P9 N0 H4 A8 h9 W! w- y举一个例子,周杰伦的两首歌《菊花台》和《青花瓷》这两首,就是五声调式和六声调式的两首完美展现。
% [7 q, z+ l- J) L& W) D; U首先我们分析菊花台这首歌,这首歌中所用的是典型的 六声调式(加变宫),整首歌只出现了一次变宫音(不算重复 6 j- D" }! k! c- u- U$ F4 I8 n
' ], n: w/ @% O5 w* t% b
乐段),而且只有一个,但是就因为这一个变宫音,整首歌首歌就从五声变成六声,整首歌的感觉也不同了,这个变宫 d5 J9 w& q) a4 ~
N+ r# ]3 i6 _' T$ g: i5 b
音的位置就在“独留我孤单在湖面生霜” 的“孤”上,这个变宫用的恰到好处,因为之前的“我”字用是羽(6),后
4 H8 `6 X$ H. ^% J+ l6 U! j* q: t2 K. G9 B% d$ b
面的“单”字用的是(1),刚好吧“孤”夹在中间,可以说,这个变宫是迫不得已才用的。有的同学问了,不用变宫
; ^) R9 V3 x* k @) @+ `" I3 W' f+ R& @8 K
的话,不是还有“商角徵”这三个选择么?答案是当然不行,因为在“孤单在湖面”中,“单”和“在”是八度宫关系
9 R, q8 i& v$ p% Q( | i+ s- j& S/ H: W O
,如果用高音的“商角徵”会破坏这个八度回缩的效果(也就是高音1 到1 的效果)而用非高音的“商角徵”你自己可以试试看,那这首歌就成了完全的失败品,所以,jay选择了变宫,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就是我对《菊花台》这个六声调式作品的分析。
* g) g3 }. o+ ?+ \" \6 N相对来说,jay的这首《青花瓷》在曲调上,更显成熟,在这首歌中,能够轻松的运用五声调式,使这首歌的意境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4 h- \; f- Z+ q! @5 N
其实,掌握了这五个音,再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做出一首蛮不错的中国风的歌了,可以说,随便弄出来的一首不重复的中国风的歌,都很好听,但是想要写出像这些被歌星唱出来的动人、感人的旋律,就需要不停的积累和大量的模仿,前者(积累)是一个非常有效可行的方法,而后者风险非常大,但是效果却是特别快的,但是特别容易造成兄弟歌曲的出现,弄的少数听者甚至分不清两首歌的分别,比如《逍遥叹》和《东风破》,所以我不推荐后者,这样非常容易遗失掉自己的风格,从而成了别人的影子,这是作曲者最可悲的一面。
6 l4 l+ c' S3 f% |$ N$ U教大家一点小技巧:
+ Y9 m: W4 O& U3 K- l" S( u4 ~在表示比较委婉或哀伤的曲子中,尽量用小调式(我也不知道五声调式是怎么说这个大小调式的,没在任何书里面找到这样的词汇,所以就就用西洋大小调的方法来表达我的意思),多用6 1 3适当的时候可以用7,并且在旋律行进的时候少用跨度较大的旋律。
' E- B+ Q6 O8 b" W" z% r而在一些明朗的、快乐的曲子中,最好用大调式,多用1 2 3 5适当的时候用6,并且在旋律行进的时候,掌握跨度,不要过小也不要过分的大,因为要考虑到这首歌要演唱的问题,所以,跨度不要过分的大,但是却一定要凸显出大气或者是欢乐的感觉,这个尺度由你自己掌握。 K: }8 w$ P& {, W: T- w( ` t1 M
大师级的人物其实是不需要注意这个的,比如《菊花台》用的就是大调为主要调创作,但是却依旧能做出小调的委婉凄凉感觉,这个不单归功于作曲还要归功于编曲。
! Z) t- C+ X7 E! v; @, y0 x关于作中国风曲的这方面,其实需要很多的磨练,我这里只能说一些简单的,需要的是你在练习中的自我感悟。 5 V2 k/ f: J! ~& ^( A# W- L3 p
并且,请注意,中国风到现在位置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说这个曲子就应该用民族调式(也就是五声、六声调式)创作,用西洋调式写出中国风作品的大有人在,不过那基本上归功于编曲者,但是我可以肯定,如果编曲没找错的话,你通五声调式、六声调式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让人听出是中国风的味道来! ( R$ { m1 B& L; w
加油! + \3 b: Y1 l9 ^, f8 D' ]1 W1 _
我们下节课......还要讲编曲么?
0 p* O( O6 m8 `额...我还是说说中国风编曲的一点重要部分吧...好啦~下课~记得顶一下哈~6 n, ?& s# l& |& X$ `. a
3 o- K9 `9 H$ M E- z"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