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风对于音乐人来说是一件很个人的物品,在选择时往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品类繁多的麦克风里,也并没有「某种麦克风是最好的」之类的定理。每个类型的麦克风都有他们独特的性质和用途,产生的声音质感也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见的 7 种麦克风。
( A/ y! f4 v: L 动圈麦克风
# o: C; t7 J) x( u: { 「动圈」的含义是,与振膜紧密相连的导线线圈根据声压变化在磁场中不断运动,从而产生与声波振幅呈等比例变化的电流,这样,声学信号就转换成了电信号。) o# l( | _" i1 i" v, _ ]
动圈麦克风的线圈切割磁场直接产生电流,因而动圈麦不需要供电。动圈麦克风的优势在于它的简单和皮实。缺点是由于被导线线圈「拖累」,振膜对于快速变化的声波的响应速度不如其他类型的麦克风。
D+ p3 \: l2 Q" z* _3 R2 Q 让动圈麦克风去拾取擦片极具能量的高频部分实属强人所难,但在拾取结实的底鼓或军鼓音色时,动圈麦克风可以有让人满意的表现。动圈麦克风也常常被用来录电吉他音箱出来的声音。
. f4 w P, \1 e" h! S8 e( J2 p' f! J 动圈麦克风经常被用于人声录音,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传统习俗」。因为以前的电容麦克风又笨重又脆弱。可是尽管现如今专为现场人声设计的电容麦克风比比皆是,它们更昂贵的平均价格往往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同样能出色完成工作的动圈麦克风。' l3 q& R7 h5 k: {/ }# O- r, F# `
小振膜电容麦克风
8 o& b" f2 Y5 L# ?( W# H2 P7 w, o 电容麦克风是基于静电学原理设计的,振膜与背板构成一个电容单元,振膜随声波的振动导致其与背板间的电势差改变,从而将声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容麦克风一般内置放大器,因为电容单元的输出是很微弱的。电容麦克风需要外接 48 V 幻象供电或电池。
( `6 e, I7 S# u. o( h1 m 选择小振膜电容麦克风的意义在于,那些直径在 12 毫米左右的小振膜对于声波的振动是非常敏感的。振膜做得越大,它对于不正对麦克风的声音的敏感程度越低,且共振产生的音染更明显。
6 ?) M- W; A% x1 P 如果你想要的是极为精确的收音效果,那么小振膜电容麦克风就是不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更精确的声音并不一定就是更令人满意的声音,有时候精确的声音反而听起来不那么具有活力和力量感。不过如果你想要完全真实地记录自然界的声音,小振膜电容麦克风应是你的选择。
3 _; I: |" g8 _! T8 _ 大振膜电容麦克风* p, I9 w9 e' q( K5 M
以前,麦克风生产商们还不能把振膜做得像现在这般玲珑,当时的所有电容麦克风都应称为「大振膜电容麦克风」。当然并没有一条分界线来界定什么是「大振膜」、什么是「小振膜」。如前所述,12 mm 左右的尺寸可以被称为「小振膜」,而 24 mm 或更大的尺寸就可以算作「大振膜」。购买麦克风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看起来很大只的麦克风,里面的振膜却出人意料地特别小,所以振膜的尺寸是一个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麦克风参数。( G6 A0 ~0 h5 f, E$ i+ \$ W
大振膜电容麦克风的优点在于它能给你那种录音棚特别推崇的声音——不是最自然的声音,但是声音又厚又温暖,不管录什么声音都感觉十分舒服。/ I; x" Q3 i' L1 W Z. Y
缺点在于,声音的频率越高,大振膜电容麦克风的定向性越来越明显。如果正对麦克风收音,这不是什么问题,但若是用两只麦克风做立体声收音,侧面来的声音有可能会效果不理想。% ]8 C2 b5 l, `4 z* b3 S
真空管麦克风
( |) @9 F# \1 s8 j6 N. W, R1 Q T 这类麦克风的设计制造要追溯到电容麦克风时代的早期。那时候由于晶体管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电容麦克风的内置放大器都是用的真空管。尽管以前有些真空管麦克风搭配的是小振膜,但我们现在见到的真空管麦克风里面大都是大振膜。% {! A1 L! v0 u- _! c
真空管麦克风的优点是真空管放大器容易产生一种非常悦耳舒适的失真效果,即「温暖的声音」。对于人声来说,这种温暖的失真感常常被当做灵丹妙药。
, j0 u3 z0 _- `4 g 和其他种类的麦克风不同,真空管麦克风由于真空管的时代早已过去,已经变得非常抢手,价格也往往居高不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