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羽:歌是一杯热血沸腾的酒
+ y6 I7 k! Y5 m# a2 g( t& P5 y
' P; { q2 P/ w, b, D; q* z) A 写在前面, x9 A- x6 H* i5 g( s( v, E
9 P( T- G$ Q$ F2 e
乔羽,词作家、剧作家,1927年生于山东济宁,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 \. j0 a; S4 f3 ~* `. {' @ G# w6 x# C
20世纪60年代,因为一部喜剧电影《乔老爷上轿》的上映,中国出现过成百上千位“乔老爷”,而乔羽是其中叫得最响、最亮、最长久的那位。这个“雅号”,连周恩来总理都认可,他曾当众亲切地称乔羽为“乔老爷”。9 {9 d, y6 r( k- h% X- w7 d
6 K* Y5 Q1 X; s2 u 年轻时,乔羽挺拔英俊,宽肩厚背,大头方耳,典型的山东俊小伙,配上一身土黄色标准军装,风风火火。晚年的乔羽像棵不老松,健康茁壮,老当益壮,精神焕发。/ L! G+ t& g$ m) a
/ c; D( J( U% s7 k" B
但乔羽毕竟老了,八十老翁矣,渐渐地,背已驼,发已褪,额头愈发显得光亮前突,弯眉笑眼,慈眉善目。乔羽心态好,笑看世界,慈看人间,歌颂慈爱,歌唱祖国。
% {& z( P! H1 `( ~; z5 f8 a* Q5 y$ L' V- h7 p0 g5 c- a) r1 A
一
5 m7 l3 m: k8 D
$ D) r! L% O4 E% Y 记得第一次见乔羽是金曼和守弟带我去的,我比守弟大五岁,他们称我为大哥。乔羽见到我们来,热情招呼着,一口浓重的山东济宁口音。虽然数十年过去了,但老人家乡音未改,他拱手道:“是大哥吗?大哥快坐!”慌得我赶忙过去抱拳施礼,连呼:“不敢,不敢,您是前辈,是我敬佩的老前辈。”1 w+ T! T1 _" N# e7 M
% R2 B' O5 d) E8 ? 没想到,乔羽微笑着竟然用两句山东名剧的戏腔道:“大哥此言也不当,前辈不能呼大哥?”一下子,我们就熟了。! N; l! A, `( |3 v1 Y
, l3 H0 T- m) W+ C5 ` 乔羽真是语言大师,两句戏腔能铺搭万里隔阂。这是一种工夫。
6 y# S! ^: W* K5 T" g0 q
* t; [8 Z7 M) Y5 I7 I2 Z( B 乔羽喜欢喝酒,八十岁的老爷子,三十年的老白汾酒能饮多半瓶,这让我想起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0 q- Q( O- g3 H) O& `- f
' L2 O. l8 `, c% {- x) o 乔羽无愁无忧,有诗有歌有酒有情。话题就从汾酒说起,就从山西说起。他那时喝酒有讲究,举杯为敬,碰杯必干,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豪气。
6 i" R% d% S, h0 c
$ y, d" t+ g& o" i 乔羽对我们说:“看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吧?山西是个好地方,从太原到汾阳,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酒都没能喝到心上,写不出首好歌,一是交不了账,主要是愧对山西父老乡亲,1961年还在困难时期,顿顿都给你斟上汾酒,你能不热血沸腾?”+ w+ l5 z) K8 V. x8 @
$ [4 }8 J, V9 x6 l8 M3 I 乔羽端起那杯汾酒,眯起两眼,弯起双眉,像凝望前方,又似回首往事。脸上渐渐凝重起来,但那也仿佛只是瞬间。他放下酒杯,仿佛放下了岁月,右手两指轻叩桌面,很有滋味地唱道——7 m. L1 L& E/ b& M, e, g
; B8 O- r2 l# j3 H2 m% z. z
人说山西好风光& F; b. o: K+ s7 w
; i3 [% A; ~. d" u) g; n
地肥水美五谷香7 [5 i6 l7 n$ P# {) g
3 h: M$ r" [1 Z) x, C0 D 左手一指太行山& q2 \: |; d5 A. k. v* N9 n3 R; X
. k0 ]$ Y2 H8 s5 [- u! ^# I 右手一指是吕梁
& z( H/ N! V! `' g+ N4 ~8 h) q/ u4 j& o1 d3 I7 b! [1 v
…………. W$ L* T( Z0 I" f
$ O. b- n" y, `" o! y 我跟着和道:“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
2 w, \5 ^6 t! a
: M/ [" F$ \% E0 x+ c2 k 乔羽爽朗地笑了,我们也都舒心地笑了,那笑声还真像汾河的水,哗啦啦地流过我们的心。8 Z+ ?' P3 B0 O2 M4 H- |( q3 n. M7 `
8 t# c- E1 Y' l) y
乔羽还给《汾水长流》中作过一词,当年唱得也满天红霞满天彩。那歌、那曲、那调、那腔,让我这个在山西生活工作过三十年的人由衷赞美,真心喜欢“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九月重阳你再来,黄澄澄的谷穗子好像狼尾巴。”. [& A5 r% M! C, U
( w, x6 d: S! F: m# C) \
乔羽的歌怎么能不让人拍手叫绝?怎么能不让人满斟高端一饮而尽?乔老爷真豪情。
6 u7 {& _* o+ `: g, V; ?
/ E4 Y: _" t. M* o “那年月咱理解,我一共得到两瓶汾酒,宝贝似地拿回家,那就是全部‘稿酬’。”乔羽说,“我到杏花村,未进‘村’,心先醉。那天喝了多少酒,我心中有数,至少在一瓶老汾酒以上,喝也没白喝,酒醉才有诗。”6 u0 ]( b) M5 @* K
8 A! s- l4 c+ ]( \) h5 e& ~9 o3 T
乔老爷就是乔老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