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带一路”原创交响系列的首篇,“聆听中国”所委约的七首原创交响乐作品,题材广泛,体裁丰富,着重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相结合,将戏曲、民歌和时代歌曲等材料融入管弦乐的创作中,以东西合璧的新样貌奏出宽广恢宏的时代气势。《编钟畅想》吸纳编钟、编磬、古琴的民族化声响,塑造高远清幽的古代风韵;《北方梆调》的音乐旋律取材于河北梆子,作品以形式丰富的技法将典型的唱腔、行弦、过门儿等戏曲音乐材料发展成为一部具有较为自由结构形式的管弦乐曲;《黄梅随想——主题变奏曲》以《天仙配》的音乐元素,作主题变奏而成;《古道新绫Ⅲ——大提琴与交响乐队》则以现代感十足的创作手法,结合展现西域风情元素的音乐语汇,形成了独特的异域风格。《春天的鼓舞》取材于滇南风俗“跳鼓”,提取了滇南的山歌、劳动歌和丰富多变的鼓点为素材创新发展而成;《潮尔》运用人声潮尔、拖布绣和器乐潮尔等表现形式写作而成;《蓝色畅想》则以20世纪70年代的红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为创作思路和旋律素材。' C5 e, `& d' F9 n: S
& A+ E% V- _4 ` e( p/ G, L; C 从选题来看,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催生了一批反映“一带一路”题材的大型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现实题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亦在有序增长。《聆听中国》的七首作品以中国化的交响语言描述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劳动生活和民风民俗,让听众从音乐中找到家乡的印记。在引发观众回望历史长河中的美好记忆、畅想当今最为瞩目的宏伟蓝图之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音乐、历史、人文的传播与推广,做出了最务实的举措。; Q( D* w' @+ {( k3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