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宫]锦缠道-示北雍诸生2 o' p- C5 g# }0 n( p! R
1 Z( j4 D4 |. k3 @ S) b! s 景山门启,鳣帷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 B V1 C# e* T# k: c+ i( V' [" F: {; R) M4 }6 e; L, h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2 Y6 Z, S! [ O
9 f/ v, f4 N6 S8 l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3 }% K# n8 Y2 R$ \& h, V
/ O/ b7 e, R) U7 R- [ 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4 h# Z3 J+ l2 a I
$ X* p8 B0 l- p; T. H6 l7 x4 s# k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Q. c7 h* Q' B% B9 g6 j
/ o- b$ C3 c- h A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
- Q! d- E3 T6 f/ f T- [% s& _, |1 T/ w
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 ]" Q& n5 d3 L7 ]$ \, T) p7 Y, O; S5 P
这首校歌是用散曲体裁写的。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提倡美育,将北大的一个学生社团音乐团改组为音乐研究会,下设古琴、丝竹、昆曲、钢琴、提琴五组。魏建功听过用钢琴、提琴伴奏,由音乐研究会的学生合唱的这首校歌。他觉得,听唱歌比看歌词更有味儿。- f4 I) M+ Q6 A3 E5 Q
/ g2 C- n# e; L; W, n3 ]% O. f 1944年前后,魏建功成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在重庆地区推行国语的负责人。台湾光复后,台胞学习汉语热情高涨。1946年早春,魏建功赴台担任“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台大中文系师生的热烈欢迎下,魏建功唱起了学生时代这首北大校歌,鼓励年轻人“珍重读书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