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演唱者长时间系统训练,更要求歌唱者具有开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学习态度。音乐创作不断向前发展,对歌唱家的用声技巧、风格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声乐艺术的优秀传统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雷佳系统学习了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艺术歌曲和歌剧作品。音乐会中选取《阿里路亚》《你们可知道》《为艺术为爱情》,从气质、形象及艺术表现上展现了雷佳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在声乐技巧上的全面提升,甚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雷佳的演绎,对保证西洋发声方法、发声位置,用气息的平稳和流动以达到声音线条的连贯(Legato),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展示了她独特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快速的花腔和颤音,令人惊叹!她对元音的强调,对元音、辅音的分配也都恰到好处。雷佳的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代表了中国声乐的世界视野,唱响了中国声乐的世界声音;同时反映出以雷佳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歌唱家秉承“洋为中用”的文艺思想,积极学习和汲取各国优秀文化的营养成分,意义深远,值得研究。, Z' y- A, c' ~* U& n% e" `
3 V0 S* E5 S8 x4 w- f" t 雷佳的毕业音乐会,是目前中国声乐教学要求最严苛、最全面的音乐会。目睹导师和学生宽阔的学术视野及其自如行走于中西之间的歌唱能力,不禁感叹:几代歌唱家以强烈的责任感弘扬中国声乐艺术,他们秉承多元的审美理念,练就扎实的传统功力,同时掌握中外声乐发展成果,才让中国声乐艺术自觉自信,发扬光大,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外交流、搭建文化纽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