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音乐作词人、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音乐指导姚谦“开课”,回溯经典创作——
3 t& G- ], v1 r
2 p; g- [+ o" d3 C( U/ ]( k6 t; w 最近,华语流行乐作词人、制作人姚谦在豆瓣时间“开课”,与网友们分享他的《歌词时光》。这位一手打造出甄妮《鲁冰花》、辛晓琪《味道》、王菲《我愿意》等广为传唱歌曲的词作者,如今又有了新的身份——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音乐指导。而电影主题曲《当我在这里》的歌词,同样出自他手。' t: s6 e1 Y' k. `4 m( ~) C* V
) b& {7 E" e% B3 ^; z
“如果诗是为语言垫上音符,那么词就是为文字染上色彩。”姚谦在作词课中这样定义,很快在网上引起热议。在流行文化越来越趋向于“速食”的年代,神曲、翻唱泛滥而鲜少有诚意入耳之作,有人干脆把流行音乐与口水歌划上等号。由此,上世纪90年代那些广为传唱的流行歌词显得越发动人心弦,戳人心窝。除了作词,姚谦还是经历华语流行音乐最辉煌三十年的资深音乐经理人,李玟、萧亚轩、刘若英、江美琪都曾在他“麾下”,推出了音乐生涯的重要作品。而相比于商业和市场,在姚谦眼里,“流行”二字对标的更应是时代与生活,“我常常觉得流行音乐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跟时代、跟生活有紧紧的关系。”而对于后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寄语:“永远不要害怕自己的作品被埋没,重要的是把最诚实、最接近这时代的思考呈现出来。”
# C: e7 Y( b; @* h' s
" z2 A4 O: H' t) Z 当新诗遇见流行乐,这是一个开始还是结束?
" ], d7 ]! C" |1 v, L9 E( @, Z3 L. M6 X4 l8 ^* L5 F6 d& O
1986年,滚石为张艾嘉发行了专辑《你爱我吗》,收录了诗人夏宇(李格弟)作词的《她想》。在前有《忙与盲》,后有《爱的代价》等代表作的“夹击”下,显得不够耀眼。# u* U* C8 U F2 r" ~
0 g5 A+ ?; H& X! A F
可姚谦却偏选了这首作为自己第一讲的“教科书”。他告诉记者,这其中有时代的原因,“《她想》推出之时,华语音乐正好兴起、进入面貌多元的时期——新兴的唱片公司飞碟、滚石崭露头角,既有唱片公司尝试包装偶像的林慧萍,也有从校园毕业之后决定投入音乐工作的张清芳。这之中还有作家诗人参与到为流行音乐写歌词的工作之中。诗人夏宇碰到一个用声音说故事、表达情感的高手张艾嘉,再加上一个喜欢新诗、了解如何表达其韵律的作曲人王新莲,新诗与流行音乐最终“亲密接触”。5 M6 S; U ?6 `1 e! Z
) F _9 H' F0 D
“你喝咖啡加多少汤匙的糖? 你先穿左脚还是右脚的鞋? 你喜欢那件格子绒的衬衫吗?”歌词以都会女子对恋人的22个生活问题为切入口,循序渐进,慢慢铺陈,结尾最终才抛出真正想问的——你爱我吗?在姚谦看来,有意思的是前一句“你害怕吗”,让流行歌里反复出、平凡而俗套的“你爱我吗”增加了一个更明确的意义:一个女孩面对不擅表达沟通的恋人,所表现出交杂着疑惑疲惫的不安全感呼之欲出。“这是作词人高明的地方,看似平常的字眼暗藏着厉害的针,刺激着阅读者、演唱者和聆听者。”姚谦如是评价。
: j3 I' c5 z' P8 k/ x" n R( K% e' V% U4 D# V' w
这首歌词也影响了姚谦此后的音乐创作轨迹。“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直接影响我之后对创作所坚持的标准——努力用生活中的语言去写歌词。”平凡的字眼在调配下,姚谦让不变的爱情主题呈现着不同的面貌,于是有了《味道》里的“白色袜子”;有了《袖手旁观》里的“寂寞让人盲,思念让人慌”;有了《电台情歌》里的“谁能够将天上月亮电源关掉,它把你我沉默照得太明了”。+ x( b3 \$ [# M5 ]
* r* L4 B( K4 t
今天,“平凡而深刻”的诗歌又一次赢得听者的心。前段时间因综艺节目中李健的翻唱,许飞《父亲写的散文诗》戳中无数人的泪点:“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 c- n" R0 s, }: b' `" z
& n. I: }. k+ M: U/ v7 O! G1 B5 E 新诗错落的语句给了流行乐生活的隽永与厚度,也就注定其无法像洗脑神曲那样迅速流传开来。姚谦说:“这也是我决定以写词课的形式分享流行音乐的潜在原因之一,作品只要有一个知音就不算被埋没,而经由歌者或者是我这样的分享者在恰当的时机重新打捞,或许能让它重新扩散开来。如果最终有幸变成大众都喜欢的文艺作品,那么就有可能改变时代,带来整体的审美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