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代词中,使用“避讳”这一手法,则举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为例:“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下略)% O* W2 l9 n0 c: _! R
当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传出,人们悲伤、哭泣、惆怅、追思、怀想,而柯岩同志却能在这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发现这一切所由产生的最为根本的恋情--人民离不开周总理。于是,诗人“向着高山喊”、“向着大地喊”、“向着森林喊”、“向着大海喊”,寻找、执着地寻找。是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告诉人们:“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这委婉储蓄的用语,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一个现实而又不愿承认的现实:总理去世了。把人们对总理的兴厚情感,表现得淋淳尽致。他虽然“离去”了,从“无他”的境界中,使我们看到了“他”的存在。人民的好总理,他在哪里?他在亿万人民的心里,在今天沸腾的生活里,在祖国明天的希望里。
9 r4 {6 _+ M7 ?4 X7 J, R* ]+ ? 关于“死”的避讳说法,往往与情感色彩有关。如“巨星陨落”表示庄重、肃穆;“流尽最后一滴血”表示敬仰;“离开了人间”表示悲痛、惋惜等等。同时,使用“讳饰”和“避讳”的表达范围也并不仅限于“死”。生活中一些事物,当人们感到有的词语过去粗俗,也常巧妙地改用一些委婉的说法。
. B, W4 R+ H3 q" m# @% l! o6 i 委婉中的曲折婉转,主要是对表现方法说的,它不是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直接进行刻画和叙述,而是从侧面描述。见刘禹锡的<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云烧畲。”$ M1 l3 ^9 r/ Q+ Y. v, R
诗中描写山庄人们愉快劳动的景象,那山腰上的 庄掩映在层层的桃李花中,隐现于白云和烟雾之间。那里的人们,女的”负水“,男的烧“畲”,辛勤而欢快。诗人采用了借代和对偶的手法,曲折委婉,使作品大为增色。当地人们、妇女头插金钗、手配银镯,男人手持长刀、头戴斗笠。诗人抓住了具有显明而双双典型的装饰物和劳动工具,通过联想,借以指代妇女和男人。既反映了当地民族传统的装饰习俗,又表现了他们女的“负水”,男的烧“畲”的劳动分工和生活的和谐。
/ Y- r2 n% L2 p, t 通过储藏室与人有关的物体来写人,这种婉曲的手法,也常为当代词人所用。如谯人的<绿色的云朵>:“在山岗在田埂,绿色的云朵在漂动。那不是绿色的云朵,那是乡邮姑娘的倩影。...在村落在树丛,欢唱的黄莺在穿行。那不是欢唱的黄莺,是姑娘银色的车铃。”
" _8 X7 U+ x! X% \: }) U 年轻美丽的乡邮姑娘热爱投递工作,忠于职守,不畏山高路远,身着绿色的工装,骑着车儿,往返穿梭在山居人家,投递邮件。把远方亲人的问候、朋友的友谊,带给千家万户。她的奉献精神,纯朴的心灵,是多么可敬可爱的。词人手抓住了身边人,身边事,以典型的服饰和物件,用曲折婉转的话语来描述、诉说:用“绿色的云朵”代替“身着邮服的姑娘”,把“摇响的自行车铃”说成是“欢唱的黄莺”,生动活泼地刻画了主人公。显然这比直接描写要巧妙。
; a3 v& A1 J, i, P/ V& k8 n+ C 以上,从“平和动听”与“曲折婉转”两个方面,例举了委婉手法在词作中的的运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使用时细微把握。李渔之言:“意曲才,词贵直;事之顺者,语宜逆”。(3)颇以为鉴。当今提高歌词作品质量,除了升华思想境界外,艺术上的追求,是不可忽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