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时节,广西各族儿女沉浸在歌声的海洋里,一系列歌圩节庆活动,从“三月三”开始,陆陆续续唱响八桂大地,贯穿了整个农历三月。 5 J- l a. A! T( f* ]2 G9 d9 p& m; S
关于“三月三”,白居易有诗云:“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作为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以壮族为典型。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功申遗,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传统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 @: ~# I) p# i! _& K( |' x0 I
: Q ]/ O4 f# W. D2 U# R 为唤起壮乡人民的文化记忆、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广西将“壮族三月三”列为法定假日,全体公民放假两天。其间,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为主题,全区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通过历史溯源、传统重温、现代融入,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 M! ~ b% ]3 a) O/ K# g6 t7 k # _! m- X; c% h4 i0 m# g 山歌迎客、绣球传情、铜鼓祈福、壮锦达意,连日来,广西14个地市近1000场活动次第登场,12个世居民族同胞和海内外宾客载歌载舞,赶歌圩、赏美景、尝美食、购特产,唱响新时代的壮美和声。' b" V2 p4 B; M2 q6 }
6 k: ]0 s/ d6 M8 f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同胞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庆佳节。歌圩节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或在远山旷野,或在广场坡地。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全村老小都会前来旁观助兴。小型歌圩一般有一两千人,大型歌圩可达数万人。 " Y9 p# _( I6 e: O& ?2 z+ Q- @- a7 O6 e9 J7 ~
“壮乡歌海波连波,歌声飘满九曲河;鸳鸯湖畔歌声起,万人同唱《莲花乐》……”在河池市,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山歌手个个精神饱满、引吭高歌,用歌声传达彼此间的情爱,颂扬民族团结,歌唱美好生活。 / o! o) z9 q) K' t3 x! n ?( @7 I$ G
在天峨县更新乡仙人桥景区,12位“壮族歌王”从仙人桥溶洞中缓缓泛舟而来,碧水悠悠,歌声绵绵,7000多名游客听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5 R2 P4 d' j2 V5 H2 E 在边城宁明县,一场主题为“骆越根祖祭-花山嘉年华”的2017宁明三月三“骆越王节”,引得东盟国家骆越后裔、旅美华人艺术家等上万人前来“寻根”。' c7 {' `' W" u# @4 C' s
7 }8 P4 I/ K8 I' b8 ^! o; ^5 y
沸腾了,广西。从革命老区到千里边关,从漓江之滨到北部湾畔,八桂大地成了人的海洋、歌的海洋。歌圩旁边,摊贩云集,商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前来赶歌圩的人提供食宿,无论是否相识,都热情相邀,盛情以待。; i! U, K7 L x7 ~$ F1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