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乐派(2) - l( u; e- i/ @* z/ O5 ] K9 r; d0 B. s
在俄罗斯民族乐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还有柴可夫斯基和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作曲家,他颇具音乐天赋和创作技巧,注重表达个人感情,在他的作品中听众常常能感觉到光明和黑暗的斗争。有音乐家认为,柴可夫斯基运用音乐技巧表达情感世界的能力,与他留给后世的优美的旋律同样具有长久的魅力。与柴可夫斯基同时代的是"强力集团",该集团由5个人组成,分别是巴拉基列夫、鲍罗廷、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希望用俄国民间音乐的旋律、音阶、复调等元素,创作一种俄罗斯风格明确的音乐作品。
6 |, K. C8 i$ l3 y6 z" m% [1 j" B此外,芬兰、美国、法国等国在民族音乐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因为发起较晚,无法摆脱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发展有限。但是这些国家也涌现出一些杰出的音乐家,比如芬兰的西贝柳斯,美国的麦克道威尔。 * C' Y- L8 V/ L. {
19世纪民族乐派的发展不仅创立了伟大的民族音乐文化,繁荣了本国近代音乐,促进了民族民主运动,还极大丰富了整个19世纪的欧洲音乐文化。直到20世纪初,民族乐派仍然影响着很多国家,并对以后的印象主义音乐、20世纪乐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 N# e; y4 ~3 @& ~5 I
卡尔·韦伯 ( M4 c3 J) t/ U# E
Carl Weber 1786-1826 7 F; h+ X# A8 X, H
他被称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先驱,为德国古典主义音乐过渡到浪漫主义开辟了道路,他集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评论家、歌剧导演多种身份于一身,他的名字叫韦伯。 # @4 a- e: v& ^5 Y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出生于德国一个戏剧之家,父亲是业余小提琴家,母亲是歌唱家。他自幼学习音乐,10岁学钢琴,然后学习作曲,12岁便开始写作歌剧音乐。父亲致力于将韦伯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韦伯能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便让他投于各地著名音乐家门下学习。他曾跟随爱好民歌的福格勒学习作曲,从而引发了对民间音乐的极大兴趣。之后韦伯还专门研究戏剧及风俗,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音乐创作。 ; p* Q: c- F$ T" G/ }
18岁那年,经福格尔介绍,韦伯被聘为布雷斯劳市小乐队指挥。本以为可以有所作为,但他在上演剧目、乐队组织以及指挥方面的改革想法没有人能理解,于是被迫辞职。两年之后他去了斯图加特,任该地符腾堡公爵路德维希的秘书,由于生活奢侈债台高筑,短暂监禁后逃至曼海姆,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有影响的艺术家,直到1810年,他才又重新投入音乐活动。1813至1816年,他曾领导布拉格歌剧院工作,后来迁居至德累斯顿,并经常常往返于欧洲许多国家演奏或指挥。1826年6月5日,韦伯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在伦敦病逝。 + C7 \" C- i3 V
韦伯生活的那个年代,到处弥漫着沉闷、古旧的空气。与音乐前辈们不同的是,韦伯早期的歌剧作品中已经显露出浪漫主义的倾向,这在当时而言是超前而不合时宜的。尽管没有得到主流音乐的认可,韦伯的《森林少女》、《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和《西尔瓦纳》等10部歌剧所表现出来的清新、浪漫的气质深深打动了人们尘封已久的心,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好评。而《自由射手》是韦伯10部歌剧中最有成就的,更因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见所未见的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漫主义歌剧,为其成为世界级的音乐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并对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瓦格纳等人产生极大的影响。1826年,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奥伯龙》将韦伯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 h% n" I6 q) K- w1 k% y
0 w: I- f' J; G4 P! z
民族乐派(3)
, B. t! ~9 _0 G. z3 T9 ^& f此外,韦伯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戏剧音乐、器乐和声乐作品,其中以协奏曲最为出色。他的协奏曲是为钢琴和乐队而作,具有明显的浪漫派特点,因而又被称为新型协奏曲,其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具有一种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被人们改编成管弦乐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 V M9 z0 T Z8 o |( O: l除此之外,韦伯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评论家,著有很多音乐评论文章,其自传性小说《音乐家的生活》不仅表现了其独到的音乐见解,也成为人们了解这个伟大的音乐家的窗口。 : x- m. I; _. Q+ j( }5 H
韦伯生活在祖国遭受战争蹂躏,人民为争取自由而努力的时期,当时的德国歌剧舞台被意大利和法国统治,因而他的创作中更多地表现了追求自由的民族情感,其神奇瑰丽的幻想、戏剧性的情节和注重色彩变化的手法,让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
; F! c* E( [3 F/ [& E9 k鲍罗廷
* f9 F. R3 _% c9 S- hBorodin,Alexander Porfirevich
+ N7 Z8 v# J( y- n1 M. C7 ^8 y1833-1887
4 E# V7 ^! [0 S1 M! T0 x他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在俄国音乐史上地位非凡;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为俄国的化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音乐与化学,它们看起来毫无关系,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一个共同的伟人,他就是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廷。
* N& a* W3 G+ _% n! {8 |! M' t英雄和史诗题材是鲍罗廷创作中的主要内容,他的音乐弥漫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有的作品还带有迷人的东方异国情调。他在音乐中,努力表现了俄国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精神,热情歌颂了俄国古代英雄人物的英勇气概。他的音乐对整个俄罗斯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他本人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6 q( N, U! m$ I u, {鲍罗廷一生音乐作品仅有几十部,但在数量如此有限的作品中,仍然出现了歌剧《伊戈尔王》、《第二交响曲》、《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等经典之作,他其中的一部作品后来由作家格拉祖诺夫配器出版,因此被称之为《未完成交响曲》。
5 A/ l7 x; [ G, r9 F鲍罗廷虽然身为"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但由于其专业是化学,其作曲都是在业余时间里进行的,所以他自称"星期日作曲家"。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此深表遗憾,他说:"这样一位音乐天赋极高的人,不能专心于作曲事业,实为乐坛的一大憾事。"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能以这么少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人也只有鲍罗廷了。
& X6 @# ]4 Q6 t" T5 d) f" x1887年2月27日,鲍罗廷在彼得堡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 R7 n6 k& N; o9 n( z# ~7 \史蒂芬·福斯特
2 K& U# J* S" |& I' i' |% DStephen Foster 1826-1864
. K- ^0 W' M: ^, I# t$ c0 r; P1 D u% I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是美国作曲家,生于美国北方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他从小就爱好音乐,曾有不少佳话。他7岁时母亲带他到乐器店,他拿起一支银笛就吹起了《哥伦比亚之歌》,而且吹得很出色,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奇。
% `5 m$ ]( U3 Y& u对福斯特而言,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他做自己喜欢的事,青少年时期,他就与哥哥等人共同组成 "方桌武士"音乐社。14岁时,他考入中学,对音乐也日益热爱,经常与好朋友一起演奏,并为四支长笛写过一首圆舞曲,大家一同演奏。后来他去了纽约,当时南北战争一触即发,他写下《老黑奴》,此曲成为南北战争期间黑奴的精神支柱。 3 z! f) p) G, Q4 w! Q
然而这位杰出的音乐家却没有得到生活太多的关爱,大部分时间经济拮据,穷困潦倒,尤其晚年光景惨淡,没人照料。1864年1月13日,年仅37岁的他在纽约孤独地离开人世。 t8 G0 D) b% o4 E
& L* _+ C4 x+ M9 ]& _
民族乐派(4) 3 z1 `# b: w. |5 l5 C
福斯特一生创作了近200多首美丽动人的歌曲,真切地反映了早期美洲大陆移民的欢乐与哀愁,不只当时为人们所欢迎,时至今日仍是人们所喜爱吟唱的歌谣。
% W! e" L& E' t. w罗西尼 6 Y6 Y8 p" M2 I' Q9 @: t
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 * P6 L$ { _, q6 F* U/ W8 ]
意大利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国度,提到这里,人们就会不由自主想到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他的歌剧就像意大利的一张"名片",悠扬、动听地永久回荡在意大利人的耳畔。 1 | ?4 r. K4 Z, Y( G
1792年2月29日,卓阿基诺·罗西尼出生于意大利佩萨罗,这年正好是闰年,所以罗西尼四年才能过一次生日,直到他七十二岁时,总共才过了十八个生日。
4 a3 B% Y9 [% v* D与很多音乐家相同,罗西尼出生在一个喜爱音乐的家庭里。父亲虽然是一家屠宰场的检查员,却擅长吹小号,母亲则很会唱歌。由于家境贫穷,罗西尼自小便被寄养在亲戚家,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音乐的热情。他8岁时便开始学习音乐,虽然不是正规音乐学校的系统教育,但他仍然很快掌握了钢琴、小提琴、中提琴的演奏技巧。此后,他到波罗亚教会的唱诗班担任独唱,以赚取微薄的报酬。14岁时,他获得了进入波罗亚音乐学院的机会,并在那里学习生活了4年。
% h- R ^# F% Y* s* _# N0 f" K从波罗亚音乐学院毕业之后,罗西尼进入了他音乐创作的旺盛期,共创作了三十多部歌剧及其他作品,其中以《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最为著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一登台便引起了意大利的巨大轰动,如今已成为19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巅峰作品之一,为罗西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他在音乐界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威廉·退尔》作于1829年,是罗西尼的搁笔之作,也是他在移居法国巴黎后的巅峰力作,此后直到1868年他去世的近四十年漫长岁月里,他再也没有任何创作。
$ c' C% w5 ^; p" N+ G1 Z/ ]! _除此之外,罗西尼还创作了《奥赛罗》、《灰姑娘》、《高林泰被围》、《摩西》等作品,也都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 K/ X( e9 o" ~8 ]) v. _, T
罗西尼的作品对生活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合理,旋律优美和谐,使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活力十足,令人振奋。罗西尼创作的优秀作品,不仅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更使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重获新生。他创造性地在喜歌剧中融入了正歌剧的因素,又为正歌剧中注入了喜歌剧的生活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后世歌剧创作影响深远,正如华格纳所说:"到罗西尼,歌剧的真实生活史才告一段落。"
" z: F+ x) F2 v. [9 i* H罗西尼去世后被安葬在巴黎,不远处就是著名音乐家肖邦、贝里尼的墓地。九年后,在意大利,六千多群众静默肃立,由四个军乐队和三百名歌手组成的巨大唱诗班演奏着《摩西》,在悠扬动听的祈祷声中,罗西尼静静地躺在佛罗伦萨的圣塔克罗采教堂里,留给世人无尽的哀痛惋惜。 ! H* p! b( t! z
格林卡 6 {3 |8 P) v8 \: w0 m* C
Mikhail Glinka 1804-1857
, B* V4 S* |1 x5 `5 i& H1836年12月9日晚,以著名诗人普希金为代表的俄国著名学术界人士齐聚彼得堡大剧院,他们久久沉浸在已经结束的歌剧《伊万·苏萨宁》中,被那宏伟的音响所深深折服,此歌剧的作者便是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格林卡。 9 ?9 g5 D: M* A& L5 Z
1804年6月1日,米哈依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出生在俄国斯摩棱斯克的诺沃巴斯科伊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受良好音乐环境的熏陶,10岁开始学习钢琴、小提琴,对当地民歌十分熟悉。格林卡14岁时全家迁居彼得堡,他进入一所贵族寄宿学校读书。在那里,他不仅掌握了七八种欧洲语言,还从钢琴家约翰·费尔德、声学家戈第、小提琴家约瑟夫·贝母那里学到了系统的音乐知识,1822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
3 h3 B/ Y9 S2 a( Q2 X9 n0 a. F9 e4 S! j% L# d" r
民族乐派(5)
' K# p7 a0 o6 N" F! W8 \毕业后的最初几年,格林卡曾在运输部谋职,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1828年夏,他辞去公职,前往意大利学习音乐,对意大利歌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早期的作品中就带有明显的意大利音乐的痕迹。5年后,格林卡告别意大利,经音乐之都维也纳返回祖国。
|% `5 O4 G! X; i! Y, e* o' ?回国后,格林卡便开始着手创作俄国人的歌剧。伟大的《伊万·苏萨宁》,此歌剧上演之后引起强烈反响,被公认为是俄罗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巨作,就连挑剔的俄国评论家也说这部歌剧"解决了俄罗斯歌剧的一个重要问题——俄罗斯歌剧诞生,格林卡的歌剧开创了一个新的俄罗斯音乐时期的到来。"不久,他的第2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也宣告诞生。
( {% N$ J" `0 i3 r1 |在此期间,格林卡曾担任宫廷合唱团的指挥,终因不满宫廷的浮华虚伪而再次辞职,加上其《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在俄国再度引起轰动,这招致皇室强烈的不满。1844年,格林卡被迫再次离开祖国,在巴黎逗留一年后旅居西班牙。在那里,他写下了《阿拉贡霍塔》、《马德里之夜》、《华丽随想曲》等诸多作品,其中以《马德里之夜》最为著名。当1847年他返回故乡时,久违的故乡情结在他的心中交织,他满腔热情投入到创作中,一年后便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整个音乐界都为之震惊,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全部俄罗斯交响音乐都存在于《卡玛林斯卡亚》之中。" 2 ^) }, C. D* C: H/ X
1856年,身患重病的格林卡最后一次出国后再也没能回来,于1857年2月15日病逝于柏林。他的丧事办得甚为仓促,墓碑上仅仅刻了姓名。后来,他的灵柩被移葬彼得堡,陪伴在他身边的是巴拉基列夫、柴可夫斯基、鲍罗廷等著名音乐大师。
1 p* K* i7 z; w3 ^2 o( a格林卡是俄罗斯古典乐派的创始人,他吸取民间音乐的营养、西欧音乐的写作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从而将俄罗斯音乐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推出国门,推向全世界。
( E" T% U4 x, q- _+ d1 o" T斯美塔那
( S* x" n, A; DBedoich Smetana 1824-1884 . Q# L8 |; J& E) d& H) d
他和贝多芬有着类似的经历——失聪,他也和贝多芬一样不但没有间断音乐创作,而且不断创作出精品,其交响诗《我的祖国》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 K0 l% \* G6 {' y; u4 s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1824年3月2日出生于莱托米希尔,从小热爱音乐,熟悉民间音乐,喜欢研究音乐大师的作品。8岁便创作了第一首作品,之后师从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24岁那年因亲身参加的革命运动惨遭失败,被迫流亡国外。但他时刻关心祖国命运,13年之后终于重回祖国,之后频繁地参加各种社会音乐活动,并试图通过这些活动领导和扶植捷克的民族音乐事业。
- d. L6 b4 H* L/ [' R9 N9 F斯美塔那早期的作品深受古典大师们的影响,1856年,他结识了李斯特和柏辽兹,作品风格开始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他晚年的创作广泛地吸收民间素材,提倡发展和体现民族音乐风格,希望通过实践把通俗题材加以美化和艺术化。 + P! x4 m3 ]( n4 `, C9 y! c
在体现音乐的民族性方面,斯美塔那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民间音乐,虽然他很少直接采用民歌主题,但作品中却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捷克民族音乐的风格。他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作曲家,作品中往往体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民族解放运动中捷克人民的精神面貌,传达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