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其他的歌曲改编也可圈可点。《天气预报报一报》颠覆霍尊自己的形象的同时,也将《大花轿》彻底颠覆。李玉刚反串演绎《一人我饮酒醉》也是不伦不类,将网络直播中的喊麦歌曲拿来这番演唱仅仅是出于一博眼球的目的,这并不是节目组宣称的对经典的致敬,这首歌曲是否已经成为经典还是未知数,并且这样的喊麦并不适合在舞台上他那样一板一眼的演唱。之所以会将其搬上舞台,不外乎就是看到歌曲的流行度高,对收视有保障。 ; U; J. a3 H5 R- m. N \& o1 ~7 c' X2 D' f$ P5 ~3 P3 T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为草根提供了一夜成功的机会,大批不知名的人物瞬间成为明星。互联网时代的流行音乐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人人时代,人人都有机会借助网络平台发布音乐作品,网络上的歌手与音乐作品多到胜过夜空繁星。尤其是流行音乐本身并不复杂,一般的歌曲音域都较窄,普通大众都可以随口哼唱,正是这种绝低的门槛让艺术的民主走得太快太远。 2 C2 L, l3 y. E5 g. t; @$ D+ b1 e3 H/ T+ F- c4 ~2 g
当然,观看这样的节目的观众也并没有将目标定位在音乐层面,而仅仅是来为他们喜欢的喜剧明星捧场。但为什么观众会突然对一个喜剧人这么痴迷,对一个喜剧人演唱的歌曲痴迷,然后开始喜欢在喜剧中玩乐音乐的节目呢?因为这是一个价值被全面掏空的时代,我们用消费行为来替换了一切价值追求,剩下的就只有傻乐。当代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娱乐,最终趋势是由娱乐走向傻乐。傻乐主义的基本逻辑是:不再用喜剧讽刺和告别陈腐事物而对社会进行批判,而是用搞笑来埋葬喜剧本身,用傻乐来掩饰自身生活处境的困顿不安。当代大众文化已经完全剥离了主题、思想、意义,仅仅剩下空洞的娱乐外壳,流行音乐如此、电视节目如此,影视剧也如此。大家在消费文化的时候一笑而过,不留下只言片语的思考,大家都这么傻乎乎、乐呵呵地接受着娱乐企业为受众量身打造的文化工业产品。傻乐已经渗透至生活的各个角落,自然包括喜剧,也包括音乐,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