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中贯穿着“气养生论”。汉代人甚至认为“气”是可以食用的。《史记》记载张良晚年少进食物,而练习“辟谷”而“食气”,司马迁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他有避祸之嫌。因为刘邦杀功臣,张良为了活命,借“辟谷”表明自己与世无争。而《淮南子》则是真的相信“食气说”的,它提出:“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坠形训)”当然,它也认为仅仅“食气”不是养生的完善路径,与此同时,保持内心的平和安静也很重要,“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诎时伸,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齐俗训》)”认为,将练气和养神结合起来,才能保全生命精神,因此又提出:“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也,以为无不成也。是故忧患不能入也,而邪气不能袭。《精神训》”这段话也无非是要求养神与理气并重,而且还迷信地认为如此则可以看见一切、听见一切、做成一切。其中迷信之处也是建立在汉代人相信求道成仙的观念上的,可视为汉代文化不可剥离的特色。9 | \! Y9 {" q) l6 g+ [* ^
. d1 t/ i2 g4 d9 Z/ k3 K2 M
艺术是人的创造物。既然连人都是以气为本,则艺术就不可避免以“气”为本。《淮南子》提出音乐的声律与节气相适应,有:黄钟配冬至,小寒配应钟,等等,认为这是由于不同节气中的阴、阳二气之配比不同决定的。还说:“东南方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皆象其气,皆应其类。(《坠形训》)”即认为,美的事物都是与它所居之地的特定的“气”联系着的,而且也是“气”的表象呈现。《淮南子》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主张都是建立在其“气论”世界观之上,可谓从上到下都贯彻着“元气论”的思维。/ U' n4 x i0 D+ B0 j
1 N3 z* s C$ A5 n4 c! ]/ S u0 |
东汉思想家王充是“元气自然论”的倡导者,其代表作是《论衡》。《论衡》与《淮南子》的“气论”相比较,则是更强调“元气”是客观的、自然的。王充本人求真求实,以“元气论”来批判日趋迷信的汉代学术。他主张“元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和基础。“天复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论衡-自然篇》)”。他认为,气充满了宇宙而无限,万物皆由这个气构成。“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论衡-言毒篇》)”而万物的差异,都是由于禀气的不同,包括人也是这样,“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论衡-物势篇》)”事物都遵循着“因气而生,种类相产”的规律(《论衡-物势篇》)。
2 Z8 C. ]0 |7 g- m
; d$ I! M0 L+ R$ w$ ]2 M 汉武帝独尊之“儒术”,充斥着迷信观念,是为其加强帝王权势服务的,影响所及,民间亦是灾异学说蜂起。王充建立“元气自然论”就是要挑战灾异符瑞学说,有强烈的“疾虚妄”的倾向,特别是无情批判天人感应的虚伪。他认为,天是物质的、自然的天,没有情感;气是自然的气,亦不会因人的情而改变。水旱、雷电、日食、月石等都是自然现象,绝不是上天的谴责。“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明雩篇》”他批评“董仲舒求雨,申《春秋》之义,设虚立祀”,可是“云雨之气,何用歆享?”也就是说雨是自然现象,天神不享用人们的祭供,人们怎么能得到天神的恩惠呢? ?, K0 c: v2 g {
5 [! e3 R! d4 _# _6 D 王充重视人的生命元气,他从人的自然属性来推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论衡-命义篇》)”人是由一种最精致、最细微带有精神属性的精气构成的,所以人能够超脱于万事万物之上,最有智慧。人由“元气之精者所生”,所以得为“万物之中有智慧者(《论衡-辨祟篇》)”人的寿命短,决定于先天禀气的厚薄,禀气厚者则寿命长,禀气薄者则寿命短。人的生与死,都是元气变化的形态,不是鬼神能左右的。“人未生,在元气之中,即死复归元气。”“人之所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论衡-论死篇》”如此,王充则给汉代元气论注入了新活力,创立了“元气自然论”,他的学说也成为后代反迷信思想大可汲取的宝贵精神资源。4 H1 S* Q1 ?' P; z& L
' z% u4 l% y0 w0 ^" ?- O
对于艺术,王充认为它们都是不真实的,在其“疾虚妄”的体系中,是需要审慎甄别的对象。例如,他分析雷公形象,“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认为,这是附会的雷公的“虚像”,不可相信。其实,是王充混淆了艺术与真实之间的界线。当然,王充不是一个艺术家,他对虚像的揭批,是出于批驳当时真实存在的迷信鬼怪的风气的需要,他的点醒无可厚非。然而,王充也不否认图画和音乐等艺术有感人的力量,例如他讲了一个金翁叔见母亲画像而感动的故事: B2 C8 E, ]9 v: ^+ A7 n
, T: x z3 h/ Z/ u$ \4 J% X! E+ ~ 金翁叔,休屠王之太子也,与父俱来降汉。父道死,与母俱来,拜为骑都尉。母死,武帝图其母于甘泉殿上,署曰“休屠王焉提。”翁叔从上上甘泉,拜谒起立,向之泣涕沾襟,久乃去。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因见形象,涕泣辄下,思亲气感,不待实然也。
7 g, H( M3 g# G3 z' z: x( x! z1 F A; W9 o
这则故事里,王充认可图画艺术的感人力量,它以虚拟的形象唤醒了人内在的血气和情感,由此,金翁叔潸然泪下。王充还肯定了民间乐舞的正当性和真情实感,不同于王者之乐的威仪,它们自有其情趣,他说:“闾巷之乐,不用《韶》、《武》;里母之祀,不待太牢。既有不须,而又不宜。”
8 T6 c5 I5 E1 a7 j* U+ ?2 U/ d* v: b8 Y
《淮南子》、《论衡》等为代表的汉代的元气论的思想体系,深刻陶染了魏晋文艺理论的气韵学说。可以说,高标于魏晋的“谢赫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其直接来源就是汉代的元气思想。因为,元气生人,元气贯注于文艺,形成文艺气场。有元气才有文气,文气是元气在文艺中的表现,故而文艺之中贵有元气。因而,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可见,气韵之“气”,本源上就是汉代的元气,是天地人所构宇宙之要素,是万事万物的生命气息。以气韵来品鉴艺术品,首先第一条要求就是要塑造生机勃勃的形象,在画人物、花鸟如此,在画无机物的山水时,也是如此。故而,中国的山水画,书法,都要求气息流动,将生命意志灌注其中。不一定是有活物跳出,而是作者的生命体验透过一笔一画传达出来,如此则首要力戒纯粹依靠界尺和比例的模仿,而且也力戒了游戏笔墨的涂鸦。从这个意义上讲,书画岂不是庄敬的事?由此,宋代苏东坡在绘画中的随性笔法,以及随后的一部分游戏笔墨的文人画,并不符合汉魏时的元气主导下的气韵标准的。$ W( [/ \9 ~ P- K
8 ]0 a+ D' g8 c4 F4 M* u 四
+ G% M( E! ]7 T( ~
; A! N1 a, ^. _3 H+ D, O 气韵之气就是指天地人之共生共仰之元气,气韵观直接来源于秦汉气论,可以说是该思想的结晶。在创作上,无论“元气论”,还是“气韵说”,首先要求艺术表现自然的生机,展现出人的生命力,这是它成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在文艺评论中,作品是否具有“气节”、“气势”、“气力”、“生气”、“神气”等,是第一位的标准。与此同时,魏晋时代人们喜欢品藻人物,又多以“韵”为尺度。前文已经说过,韵是一种优美的体态,颇为时人所推崇,例如评价人物时有“高韵”、“雅韵”、“清韵”、“风韵”、“素韵”、“神韵”等说辞。随着“韵”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它也势必被运用于艺术作品之中。例如,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收百世之阕文,采千载之遗韵。”陶渊明也在《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人物风韵,特指个体的形体、姿态、性格等要素;运用于文艺,便是对于作品的样式、形态、风貌等方面的审美样态。魏晋人空前喜欢谈韵,所以韵又被用在乐舞地品评中。再后来,“韵”这个乐舞的概念,又被借用到了美术理论中。可以说,取“韵”作为文艺的标准之一,是魏晋人的创造,此后,便越发滥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