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z1 w& @$ m. Z7 e
1 _6 t) I) f* m7 H! F0 s 在线音乐掌门人都在想什么' b+ q9 y: o4 W/ I3 B1 v
! n- f7 L: e- N5 h8 U% |0 C 阿里音乐董事长宋柯:在线音乐平台不要贪大做全产业链,不妨尝试做“夹层”
; y+ f- W& n) G6 q! B4 F( t; v3 P- F# `! [, Q G; E$ i7 q" C t
数字音乐正版化后,平台方每年都要支付大笔版权费,可版权买来却始终没有解决变现的问题。不管是包月付费的模式,还是数字专辑销售的方式,都并不理想。所以,即便宣布数字专辑销量过百万、过千万的音乐人不在少数,但是离音乐产业真正的繁荣还很远。我估算了一下,去年一年腾讯、网易、阿里等几家在线音乐平台巨头,加起来的数字专辑销售收入可能在两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个数字离“黄金时代”的唱片公司收入相去甚远,要知道过去随便一家大唱片公司,每年的收入都是亿元级别的。4 S6 j- f& _7 K
: o: O- w9 U2 B+ e G, O 卖数字音乐不挣钱,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变现方式,比如在演出市场补回。我的建议是平台方最好别去“掺和太多”。我觉得目前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冲到产业上游或下游,打造所谓的全产业链。我们不妨借鉴传统媒体的做法,成为产业的“夹层”。比如阿里 目前在尝试音乐营销的领域,比如促成音乐人资源与在线票务平台、视频网站的合作推广。这就是一些夹层性质的服务。
$ m; q) v8 k8 W# [0 ^% I5 y: i# K3 P! ^: [3 {# Q* a$ r
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坐拥现成的版权费,或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g K5 U* G' k7 a$ z: `: Y, S
. N; B0 u* G; s* P; U3 B. |
过去大家一直认为,是互联网的出现摧毁了唱片业,但在正版化的今天,互联网从破坏者身份转换为拯救者的角色,这两年整个版权市场已经趋向于正规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唱片与在线音乐寻求合作。在经历一个拐点之后,大家更应该重视的是共创全新音乐生态圈。
+ i; B) c. M0 Y
, j/ o4 w2 G. b/ @ 我不认为作为内容生产者之一的唱片公司日子比以前更不好过了。相反,对于拥有既有音乐资源的传统唱片巨头来说,版权收入高达亿元计数。即使不去生产新的内容,也是有稳定的收入。但值得思考的是,唱片公司如今生产的内容是否与高额的版权费用相匹配。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平台还是整个音乐产业来说,真正的根基还是一首好歌。有了好的内容才有可能产生持续的价值。, L: I" ~ t9 _- Y+ t+ W
( _4 A" L. `5 G) x! o
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独立音乐人是音乐产业不容忽视的力量$ u" D6 j) Q0 O
7 j; L3 l$ O) N, ~( N 独立音乐人如今成为中国音乐产业最亮丽的风景线。保守估计,如今国内全平台的独立音乐人超过5万人,还有人说这个群体其实更大,已经达到8万到10万人的规模,他们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F8 _. p& b& e5 e
) G! _0 ]( O) y o6 I
独立音乐人可以有多热?以最近在音乐真人秀再度走红的赵雷为例,他的单曲《成都》在去年10月发行后,其个人热度指数第一轮爆发式上涨,今年2月他登上真人秀演唱这首歌,又有了第二轮指数增长。现在很多商业合作如果选择独立音乐人,会以他的歌曲评论数为指标,以此衡量一个歌手的商业价值,而 《成都》这首歌的评论数目前已超过22万条,足见其互动性极强。
1 c: _9 O$ n2 X" n7 H d9 F9 A! Y.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