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94|回复: 1

[作曲技巧] 边境墙外的“醉乡民谣”

[复制链接]

2559

积分

6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59
侯勇利 发表于 2017-5-14 14: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身在异乡的人来说,一段乐曲承载的不仅是旋律,更是对故乡、对人生的情愫。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墨西哥边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吉他演奏出这个星球上最凄婉,也最富力量的旋律。
! W$ F! z8 o7 z* g$ n, }+ c+ U1 H8 k7 k; \3 S0 ~
  去往何方:
4 I2 Y0 ^! c5 m& c2 K& W. o
, m4 M0 ?+ a' Z& u( g  c1 p  ]7 q  一段迷惘的旅程. b3 i  V, I+ Y; |  ?
. `6 c) Z. T- d6 f+ p" T0 d
  “破晓时刻我正奔跑! @/ F9 X2 P- B$ Q
% u6 |, ?  z& s! R" ]9 @5 F
  天空已渐渐染上颜色5 W: Y4 H2 L8 u  D. |% U7 m6 A
- N3 r: }9 P' X, t6 @9 F
  太阳啊,请别暴露我的行踪
5 [. J# C; p5 q; w  _# z" |2 k& n3 A3 ^1 m- J6 k, q4 e- g
  别让我被边境警察发现- F) d8 E. Z. b

+ |2 g& e, m9 O% Q  我要去往何方& l+ p+ |7 o) ?  ]
  I1 ^& A: i1 t) Q6 ^" y2 x% S6 G  [: ?
  希望,就是我的目的地
/ E4 b' ]) @! \3 d% E& H5 K9 u; A6 Y# T+ N+ s7 K
  我独自一人/ ?5 U" t" g' _( d

) w2 g/ \6 R: r, n, ~! D3 n0 d  越过荒无人烟的沙漠”# C4 j3 ?) `+ C

( G5 U- Q* B. s  谈到移民,《去往何方》是一首常被提及的作品,美籍墨裔歌手蒂什-伊诺霍萨用伤感的嗓音道出移民的境遇:趁着夜色,移民穿越边境沙漠来到美国。这里的工资远比家乡丰厚,年轻的劳工忍受着分别的痛苦,一笔笔发往墨西哥的汇款,寄托了对家人的思念。/ y6 n* F$ O8 `2 @0 ^

& a0 I, W1 ~5 C, u* P4 K  这首歌写于上世纪80年代,反映的是墨西哥几代移民的真实生活。直到今天,歌曲里的故事,依旧天天发生在3000公里美墨边境线上。
) J: T* w8 R3 v7 N& _! g& d9 E) l# u( j# j) P, l1 R
  如此生动的作品,源自蒂什-伊诺霍萨的成长环境。6 H6 b% a0 {- z+ g
2 a+ Y- \, [- g4 n
  1955年,蒂什-伊诺霍萨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是一个墨西哥移民家庭中最小的孩子。虽然生在美国,讲一口流利英语,但长在墨裔社区,听着墨西哥电台长大,蒂什骨子里种下了对故土的向往。这也塑造了她的音乐风格:西部音乐和乡村民谣中夹杂着墨西哥民歌元素,歌曲《去往何方》便是这一风格的集大成者。+ R& c% |; _, |; j" @, U
8 Z6 q% w7 ]' q% U" ?
  不仅如此,《去往何方》还暗藏一个隐喻:漂泊的墨西哥移民面对失落的前程,充满对身份的迷惘。而蒂什出生的圣安东尼奥正是隐喻的源头——1836年之前,这里曾是墨西哥的国土。
' y, f$ u9 O1 n4 }# V' B6 @* K7 ?# {# k) q" o, [
  圣安东尼奥城中心的阿拉莫要塞,每年吸引超过250万游客。1836年3月6日,墨西哥政府军和得克萨斯分离派在此发生激战,这场战役拉开了得克萨斯脱离墨西哥的序幕。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积分

6

听众

99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59
 楼主| 侯勇利 发表于 2017-5-14 14: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0年后的1846年,得克萨斯正式加入美利坚合众国,从而导致更大规模的冲突——美墨战争。" M: A! ^) V$ K

$ B7 w" t* T2 L7 u  两年激战,美军兵临墨西哥城,墨西哥被迫割让了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地总计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B2 z2 e7 \" _5 G2 C6 n: [7 ~0 v

& d: ~" O. X% l, p+ g! s/ h; O  从此,墨西哥人不得不穿越边境,作为外国人在曾经的故土谋生。
, a. Q3 ~; S; P
+ q0 \  Q* O$ a# U3 o- H  这成为永远的痛。
" _6 \# m& O: H" a: M  s
5 c7 h4 L* l9 `# x& N/ k; `* _" M  城镇以西:
6 P8 \& P/ S" e! N. J0 V4 C
' H; f( P/ K% _2 z/ V( k4 p1 m  最初的美国梦
: }  c' M  C; ^
: z  ]1 M0 P: s+ z) A* w  q  “费利佩还是孩子时,跨过格兰德河
4 L$ S+ ?& T1 ~( h8 R1 F; X. `4 j8 [$ F/ b# f$ w  `) T$ h, H" s
  他在得克萨斯长大成人$ ~+ ]) w2 ^4 f
0 f6 X+ ~% U% q. x1 q
  他修理汽车,服务战争,并建立家庭, G; u1 y5 k) c$ }  }* y
  y. z+ x* t2 W+ Z" Z8 p$ @, W
  家,就在圣安东尼奥城的西边
, T4 ^# R& \" I7 k; u" C& K- O% ~3 t0 e- W8 V* b
  爸爸从来没有自己的房子,但打下基础
4 `4 i  ^8 @% d
2 f! _; O) n" B( |$ x: y. v  妈妈最终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4 c+ R( ?0 k; f6 Z
, E  i4 Y4 ~2 J0 q+ n+ Y$ j  他们已故去,但一定正在听我歌唱! M2 b  W5 E" H6 D4 i8 t8 o5 k5 @
0 s8 j0 S, g+ c' O7 @" E
  家,就在圣安东尼奥城的西边”
* R+ M& m- ], c. P$ a  D$ o' ~" V
  蒂什的作品大都充满感伤,但《城镇以西》是例外,伴着欢快的乡村音乐旋律,她讲述了自己的家族史。她的父亲费利佩大约在1910年左右跨越美墨界河来到得克萨斯,那是墨西哥移民美国的高峰年代。5 j2 s: [0 g* C
% f& j2 d1 l  O0 T) s; b
  彼时,大量美国年轻男子赴欧参加一战,劳动力短缺,而墨西哥正饱受内战纷争,民众流离失所,前往美国成为他们谋生的选择。在这期间,有超过100万墨西哥人移居美国。& q% u9 b" E/ b, r' [

- [. ~% k: g1 [0 q; j* ]! |3 U1 w  初到美国的墨西哥移民,大多和费利佩一样,从事着最艰苦的体力劳动。随后的经济大萧条让挣钱变得不那么轻松,但墨西哥人天性乐观,即便生活困苦,日子总还过得去。及至二战爆发,美国政府再度面临空前的劳工荒,政府便开启了“布拉塞罗项目”。“布拉塞罗”西班牙语意为“胳膊”。墨西哥劳工被允许合法前往美国工作。于是,农场、兵工厂里到处都是墨西哥人忙碌的身影。
9 _3 b/ _" a( u" n' w
8 f( w/ V; ?5 C, H& |# E  1942至1968年间,共有约500万墨西哥移民参与“布拉塞罗项目”赴美国打工。不少人像费利佩一样取得了美国身份。从事体力劳动、养育13个孩子并非易事,费利佩和玛利亚夫妇的艰辛努力,终于为儿女实现“美国梦”打下根基。一把20美元的吉他,开启了小女儿蒂什-伊诺霍萨的歌唱生涯。20多年后的1993年,由于卓著的艺术表现,蒂什获邀在克林顿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演出。
% |7 P' ^: Y1 @: V( N% H6 X* y8 V+ j! Y, i3 _6 p
  尽管费利佩当时已经不在人世,但正如《城镇以西》里唱的那样:他们一定正在听我歌唱。
1 b1 d7 h0 p% E5 z  v# W( u' X% D; @6 D" f+ e8 n
  被遣返者:
7 W4 Z, F6 C) M) Q& T
5 w5 Y5 i  |2 P$ U+ p3 Y  迟到的纪念碑
* }- u4 b! H) X/ P4 t/ }1 {& Y" O$ H# J' g1 c; g# I5 ^7 t" F
  “再见,胡安,再见,罗萨莉塔
$ Z4 Q+ L# a& a/ _, b0 u
$ ~5 l0 {0 p0 I3 }7 Y0 o0 }0 S0 n  再见我的朋友,赫苏斯和玛利亚
+ B# F  Y2 W- X! A
* i3 x/ M% e$ l% x$ E  当你们登上飞机,你们没有名字
2 U: @5 W' x; g8 ^( S
2 j. p5 E" Q* A1 `4 x7 E  他们叫你们‘被遣返者’
' b) S( w* T# c6 R8 }' i" k. d9 Z3 d" |  \6 E" Q5 D
  坠毁的飞机,点燃整个峡谷
  n: _; z- M7 R- m: ?5 j- ~7 L
! P/ G0 G/ t. l$ e, i) r  熊熊的火光,照亮崇山峻岭
& y0 B8 m! s- }! a3 K' G& N, n3 I  y( C7 J  I
  这些像枯叶般凋零的朋友,到底是谁?
1 {" `2 _3 S8 v: h  c( ~6 |# E( Z& c" n1 X- r- B* Z
  新闻广播说,他们只是‘被遣返者’”& p! M0 h2 e; v4 @- A, V
, l8 h: t/ U6 G" c+ ]- |3 Q
  如果选一首最著名的墨西哥移民歌曲,则非《被遣返者》莫属,它已被鲍勃-迪伦、皮特-西格、朱迪-科林斯等著名歌手传唱了近70年。作品源自一起空难:1948年1月28日,一架载着32名乘客与机组人员的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坠毁。然而在《纽约时报》上,人们只看到4名机组人员的名字,剩下28名墨西哥农场工人,却只有一个名字:被遣返者。7 }$ I' l# H/ e2 {7 R

; X$ X! Z9 L- J8 R  d! p8 V& ]  这令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感到愤怒。于是在乐曲中,伍迪用“胡安”“罗萨莉塔”这些常见的墨西哥名字来指代被主流社会忽视的墨西哥劳工:他们在农场辛勤劳作,丰富美国人的餐桌,却不得不面对被遣返的命运,甚至在丢掉性命时,人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 x. F! V8 v! `% [" C
6 g# E' m. t. y/ q$ y  一曲经典就此诞生。6 E/ J/ X& q$ _2 L2 [5 o
& b; e+ |8 h* _, U+ h
  在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刻,接踵而来的反对越战、黑人平权、妇女解放运动,也激起了墨西哥裔的共鸣,《被遣返者》被广泛传唱,成为知名的抗议歌曲。这些劳工的后代走出农场和车间,走进大学和主流社会。改变被歧视、漠视的地位,争取平等权利,追求族群认同,成为那一代墨西哥移民的光荣使命,这便是著名的“奇卡诺运动”。他们的代表是塞萨尔-查韦斯,这个墨西哥劳工的后代,成立了美国农场工人联合会,开启了争取平等报酬和劳动保护的漫长征程。
  {. Y* C( W' W8 j" G& E4 b7 p& H$ j
  也是他,第一次注意到1948年空难中默默无闻的同胞:“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农具。”塞萨尔-查韦斯发出了墨裔劳工的声音,这声音响彻近半个世纪。; O4 O; C' Z, @$ j/ k: ~
& v& X  \" ]' h  }8 j- W+ Y: f$ U
  经过漫长的抗争和等待,2013年,在空难发生65年后,一座纪念碑在失事地矗立,上面镌刻着28名墨西哥农场工人的名字——他们不再是“被遣返者”。也是在那一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每年3月31日定为塞萨尔-查韦斯纪念日。
0 o3 v1 W9 x5 b4 e8 i
% q% }* H; I( h/ u$ |. Q% P+ I  尽管如此,这些“醉乡民谣”至今仍被传唱,歌中的故事仍在继续。讲述的内容也从移民与劳工的苦难延伸到毒品犯罪、边境围墙。曾经的问题,依然还是问题。
% X6 l- b1 M* ^8 P/ k( Z0 c8 n
. j1 w7 C- n8 I  在今天,也许可以修建一堵墙,阻挡墨西哥人前往美国的脚步。然而,这只会让那些旋律的回声更加响亮。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16 08:15 , Processed in 0.85955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