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到访东京的余隆再次见到大贺。两人就如何培养中日青年音乐家进行长谈,大贺向余隆和中国爱乐乐团发出邀请,希望尽快在大贺音乐厅举行公演。然而,直到2011年大贺与世长辞,这一约定也未能实现。0 G$ K$ N2 w( M7 S$ X; s& \
" [; e0 L0 F: X
伴随中国的迅速发展,余隆率领中国爱乐乐团活跃于海内外音乐舞台,并赢得广泛赞誉。2015年11月10日,余隆与大贺生前的约定终于实现了。演出前,余隆带领全体团员来到音乐厅前的纪念碑,向大贺先生献花。余隆不禁唏嘘:“要是能早点来,多好”。
+ c' f& N" I9 h& r- Y, Y! d. W
1 b9 S$ y' Y9 ~& d 余隆特意选择了《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作为当晚演出曲目,与大贺隔空对话。这场中日艺术家的音乐之约,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5 @& J) E% i. `4 o1 {, ]9 w1 c- z( j. {( ^4 F' u7 t9 O
负责演出接洽的全日本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颜安,把这段故事告诉了日本中文电视台CCTV大富社长张丽玲。当年,张丽玲耗时10年拍摄制作的反映在日华人奋斗历程的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中日两国掀起空前反响。张丽玲认为,由于诸多因素,近年来能打动中日两国观众的作品并不多见。音乐没有国界,两位“爱乐人”的这段情缘,是对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最好的见证。
, ~# Q. O% O- ~4 ~; Y. @5 q
* F- D* ]' G4 V2 O9 K 张丽玲邀请老搭档、日本一线纪录片制作人大岛新前来执导。大岛新是已故电影大师大岛渚的儿子,他和团队不惜推掉高薪片约,全力投入拍摄《未完的音乐会》。大岛新说,能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日中友好以及亚洲和世界和平的思考和心愿,我们感到由衷的荣幸和满足。在当前世界局势不确定因素上升、迷茫不安以及对立情绪蔓延的时代背景下,《未完的音乐会》传达出的呼唤世代友好、承上启下、珍爱和平的声音,令人备感温暖和感动。期待这部纪录片能够激励更多人为日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注入正能量。
2 s8 w6 c+ Y5 s1 G& D5 ~
8 i' k- j3 j5 w, b: e 大贺典雄夫人、钢琴家大贺绿看完纪录片后十分激动。她说,片中许多场面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当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前后发生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她要借此机会深深感谢北京人民,不仅为大贺先生带来第二次生命,还谱写了如此美好的友谊篇章。她还要感谢余隆先生和中国爱乐乐团在红叶季节,为她们带来了真诚的情谊和动人的音乐。大贺绿希望,大贺音乐厅能够成为年轻音乐家们友好交流的场所。
! T6 P4 r/ m {# ~: S) N x# X- F' {7 m, R# V5 Y* a1 R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迟泽准说,大贺典雄和余隆的故事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他们互相尊重,以诚相待。由于他们的影响力,也带动了许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续写这个感人故事。由中日纪录片精英们组成的团队,为制作这部纪录片无私奉献,克服了重重困难。希望更多能够赢得中日两国民众广泛共鸣的佳作问世,促进两国人民深入理解和友好交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