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98|回复: 1

[作曲技巧] 音乐节:少点躁动 多些理性

[复制链接]

4361

积分

3

听众

243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361
LesterPn 发表于 2017-5-9 21: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节:少点躁动 多些理性
7 O7 Z4 T! d$ N# O: j& {3 v/ o5 U) X) v( j4 R, C
  近几年,随着传统唱片的衰落,在线音乐陷入版权纠纷,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将目光转到了音乐现场演出领域,特别是音乐节市场。从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落地开始,中国的音乐节从最初一年数场发展到了2016年的将近两百场。现在的音乐节早已脱离了小众文化的范畴,逐渐演变成当下主流的大众娱乐产品。可随着竞争的加剧,音乐节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作为新兴的演艺形式和音乐产品,音乐节要实现健康发展,既要脚踏实地,理性发展,又要尽力拥抱中国市场,努力完成本土化。: O% D( w1 A2 i7 B
2 f* h6 c8 Q+ K9 Y
  只有热闹却不能良性循环
. \" M. I: _, s* _1 _! D: e" l5 z6 D0 x+ b" `. V
  统计显示,2012年—2014年中国内地音乐节的票房总收入分别为2.08亿元、3.01亿元、3.79亿元。可是,到2015年,音乐节票房总收入下滑到3.48亿元,场次也从148场下降到110场。票房下降并非意味着音乐节的市场体量变小,因为票房总会受当年的收入来源、场地报批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2016年票房又实现大幅度增长。总体来看,目前国内音乐节赢利的仅占15%,所以国内音乐节市场还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整个行业还没有成熟起来。8 s1 I" {3 B- p% ]8 u, l. N& \

4 Q& q3 J0 V6 U% r# D5 c  近两年,每年都举办上百场,看上去热热闹闹,可为什么那么多音乐节都不赚钱呢?摩登天空CEO沈黎晖说,音乐节的收入来源为票房、赞助、周边消费三大块。如果一个形成了品牌的大型音乐节是由专业运营团队制作且在一线城市举办,是基本不会亏钱的。以近两年的草莓音乐节为例,其票房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左右,广告赞助占30%,主要收入靠票房是音乐节比较合理的营收模式。而票房不好的音乐节,往往都会亏损,比如2012年轰动一时的成都大爱音乐节,6000万元的高投入最终却以300万元的票房惨淡收场。许多中小型音乐节因为观众少,在举办了第一届之后往往因为亏损再也无缘第二届,最终变成了“一次性”产品。
- ^0 M0 [, H1 Y
. z- m/ t" B# O( c- e% s  有很多三、四线城市尝试举办音乐节,希望通过音乐节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山东即墨有古城音乐节,四川都江堰有西部音乐节。迷笛音乐节CEO单蔚说,一个音乐节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建立起品牌,培育出市场,然后才能逐渐建立起运营体系。可很多演出公司以为音乐节是一个可以赚快钱的地方,盲目投入其中而又缺乏长期规划,所以往往会铩羽而归。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1

积分

3

听众

243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361
 楼主| LesterPn 发表于 2017-5-9 21: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专业团队的合理运营& b& P6 H) C* H& m* n9 J

: |) C# Q' v$ z# w- a  近两年,大家对音乐节的吐槽越来越多:交通拥堵、现场安保秩序混乱、音乐质量不高、临建设施数量不够、商业气息浓……这与近几年音乐节的盲目扩张而各方面力量并未相应跟上有关。" O* {: B8 u- S
: I: {% Y2 j0 [! G- C" C3 n7 }' E
  单蔚说,要成功举办一个音乐节,仅前期就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艺人、场地、报批、安保、设备等工作环环相扣。除去客观因素,当下国内极度缺乏专业的音乐节运营团队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 _: s# ~2 ^6 y* X1 W2 H
8 x" R# m8 E6 F$ J  举办音乐节,百分之五十的精力都要花在报批上,这对运营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单蔚解释说,不像演唱会只需请一个或几个艺人,音乐节通常要准备上百组艺人,最多时整场演职人员有两三千人,这种大型的户外活动需要文化、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审批,能不能获批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3 d, e2 R' S5 d1 T
0 e& d# B( u3 G$ H( T! m, A' C  正常情况下,一个音乐节的筹备时间是3个月到半年,如果在临近音乐节一个月时还没拿到批文,主办方就面临较大的商业风险。拿不到批文,主办方就不敢投入所有财力与人力去倾力筹备,因为一旦投入大量资金而音乐节没有审批下来——不管是延期还是取消——前期所有损失只能由主办方承担。矛盾的是,音乐节就像一座移动城堡,要在空旷的场地上搭建舞台、区域隔断、厕所、通道等临建设施,运营团队如果等审批下来后再去做相关准备,就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问题,在后续环节中就会跟不上节奏,导致现场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想成功举办音乐节,就需要专业的运营团队来进行运作。
/ ?# D$ F2 l: h, _7 c2 w+ f3 e* k9 y3 S- y5 M
  市场分众是未来趋势) P( F* v& J1 h
0 u- B9 S, o+ F7 z( v
  音乐节把平时散落在城市中的酒吧等小型演出场所中的优秀乐队集结起来,投放在同一空间,以带来一场听觉盛宴。然而,不少刚接触音乐节的观众用看待演唱会的方式看待音乐节,认为许多音乐节缺乏个性,感觉就像是演唱会大拼盘。7 ^# e. `9 ]) Q3 F8 E1 X/ t

: w6 l3 V7 P* ^$ Z" I  对此,黑马票务董事长胡海泉解释说,不是观众们的体验错了,而是国内大多数综合类音乐节确实是这个状态。由于主办方的急功近利,乐迷看到的音乐节大多是同质化的表演和重复的艺人组合。
+ j1 O; ^* C8 a3 y# W8 C$ X' X* e4 k; P; R6 p. A
  因此,当许多综合类音乐节的票房在逐渐萎缩的时候,一些细分的专业类音乐节正在崛起,仅2016年就有30多场电子音乐节出现,其中有四五家拿到了知名机构的投资。以2016年的风暴电子音乐节为例,仅在上海一地就吸引了单场单日3万名观众,六场下来票房收入突破2500万元,其影响力与火爆程度远超许多综合类音乐节。$ e: E' P: P" [' U
2 F. O) l$ j' t9 T
  随着音乐节的全球化、音乐本身的多样化,很多主办方开始寻求差异化运营,有的侧重电子音乐、民谣音乐、动漫音乐,有的专注于重金属、雷鬼、爵士。在细分领域的音乐节异军突起的基础上,综合类音乐节也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音乐节在与其他行业融合。草莓音乐节去年就跟科技类公司极客公园在鸟巢联合举办了一场音乐嘉年华,实现了科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5 ~* N% N& @, o$ k5 h6 t
7 s3 b' i3 L  v$ ^) z
  从整个音乐产业来看,音乐节这个文化产品在未来仍拥有很大潜力。胡海泉认为,大型音乐节品牌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IP,比如风暴电音节就是一个IP,这个IP由主办方公司持有,它不会受制于某一个艺人,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与专业化、个性化的内容,只要这个IP拥有了粉丝效应,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市场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诸如live nation这种国际知名机构也在哄抢音乐节品牌IP的原因。
) i+ M% L4 E' r8 n" h! ^- B3 F8 K: e8 I5 _% j0 q6 {9 U+ ^
  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参与举办音乐节,国内的专业人才培养、国民音乐消费理念的升级、市场化发展等都会进一步加速。中国的很多音乐节还处在发育期,培育自己的品牌需要精耕细作,只有用更踏实、更务实、更理性的态度对待音乐节,音乐节才能成长起来并给我们回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2-25 12:43 , Processed in 0.10682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