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_* I2 B) S# ~, P 据统计,从1978年至今,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创作曲目就多达50余部。尤其是2009年以后,在音乐总监余隆的带领下,上海交响乐团不断拓展其委约创作的版图,通过与国内外作曲家的合作、乐团的接力演绎和艺术家的自主传递,探寻具有中国文化魅力及自信的艺术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度传播,开启委约创作3.0时代。 5 o" c- C9 t1 T/ b( k. g ; H' N8 g* J( }) Y 交响乐是国际通用的艺术语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广泛且夯实的基础,往往能在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刷出“加速度”和“新高度”。如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联合委约的《甜美的早晨》,先由纽约爱乐乐团进行全球首演,再由上海交响乐团亚洲首演,两团合力,迅速增加了上海交响乐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甜美的早晨》总谱也经由国际音乐出版巨头G.舍尔莫出版,从而进入全球各大职业乐团的视野。6 h$ {% a2 k. r" v8 D) j: V- k
1 z c* |! z+ Z1 F 不难发现,在委约创作3.0时代,中国元素已从艺术形式或内容上的简单“植入”,迈入了主动融合的有益探索,成为支撑起艺术作品的脊梁。比如用李白诗歌《战城南》串联起了整部《甜美的早晨》的创作脉络;而由上海交响乐团主导,联合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共同委约的二重协奏曲《度》,则以玄奘取经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大提琴与笙两种中西方代表性乐器的巧妙结合,让音乐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触碰东西方观众;又如邹野的《京剧与西洋歌剧咏叹调荟萃》,使京剧《铡美案》《贵妃醉酒》《甘露寺》和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图兰朵》《蝴蝶夫人》在同一个舞台上碰撞,展示了两种文化间微妙的对应关系,阐释中西方文化在音乐层面的交流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