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感受中国自信 E E; M* z+ a- V% z5 [ b. n9 Y5 K5 n
音乐教育对培育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会在“随风潜入夜”的情境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陶冶和滋养作用。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高度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着重将音乐教育引入思政课堂,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阵地,使大学生在音乐中凝心聚力、升华情感,在红色经典旋律里感受中国自信。* [) a7 J1 D( Z
$ N( {! `+ J+ x U) R5 M1 I; r 将音乐教育纳入通识教育体系 : R1 F8 A u5 Y" Q- P2 |, ~5 |5 N ' M$ r; w0 R9 L2 d; u5 ^8 J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音乐艺术教育及其实现方式,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来认识和践行,积极擘画优秀民族文化在校园转化、积淀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师资团队。近几年,学院从武汉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引进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和硕士生13名,充实到院团委、工会和学生辅导员队伍,确保每一个教学系部有1名以上音乐教育专业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基础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次,改革和创新素质教育类课程。在公共课部组建人文素质教研室,增设《中外经典音乐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传播》、《形体与舞蹈》、《音频剪辑与制作》等一批音乐教育类选修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将《合唱与声乐发声技巧》课程的教学,与选课学生组团排练大合唱进行有机整合,边上课边排练,演出任务驱动教学落地,演出效果检验学习成绩。四年里,共有2006位学生选修了《合唱与声乐发声技巧》课程,其中960多人参加了合唱团演出。颜佳玥老师讲授的这门合唱艺术课,成为了学生们最喜爱的选修课之一。